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国;夏才伟;恽常军
目的 探讨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外科去除方法.方法 对33例根管内器械折断的病例,用常规方法不能取出的,应用根尖外科手术的方法,去除断针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应用根尖外科手术成功去除根管内折断器械31例,成功率为93.9%.结论 根尖外科手术可作为复杂的根管内折断器械的去除方法,提高患牙的保存率.
作者:张朝辉;詹颖;杨捷;胡玉柱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氨溴索(ambroxol,AT)对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大鼠急性肺损伤中性粒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8只大鼠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组)、AT对照组(AT组)、急性肺损伤组(PQ组)和急性肺损伤+AT干预组(PQ+AT组).取肺组织HE染色来评价肺组织损伤情况;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PMN的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p65表达; Western Blot分析定量检测PMN中胞浆蛋白IκBα的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PMN凋亡率.结果 C组和AT组大鼠的肺组织结构基本完整;PQ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多;肺组织损伤程度加重.PQ+AT组肺组织损伤程度较轻.PQ组血清IL-8水平较C组显著增加(P<0.01),PQ+AT组较PQ组降低,较C、AT组高(P<0.01).PQ中毒能够引起BALF中PMN的NF-κB亚基p65核易位和PMN胞浆蛋白IκBα的降解,AT对此具有抑制作用.PQ组3d时PMN的凋亡率低,PQ+AT组相应时间点与PQ组相应时间点相比凋亡率均增加(P<0.05).结论 PQ中毒导致了大鼠急性肺损伤,经AT治疗后,使延缓的PMN凋亡恢复正常,从而有效地减轻了PQ中毒所致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作者:马玉腾;刘建辉;苏建玲;郭宪立;高恒波;姚冬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益胃汤.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9%)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治疗组在嗳气、纳差、胃痛症状改善方面,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后,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的检测,均正常.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朱红树;魏征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近年来,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创伤骨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其相关并发症报道却极少.2011年9月-2011年12月,我科有2例应用VSD的患者发生伤口出血并发症,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雅辉;吴春生;彭阿钦;张学斌;宋朝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新生儿泪囊炎的综合治疗效果及Ritleng泪道插管的时机.方法 新生儿泪囊炎168例202眼,依据年龄及轻重程度分别采用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等方法,无效者行泪道探通术或泪道插管术,观察治疗效果,选择插管时机.结果 经按摩通畅18例22眼,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治愈82例108眼,泪道探通1次治愈34例36眼,泪道探通2次治愈5例6眼,经探通3次治愈2例2眼,探通无效(3次均未探通)1例1眼,经多次探通后泪道再次堵塞或狭窄者26例27眼,对此类患眼行Ritleng泪道插管术,治愈25例26眼,好转1例1眼,总治愈率99.01%.结论 新生儿泪囊炎应及早诊治,对泪囊区按摩、泪道冲洗、加压泪道冲洗无效的患儿,可在出生2个月后行泪道探通术;对探通后泪道反复堵塞或狭窄,以及探通后多次冲洗泪道黏液脓性分泌物较多者,5月龄后行泪道插管术,治愈率明显提高.
作者:封秀蓉;韩立坡;王凤仙;王争;刘秀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研究,提出维护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相应对策,预防医护人员心理危机的发生.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elf reporting inventory,SCL-90)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的压力量表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600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护人员在SCL-90调查中有7个因子高于全国常模,说明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压力调查中,医护人员的精神压力非常大,中重度压力达87 63%以上.医护人员对自身职业评价极低、心理能力调节不足是导致医护人员心理健康水平低下、影响生活和工作质量的重要因素.结论 维护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已迫在眉睫.
作者:朱耘生;王纯玲;于溯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外科治疗的方法和原则.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常规行胃肠道减压,维护重要脏器的正常功能,调节水、酸碱、电解质平衡.患者根据病变部位分别行一期结肠切除吻合术、一期结肠或乙状结肠切除术、结肠造瘘等.结果 临床分期B期8例(13.33%)、C期44例(73.33%)、D期8例(13.33%);腺癌49例(81.67%)、黏液腺癌6例(10.00%)、未分化癌5例(8.33%).本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6 67%),与与周兵、闫保功、李祥世报道的并发症发生率(13.16%、10%、1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5.28、8.49,P<0.05).结论 对急性结直肠癌的外科手术治疗,应以态度积极、早期手术为原则;结直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多为晚期癌症,外科手术是好的治疗手段.
