褚凤美;王超霞;张会丽
脑卒中性尿失禁是临床上的一个常见症状,若护理不当则易引起尿路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我们从护理角度人手,寻找规律以期提高疗效.笔者就1996~2000年收治的脑卒中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观察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张贺丽;李鸿雁;焦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采用血清C肽测定法,评价胰岛β细胞功能,指导临床用药.②方法160例Ⅱ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根据血清C肽测定结果指导临床用药;对照组80例采取经验用药法.③结果观察组用药后好转率85%;对照组好转率67 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 05).④结论测定血清C肽对指导糖尿病患者临床用药优于传统经验用药.
作者:王静飞;许道忠;尹其云;王小伟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小儿肺炎为我国小儿死因的首位,其原因主要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有关.1 999~2000年4月我们共抢救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56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34例,女22例,年龄30d~6月24例(42.8%),~1岁14例(25%),~2岁11例(1 9.6%),~3岁7例(12.5%).
作者:薛燕宁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观察早期应用降纤酶对脑梗死的近期疗效.②方法设降纤酶治疗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降纤酶治疗,第1d用10U,第2d用10U,第4d用5U,第6d用5U.③结果半个月后,两组治愈率分别为41.67%和12.50%,显效率分别为83.34%和42.00%,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④结果降纤酶能提高脑梗死疗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早期应用,不失为脑梗死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英丽;张春玉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日常生活中,饮用水消毒方法有多种,通常应用氯化消毒法,使用漂白粉剂量为2~4mg/L.我市地处东南沿海,夏秋季节是洪水高峰期,水源细菌污染较为严重,影响群众生活质量.为保证洪水期饮用水卫生,我们多使用超氯消毒方法.但超氯消毒会使水中余氯增高,产生较强的气味,群众较难接受.近年来,我们采用脱氯去味法,方法简便,既经济又高效,总结如下.
作者:刘金明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脑卒中患者住院治疗期间静滴高渗性利尿脱水剂,对静脉产生较严重的损伤.因此,在脑卒中患者人院时起就应注意保护静脉,有计划的使用静脉.近年来,我们进行大量观察,并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病历报告患儿,女,4岁.因间断发热伴皮疹1.5个月,面色苍白1个月,于2000年3月1 6日人院.患儿于人院前1.5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达39℃,予以退热药物后体温可暂时下降,抗感染治疗无效.热后数日,耳廓、手指近端及面颊部皮肤相继出现各期多形性皮疹,伴轻度瘙痒,反复发作.发热与皮疹无显著相关.
作者:王晓波;金彦;李永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ICS)术的临床效果与体会.②方法选择46例冠心病患者,其中3 2例先预扩张后放支架,14例未扩张而直接置入支架;③结果46例中共扩张72处病变,置入支架67个,支架置入前血管狭窄程度为(89.6±6.7)%,支架置入后血管腔残余狭窄为(0.45士17)%(P<0.001),支架长度为(14.6±4.8)mm,直径(3.0±0.4)mm,成功率为100%,无任何并发症,随访率96.2%,26例接受造影,未见再狭窄形成;④结论PTCA及支架置入是治疗冠心病为有效和可靠的方法,其成功率达98%以上,安全可靠,基本上无并发症,特别是对某些轻度钙化或无钙化者可直接置入支架,既节省时间,又省钱,并可减少X线曝光时间.
作者:武维恒;朱林;金云女;陈风;刘燚;孟伟;蔡文标;祁春梅;吴浩;刁军 刊期: 2001年第06期
1多媒体现代化教室取代传统的电教室是信息化教学的发展趋势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有两种形式:一种为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一种为多媒体示教型网络教室.这两种教室都将取代传统的以电视机为主体的电教室.交互式网络型多媒体计算机教室,是以计算机为主,学生每人一机,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多功能电教仪等媒体将要讲解的内容送入学生机屏幕.
