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应用

王丽亚;牛会忠;刘春义;耿建磊;刘锋;任慧

关键词:肠套叠, 灌肠, 治疗
摘要:目的 总结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例患儿中,经空气灌肠治疗复位成功239例(97.15%),7例患儿手术治疗复位.结论 镇静、654-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在小儿肠套叠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可大大提高空气灌肠的整复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比较胸腔热化疗和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治疗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胸腔热化疗(热疗组,n=37)和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n=32),6周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改变情况,随访1年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 热疗组有效率为45.95%,联合组有效率为77.88%;热化疗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7例(45.95%),联合组改善23例(71.88%);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5个月和10.5个月,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9%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20.6%和25.9%.除1年生存率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是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马玉泉;刘晖;韩丽英;贾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30例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抗肿瘤、造血、储血、滤血、毁血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急症,常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及失血性休克,脾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创伤性脾破裂中保脾的重要性,而脾脏免疫学进展及脾脏解剖学的研究为保脾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及可行性.现将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胖红雯;邱林;于柏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Chaput结节外固定治疗胫骨远端开放骨折的解剖学研究

    Chaput结节是位于胫骨远端前外侧的圆形隆起,其下方为踝关节,前外侧有前胫腓联合韧带附着.1872年,Tillaux发现该结节受前胫腓联合韧带牵拉可导致撕脱骨折,后由Chaput等描述了相同的骨折,并将这个圆形隆起的结节命名为Chaput结节.外固定是治疗胫骨开放骨折公认的手段之一.应用单边或双边外固定架临时固定或终固定胫骨开放骨折,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但胫骨远端外固定具体置钉位点的选择是一个争论的话题,选择一个标准的安全且合适的置钉位点对应用外固定的骨科医生来说可以起到指导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haput结节的结构特点及其作为外固定置钉点的可行性.

    作者:黄晓丹;张英泽;潘进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发区早期食管癌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及其筛查价值

    目的 建立高发区早期、进展期食管癌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并探究筛查价值.方法 使用飞行质谱技术检测高发区内镜筛查的38例正常对照、15例早期食管癌和36例进展期食管癌患者的血清蛋白质谱,支持向量机分别建立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留一法交叉验证判别效果.结果 区分早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特异性为81.58%,敏感性为80.00%;区分进展期食管癌和正常对照的模型特异性为89.47%,敏感性为83 33%;区分早期食管癌和进展期食管癌的模型特异性为73.33%,敏感性为91.67%.质荷比峰4 291、4 392、4 823、4 975、5 644、5 665、5 932、8 473、8 776、8 910Da的表达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3个蛋白指纹图谱模型的建立,为筛查高发区早期食管癌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构建模型的质荷比峰可能是早期食管癌的潜在生物学标记物.

    作者:于卫芳;牛巍巍;李超;张立玮;王士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根尖外科手术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外科去除方法.方法 对33例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用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应用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断针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根尖外科手术成功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31例,成功率为93.9%.结论 根尖外科手术可作为复杂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去除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张朝辉;詹颖;杨捷;胡玉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8株白色念珠菌等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第6和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色素的菌株抗真菌活性显著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绿脓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作者:杨宝友;李仲兴;秦金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救治成功1例

    我院收治1例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女孩,左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离断,盆腔内脏器外露.由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妇产科、麻醉科、急诊科以及手术室协同配合救治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杜顺杰;吴希瑞;张弢;刘月驹;吴天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及Ritleng泪道插管术的时机选择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l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 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5例6眼,经探通3次治愈2例2眼,探通无效(3次均未探通)1例1眼,经多次探通后泪道再次堵塞或狭窄者26例27眼,对此类患眼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25例26眼,好转1例1眼,总治愈率99.01%.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对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对探通后泪道反复堵塞或狭窄,以及探通后多次冲洗泪道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者,5月龄后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封秀蓉;韩立坡;王凤仙;王争;刘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中西医联合治疗经行乳房胀痛40例

    经行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病,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至不可触衣[1].其发生原因多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滞不通所致.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他莫昔芬片,治疗经行乳房胀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嘉悦;刘丽;张春青;闫秀静;强春香;郭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原发子宫内膜小细胞癌2例

    例1,患者,58岁,因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下腹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颈口流出水样物,血性;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诊断性刮宫病理:宫颈管坏死组织,可见少许异型细胞,宫内膜腺癌Ⅲ级.患者于2006年11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浆肌层表面近破溃,双侧卵巢输卵管正常;左闭孔淋巴结3cm×3cm×3cm,靠近髂血管处片状增厚淋巴结,被切除;骶前淋巴结固定与血管紧密未能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透肌层(图1),宫颈管内口未受侵;淋巴结,左腹股沟0/2,左闭孔0/2,左髂组0/2,右腹股沟0/2,左淋巴结1/2,右髂组0/2转移.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 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7年5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已无瘤生存63个月.