作者:张建辉;李吉;张远炎;刘卫怀 刊期: 2012年第04期
例1,患者,58岁,因绝经8年阴道不规则出血1年、下腹痛2个月于2006年11月14日入院.妇科检查,老年外阴,阴道通畅,黏膜光滑;宫颈正常大小,光滑;宫颈口流出水样物,血性;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质较硬,无明显压痛.诊断性刮宫病理:宫颈管坏死组织,可见少许异型细胞,宫内膜腺癌Ⅲ级.患者于2006年11月18日全麻下行广泛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可见子宫增大如孕3个月大小,浆肌层表面近破溃,双侧卵巢输卵管正常;左闭孔淋巴结3cm×3cm×3cm,靠近髂血管处片状增厚淋巴结,被切除;骶前淋巴结固定与血管紧密未能切除.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突触素(synaptophysin)(+),嗜铬颗粒蛋白A(chromogranin-A)(+),神经特异性烯醇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侵透肌层(图1),宫颈管内口未受侵;淋巴结,左腹股沟0/2,左闭孔0/2,左髂组0/2,右腹股沟0/2,左淋巴结1/2,右髂组0/2转移.术后诊断子宫内膜小细胞癌Ⅲc期,术后行放疗,盆腔60Co外照射,肿瘤照射量52Gy/26次/6周.阴道残端192Ir腔内照射,黏膜膜下5mm 24Gy/3次/3周.放射治疗同时行化疗,静脉滴依托泊苷100mg,连用5d;顺铂 40mg,连用3d.28d重复,共6个疗程.于2007年5月结束治疗,患者定期门诊复查,现已无瘤生存63个月.
作者:牛书怀;樊晓妹;宋藏珠;李魁秀;房朝辉;刘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右美托咪定是α2受体激动剂,作用于中枢及外周突触前/后α2受体,具有复杂的心血管效应.心动过缓、低血压是其常见的不良作用,严重者发生窦性停搏,通过输入液体给予阿托品可以纠正,但时间短暂,停用右美托咪定或经处理后(阿托品、心脏按压)可缓解.右美托咪定很少导致严重的左心室功能障碍和心源性休克,但有引起心跳骤停的报道.本文查阅到8篇与右美托咪定有关的心跳停搏/骤停文献,另有1篇未列入讨论[1],因作者认为心跳骤停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直接关系,而编辑则将其归因于丙泊酚与右美托咪定对心脏的协同抑制作用[2].
作者:任建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分析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麻醉管理体会.方法 回顾分析行剖宫产手术的心脏病患者5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6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另11例患者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或肥厚性心肌病等采用全麻.术中完善监护措施,积极防治心力衰竭.结果 全部病例麻醉成功,手术顺利完成.硬膜外麻醉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小,新生儿Apgar评分高;全麻对患者生命体征影响相对较大,新生儿Apgar评分相对较低.但母婴均顺利度过围手术期.结论 对于心脏病不严重的患者,硬膜外麻醉是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剖宫产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难产的相关性和内在机制.方法 收集2005-2010年胎膜早破产妇400例和正常破膜产妇400例的临床资料,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48.0%)、难产率(83.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10.5%、29.0%)(P<0.05).距临产≤6h亚组正常顺产率(23.5%)高于距临产>6h亚组(10.2%),剖宫产率(33.3%)低于距临产>6h亚组(63.3%);胎膜早破组骨盆狭窄率(30.0%)远高于正常破膜组(6.5%),胎膜早破组中存在的胎儿异常情况发生率(61.0%)均高于正常破膜组(4.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胎膜早破与难产有关,胎膜早破可影响产道、胎儿、产力、孕妇,或与上述因素互为因果,对难产的发生起直接或间接作用.