作者:董路;韩颖;刘景红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是哮喘的一种特殊形式,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的临床表现,极易造成误诊误治,不少家长因患儿长期应用多种抗生素与中药治疗,咳嗽反复,迁延不愈,到处求医,造成很大的浪费.现将我院专科门诊及住院病房于1 994年6月~2000年10月收治的42例CVA患儿中误诊的20例,分析如下.
作者:陈埃清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全子宫切除术后短时间内出现盆腔肿块,不仅会造成患者的经济负担,也会给患者的精神和身体上带来一定的创伤.为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本文选择4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以预防减少类似疾病的发生.
作者:孙建群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司可林是现今仍用于临床的唯一去极化肌松药,因其价格便宜,作用时间短,松弛效果好,因此在基层医院已被广泛使用,但对其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迂1例于使用后出现心动过缓,报告如下.
作者:郏治平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信息资料以图书这一媒介源源不断地涌向各级各类图书馆,因此,无论从知识更新,还是从节省图书馆空间的角度,都要对图书馆所藏图书不断地进行剔除.
作者:杨久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诊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ICS)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安全有效的方法.尽管近年来ICS在临床上应用逐渐增多,但它是一个有创伤性的、高难度的治疗方法,并且该类患者正处在心肌梗死的急性期,伴有危重的症状和体征,因此,整个手术必需在医护的密切配合之下才能顺利完成.我院从1 999年4月以来为4例AMI患者施行了急诊ICS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陈鸿 刊期: 2001年第06期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 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所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占我国ARF的首位[1],病死率高达59.5%[2].为了探讨老年人HFRS所致的ARF的临床特点,对我院收治的老年44例老年人与同期收治的66例青壮年HFRS ARF患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成梅;于丽敏;刘长青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我们1993年5月~1998年3月对84例恶性淋巴瘤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例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CH0P方案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对照组单用CHOP方案.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4例恶性淋巴瘤,其中Ⅱ期26例,Ⅲ期54例,Ⅳ期4例;霍奇金病15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9例.男67例,女1 7例;年龄20~29岁5、例,30~39岁10例,40~49岁1 5例,50~59岁22例,60~69岁25例,70岁以上2例.所有病例均经体检,X线或CT、B超、病理和/或细胞学检查确诊.
作者:李艳萍;王勇 刊期: 2001年第06期
呋喃西林引起变态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文献报道也不多[1],我院近遇1例,报告如下.1病历报告患者,男,36岁,因皮肤瘙痒,散状丘疹,于2001年1月21 日人院治疗,患者0.5h前在家用呋哺西林液嗽口,不慎部分药物被吞下.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加快、皮肤瘙痒、全身团块丘疹融合成片,胸部和手臂较多,然后出现轻度呼吸困难,嘴唇发紫.追问病史:患者半个月前曾因牙龈炎,给予开放性治疗和呋喃西林液漱口,用药期间未出现任何不适.
作者:兰利东;吴炳莲 刊期: 2001年第06期
髋臼Y形软骨是髂骨、坐骨和耻骨的复合生长板,其损伤并非十分少见,但提前愈合者则较罕见.一旦发生早闭,则可能导致髋臼畸形和髋关节半脱位,引起病废.笔者在1995~2000年发现5例,报告如下.
作者:宋海利;赵晓山 刊期: 2001年第06期
①目的研究职业肾张对心电图的影响.③方法采用余善法教授推荐的一般工作紧张问卷进行职业紧张调查.③结果巡警组紧张程度高于刑警组,巡警组与刑警组QRS波群和VAT得分差异有显著性,巡警组高于刑警组.④结论职业紧张程度增高其QRS波群和VAT时间也延长.
作者:金玉兰;马庆坤;姚三巧;范雪云;白玉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临床并发症多,病死率较高.发病后,如病程在6h内应行紧急溶栓治疗.但溶栓可引起部分患者出血.笔者在临床工作中收集了6例溶栓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资料,就此谈谈护理体会.
作者:姚素萍 刊期: 200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