    作者: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的护理进展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PLD),作为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之一,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日本等国家开始研究运用于临床并正式报告,以后在许多西方国家逐步推广运用.我国医学工作者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开展此项技术的应用研究,并于20世纪90年代起先后报告应用经验,据报道治疗有效率达76%~98%,其中症状完全消失者达68.0%~84 6%[1].该疗法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近十余年来已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了从护理角度了解此项技术,本文对PLD的治疗机制及术前、术中、术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张荣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6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压力调查中,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中重度压力达87 63%以上.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评价极低、心理能力调节不足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作者:朱耘生;王纯玲;于溯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复位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例患儿中,经空气灌肠治疗复位成功239例(97.15%),7例患儿手术治疗复位.结论 镇静、654-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在小儿肠套叠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可大大提高空气灌肠的整复率.

    作者:王丽亚;牛会忠;刘春义;耿建磊;刘锋;任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老年肥胖者脂肪组织内脂素基因的表达及其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腹部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不同,将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分为肥胖组20例,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内脂素浓度,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并分析内脂素与人体测量指标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2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P<0.05),肥胖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组血浆内脂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合并2组数据,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腰臀比、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r=0.264、0.108、0 173,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未发现任何相关性因素(r=0.099,P>0.05);血浆内脂素浓度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57,P<0 05),且与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67,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胰岛素是血浆内脂素浓度和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内脂素mRNA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蒋蓝英;赵凯;付仲颖;董斌;孙文丽;何炳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纽扣钢板技术重建肩锁关节初期疗效

    目的 评价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初期疗效,探讨其可行性及优势.方法 2010年12月-2011年6月行纽扣钢板技术重建喙锁韧带的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12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3例,年龄25~55岁,平均38.8岁.比较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ores,VAS)及Constant 评分,随访6个月后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 12例患者均手术顺利,平均手术时间4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75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6.6d,未出现切口感染、缝线松动断裂、钢板移位、肩锁关节复位失败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平均6.2分,术后1个月平均1.5分;术前Constant评分平均27.3分,术后1个月平均8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肩关节功能按Karlsson标准评定,优良率100%.结论 初期临床结果表明纽扣钢板技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复位稳定,疗效满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作者:朱建国;夏才伟;恽常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右美托咪定与心跳骤停

    右美托咪定是α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突触前/后α2受体,具有复杂的心血管效应.心动过缓、低血压是其常见的不良作用,严重者发生窦性停搏,通过输入液体给予阿托品可以纠正,但时间短暂,停用右美托咪定或经处理后(阿托品、心脏按压)可缓解.右美托咪定很少导致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源性休克,但有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本文查阅到8篇与右美托咪定有关的心跳停搏/骤停文献,另有1篇未列入讨论[1],因作者认为心跳骤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直接关系,而编辑则将其归因于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的协同抑制作用[2].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致伤口出血2例

    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相关并发症报道却极少.2011年9月-2011年12月,我科有2例应用VSD的患者发生伤口出血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辉;吴春生;彭阿钦;张学斌;宋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研究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行胃肠道减压,维护重要脏器的正常功能,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别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一期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术、结肠造瘘等.结果 临床分期B期8例(13.33%)、C期44例(73.33%)、D期8例(13.33%);腺癌49例(81.67%)、黏液腺癌6例(10.00%)、未分化癌5例(8.3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 67%),与与周兵、闫保功、李祥世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13.16%、10%、1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5.28、8.49,P<0.05).结论 对急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应以态度积极、早期手术为原则;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多为晚期癌症,外科手术是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建辉;李吉;张远炎;刘卫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及内脏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应激及内脏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70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对照组采用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对比2组患者在术前,术后第1、3、5天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丙二醛(malondialehyde,MDA)和超氧歧化物(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含量高低.结果 2组患者术后1d内的CRP、IL-6、TNF-α均明显高于术前,但对照组术后上述指标始终高于治疗组平均水平,治疗组于第5天时上述指标水平恢复正常;治疗组术后MDA低于对照组,SOD高于对照组,于第5天时2组患者的MDA、SO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 腹腔镜手术根治直肠癌效果好、创伤小、术后炎症反应轻,且机体氧化应激反应较开腹直肠癌手术低、恢复快.

    作者:陈欣;吕振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胸腔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胸腔内灌注顺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200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肺癌伴有胸腔积液患者12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胸腔置管灌注顺铂治疗,对照组胸腔置管灌注利尿药物,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结果 治疗组恶性胸腔积液控制率为83 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9.3%(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内灌注顺铂可有效治疗肺癌引起的恶性胸腔积液,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轻微.

    作者:雷国荣;胡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