作者:黄美环;张英钗;朱元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用交叉条带实验方法测定铜绿假单胞菌对18株白色念珠菌等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 铜绿假单胞菌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体外抑菌活性良好,第6和8株铜绿假单胞菌对白色念珠菌的抑制率均达到了100%,铜绿假单胞菌产生色素的菌株抗真菌活性显著优于不产色素的菌株.铜绿假单胞菌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长,主要是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绿脓素.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产生的抗菌物质对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
作者:杨宝友;李仲兴;秦金喜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经行乳房胀痛是妇科常见病,是指每于行经前或正值经期出现乳房胀满疼痛或乳头痒痛,甚至不可触衣[1].其发生原因多由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脉络阻滞不通所致.笔者采用柴胡疏肝散联合他莫昔芬片,治疗经行乳房胀痛,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嘉悦;刘丽;张春青;闫秀静;强春香;郭桂芝 刊期: 2012年第04期
脾脏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抗肿瘤、造血、储血、滤血、毁血及内分泌调节功能.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的腹部外伤急症,常伴有其他重要脏器的损伤及失血性休克,脾切除是治疗的有效手段.随着对脾脏功能的深入研究,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创伤性脾破裂中保脾的重要性,而脾脏免疫学进展及脾脏解剖学的研究为保脾手术提供了必要性及可行性.现将我院2000年5月-2005年5月因外伤性脾破裂行保脾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胖红雯;邱林;于柏龙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为对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炎症性肠病患者68例进行生存质量的调查,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 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为(108.47±9.37)分,其性别、年龄、职业类型、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家庭支持及病情程度与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分呈相关性(P<0.05).结论 炎症性肠病患者生存质量不甚理想,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个性化护理,加强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管理.
作者:周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我院收治1例创伤性半骨盆离断伤女孩,左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离断,盆腔内脏器外露.由骨科、普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妇产科、麻醉科、急诊科以及手术室协同配合救治成功.报告如下.
作者:杜顺杰;吴希瑞;张弢;刘月驹;吴天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胸腔热化疗和热化疗联合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对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住院治疗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接受胸腔热化疗(热疗组,n=37)和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治疗(联合组,n=32),6周后评价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改变情况,随访1年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及生存率.结果 热疗组有效率为45.95%,联合组有效率为77.88%;热化疗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17例(45.95%),联合组改善23例(71.88%);2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5个月和10.5个月,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64.9%和87.5%,1年生存率分别为20.6%和25.9%.除1年生存率外,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热化疗联合IL-2胸腔灌注是治疗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马玉泉;刘晖;韩丽英;贾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2007年8月-2010年12月我科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UVB,NB-UVB)联合伐昔洛韦等药物治疗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曙霞;张燕;高顺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肥胖患者腹部网膜及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根据体质量指数不同,将择期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40例分为肥胖组20例,对照组20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内脂素浓度,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of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t index,HOMA-IR),并分析内脂素与人体测量指标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①2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P<0.05),肥胖组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而2组皮下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肥胖组血浆内脂素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合并2组数据,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与腰臀比、空腹胰岛素、HOMA-IR呈正相关(r=0.264、0.108、0 173,P<0.05),而皮下脂肪组织未发现任何相关性因素(r=0.099,P>0.05);血浆内脂素浓度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r=0.257,P<0 05),且与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r=0.267,P<0.05);④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空腹胰岛素是血浆内脂素浓度和网膜脂肪组织内脂素mRNA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内脂素mRNA主要在内脏脂肪组织中表达,可能与肥胖、胰岛素抵抗有关.
作者:蒋蓝英;赵凯;付仲颖;董斌;孙文丽;何炳荣 刊期: 2012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辅助药物在小儿肠套叠中的临床应用,提高小儿肠套叠空气灌肠整复率.方法 对2009年5月-2010年5月行空气灌肠治疗的小儿肠套叠246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46例患儿中,经空气灌肠治疗复位成功239例(97.15%),7例患儿手术治疗复位.结论 镇静、654-2、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药物在小儿肠套叠治疗过程的辅助应用,可大大提高空气灌肠的整复率.
作者:王丽亚;牛会忠;刘春义;耿建磊;刘锋;任慧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