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辉;吴春生;彭阿钦;张学斌;宋朝晖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l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 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5例6眼,经探通3次治愈2例2眼,探通无效(3次均未探通)1例1眼,经多次探通后泪道再次堵塞或狭窄者26例27眼,对此类患眼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25例26眼,好转1例1眼,总治愈率99.01%.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对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对探通后泪道反复堵塞或狭窄,以及探通后多次冲洗泪道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者,5月龄后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封秀蓉;韩立坡;王凤仙;王争;刘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Chaput结节是位于胫骨远端前外侧的圆形隆起,其下方为踝关节,前外侧有前胫腓联合韧带附着.1872年,Tillaux发现该结节受前胫腓联合韧带牵拉可导致撕脱骨折,后由Chaput等描述了相同的骨折,并将这个圆形隆起的结节命名为Chaput结节.外固定是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公认的手段之一.应用单边或双边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终固定胫骨开放骨折,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胫骨远端外固定具体置钉位点的选择是一个争论的话题,选择一个标准的安全且合适的置钉位点对应用外固定的骨科医生来说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haput结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作为外固定置钉点的可行性.
作者:黄晓丹;张英泽;潘进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对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及BaxmRNA表达的作用.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造大鼠左心室大面积心肌梗死模型.术后存活大鼠共72只,随机分为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对照组(AMI组)、螺内酯(spironolactone,Spi)治疗组(Spi组)及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24只.分别于术后48h,7、14、21d用PCR方法测定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mRNA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较,AMI组和Spi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表达在48h,7、14、21d显著降低(P<0.01),BaxmRNA 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AMI组比较,Spi组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Bcl-2和BaxmRNA基因表达在48h、7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4、21d时心肌细胞BCL-2基因表达均升高(P<0 05和P<0 01),BaxmRNA基因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和P<0.01).结论 螺内酯可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mRNA的表达和减弱BaxmRNA的表达.
作者:许香梅;任晓敏;刘曙光;刘海云;王晓燕;董士民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抗肿瘤、造血、储血、滤血、毁血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急症,常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及失血性休克,脾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创伤性脾破裂中保脾的重要性,而脾脏免疫学进展及脾脏解剖学的研究为保脾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及可行性.现将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胖红雯;邱林;于柏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行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病,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至不可触衣[1].其发生原因多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滞不通所致.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他莫昔芬片,治疗经行乳房胀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嘉悦;刘丽;张春青;闫秀静;强春香;郭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Krackow缝合法治疗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 回顾2008年1月-2011年12月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患者25例,按采用的手术缝合方法不同分为Krackow法组及Bunnell法组,术中使用抗菌薇乔线缝合跟腱断端,术后给予石膏外固定,逐渐功能锻练,随访2组的术后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对术后恢复的满意程度.结果 2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采用 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对2组种手术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定,总优良率为96.2%,Krackow法组优良率100.0%,Bunnell法组优良率92.3%,2组术后早期(4个月)功能恢复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患者术后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Krackow法修复闭合性跟腱断裂,利于跟腱早期功能恢复,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患者满意率高.
作者:田晓晨;王鹏程;杨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IgA肾病是由法国学者Berger 1968年首次提出,其特征是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随着我国肾穿刺的普遍开展,被诊断为IgA肾病的患者逐渐增加,中医药也渐渐介入IgA肾病的治疗,发表的有关研究报告逐年递增.10年来,虽然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研究数据,然而这些数据的价值,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价.
作者:王聪慧;王筝;许庆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骨盆骨折是一种骨科常见的严重损伤,随着交通事故及工伤事故的逐渐增多,骨盆骨折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正逐年增多.骨盆骨折由高能量创伤造成,常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多脏器损伤,易导致畸形愈合、慢性疼痛、骨不连等并发症.早期有效的复位并固定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预后.根据Tile分型,骨盆骨折可以分为A、B、C 3型,其中B型和C型被认为是不稳定骨折.B型骨盆骨折伴有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髂前韧带的断裂,而骶髂后韧带保持完整,是旋转不稳定,垂直方向稳定的骨折.C型骨盆骨折伴有骶髂后复合体、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的断裂,垂直及旋转方向均不稳定.现就不稳定骨盆骨折内外固定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连涛;任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6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压力调查中,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中重度压力达87 63%以上.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评价极低、心理能力调节不足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作者:朱耘生;王纯玲;于溯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例患儿中,经空气灌肠治疗复位成功239例(97.15%),7例患儿手术治疗复位.结论 镇静、654-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在小儿肠套叠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可大大提高空气灌肠的整复率.
作者:王丽亚;牛会忠;刘春义;耿建磊;刘锋;任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运用于临床并正式报告,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逐步推广运用.我国医学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报告应用经验,据报道治疗有效率达76%~98%,其中症状完全消失者达68.0%~84 6%[1].该疗法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近十余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了从护理角度了解此项技术,本文对PLD的治疗机制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0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肺癌伴有胸腔积液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胸腔置管灌注顺铂治疗,对照组胸腔置管灌注利尿药物,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为83 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内灌注顺铂可有效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雷国荣;胡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及内脏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3、5天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ehyde,MDA)和超氧歧化物(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高低.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内的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术前,但对照组术后上述指标始终高于治疗组平均水平,治疗组于第5天时上述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治疗组术后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于第5天时2组患者的MDA、SO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效果好、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且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较开腹直肠癌手术低、恢复快.
作者:陈欣;吕振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外科去除方法.方法 对33例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用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应用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断针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根尖外科手术成功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31例,成功率为93.9%.结论 根尖外科手术可作为复杂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去除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张朝辉;詹颖;杨捷;胡玉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胃汤.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治疗组在嗳气、纳差、胃痛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测,均正常.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红树;魏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相关性和内在机制.方法 收集2005-2010年胎膜早破产妇400例和正常破膜产妇400例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48.0%)、难产率(83.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10.5%、29.0%)(P<0.05).距临产≤6h亚组正常顺产率(23.5%)高于距临产>6h亚组(10.2%),剖宫产率(33.3%)低于距临产>6h亚组(63.3%);胎膜早破组骨盆狭窄率(30.0%)远高于正常破膜组(6.5%),胎膜早破组中存在的胎儿异常情况发生率(61.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有关,胎膜早破可影响产道、胎儿、产力、孕妇,或与上述因素互为因果,对难产的发生起直接或间接作用.
作者:黄美环;张英钗;朱元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性肝脏损害的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选择甲亢患者262例,其中合并肝功能损害96例,分析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亢家族史、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自身抗体等因素与甲亢性肝损害的关系.结果 单纯性甲亢与甲亢性肝损害患者在性别、甲亢家族史、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状腺功能指标[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otal three iodine thyroid original ammonia,TT3)、总甲状腺素(total thyroid hormone,T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ree iodine thyroid original acid,FT3)、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甲亢性肝损害与年龄、甲亢病程、甲亢治疗情况、甲状腺激素水平(TT3、TT4、FT3、FT4、TSH)等关系密切,对年龄较大、甲亢病程较长、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且未经正规系统治疗的甲亢患者应提高警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注意肝功能的监测并给予相关保肝治疗.
作者:徐重天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1,IL-1)含量的影响.方法 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治疗和精氨酸布洛芬颗粒+乙哌立松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清IL-1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清IL-1含量方面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腰椎后关节紊乱是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一个重要病理改变,手法整复胸腰椎后关节紊乱在临床取得良好疗效且作用持久.
作者:马永健;王强;张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ambroxol,AT)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8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AT对照组(AT组)、急性肺损伤组(PQ组)和急性肺损伤+AT干预组(PQ+AT组).取肺组织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PMN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定量检测PMN中胞浆蛋白IκB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凋亡率.结果 C组和AT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PQ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Q+AT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PQ组血清IL-8水平较C组显著增加(P<0.01),PQ+AT组较PQ组降低,较C、AT组高(P<0.01).PQ中毒能够引起BALF中PMN的NF-κB亚基p65核易位和PMN胞浆蛋白IκBα的降解,AT对此具有抑制作用.PQ组3d时PMN的凋亡率低,PQ+AT组相应时间点与PQ组相应时间点相比凋亡率均增加(P<0.05).结论 PQ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经AT治疗后,使延缓的PMN凋亡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减轻了PQ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马玉腾;刘建辉;苏建玲;郭宪立;高恒波;姚冬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右美托咪定是α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突触前/后α2受体,具有复杂的心血管效应.心动过缓、低血压是其常见的不良作用,严重者发生窦性停搏,通过输入液体给予阿托品可以纠正,但时间短暂,停用右美托咪定或经处理后(阿托品、心脏按压)可缓解.右美托咪定很少导致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源性休克,但有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本文查阅到8篇与右美托咪定有关的心跳停搏/骤停文献,另有1篇未列入讨论[1],因作者认为心跳骤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直接关系,而编辑则将其归因于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的协同抑制作用[2].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