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兴超;董福生;石培凯;张旭东;李建英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信号途径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正常糖和高糖培养基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utigen,PC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增强;②正常糖组,NF-κB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内,而高糖组NF-κB表达增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高糖能够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③NF-κB和COX-2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OX-2蛋白表达与PCNA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活化NF-κB,上调COX-2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淑霞;张玉军;刘汝俊;刘青娟;唐丽娟;段惠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on Ⅱ,Ang Ⅱ)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on system,RAS)主要的生物活性肽.多年来,人们习惯地认为AngⅡ只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了Ang Ⅱ的非血流动力学作用,如促生长繁殖,促纤维化和免疫调节等.
作者:郝玉杰;王桂英;傅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类脂质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进行复查,对全片类脂质细胞先进行低倍镜搜寻,再用油镜仔细辨认.结果 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4例涂片中可见类脂质细胞,占22.6%.3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片中,海蓝组织细胞25例,占73.5%;类戈谢细胞5例,占14.7%;海蓝组织细胞和戈谢细胞同时可见4例,占11.8%.结论 类脂质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中出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彩云;史敏;刘永春;刘丽;高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者,男性,53岁.因粘连性肠梗阻发病6 d于2007年2月11日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急症行肠粘连松解及肠减压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心肺疾患及药物过敏史,10个月前因外伤性肝破裂于本院在全麻下行肝修补术.
作者:彭印明;邢景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米托葸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实体型S180肿瘤模型、小鼠腹水型L1210肿瘤模型和静脉注射L1210小鼠肝转移模型,探讨米托蒽醌脂质体的抗肿瘤作用.结果 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单次以4.0、6.0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对实体型S180小鼠的抑瘤率分别为85.00%和88.19%,与等剂量米托葸醌注射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单次以2.0、4.0、6.0、8.0 mg/kg体质量静脉注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可显著延长腹水型L1210肿瘤模型和肝转移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且与等剂量米托蒽醌注射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相同给药剂量下,米托蒽醌脂质体注射液的体内抗肿瘤作用显著优于米托蒽醌注射液.
作者:王金戌;王彩霞;李春雷;李彦辉;张兰;崔京霞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提高垂体癌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分析1例垂体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结合文献,综合阐述垂体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结果 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垂体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通过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完成诊断,经术后放疗4个月仍发生全身多处转移,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垂体癌可依照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来确诊,早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针对内分泌紊乱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学新;李建峰;邢鹏辉;刘月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成年人贲门异物梗阻很容易在胃镜下确诊,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胃镜使用十分有限,极易误诊.现报告1例发病为8个月的婴儿贲门异物梗阻1例.
作者:马琳;王欲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传统手术治疗髋臼前后柱骨折手术切口大、出血多、并发症发生率高,经皮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克服这些缺点.目前经皮固定髋臼前后柱骨折手术主要在C型臂X线机监测下进行,手术步骤繁琐,需反复透视,对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放射线损伤较大.为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导航真空垫定位固定骨盆前后柱骨折的实验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潘进社;张英泽;郑占乐;王涛;郝睿峥;鲁洋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患儿,男性,7个月,体质量7 kg.4月龄时确诊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造影显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升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缺如.同时伴有右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拟行右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术前检查患儿智力发育正常,口唇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心前区及胸骨右缘第2~4肋间可闻及轻微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作者:王金城;李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带状疱疹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白血病患者由于原发病与化疗药物的应用,致使机体免疫力低下,容易并发带状疱疹,且病情较重,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现将我科2002年1月~2007年6月期间收治的15例带状疱疹报告如下.
作者:侯兰芬;郭晓;孙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肠系膜纤维瘤病(mesenteric filDromatosis,MF),也称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是发生在肠系膜的腹腔内纤维瘤的一个非常少见的亚型,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1].本文诊断多中心性肠系膜纤维瘤病1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崔爱荣;焦光琳;李月红;吴文新;王俊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世纪70年代末该项技术开始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由于新生儿出生时囟门尚未闭合,提供了颅内病变的诊断条件.超声仪器的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分辨力超声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作者:武晓静;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由于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丰富的多态性、高度的稳定性及分型技术简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法医学中主要的遗传标记。
作者:侯志平;丛斌;李淑瑾;白雪;谷建立;刘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各组织和器官功能衰退,口腔黏膜角化程度变差,黏膜变薄,加之老年人口腔中常有残根、残冠和不良修复体等刺激,易形成口腔黏膜溃疡,并且不易愈合.大多数老年患者表现出较重的精神负担,甚至有口腔癌的恐惧.我们采用西帕依固龈液含服治疗老年人口腔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何颖曦;田英娥;郑华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贫困山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状况、生育状况及高危妊娠发生率,旨在为保障母婴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统一培训的调查员,以2003~2005年具有接生资职的乡卫生院以上卫生机构为调查对象,以住院病历和门诊保健手册为依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自2003~2005年,住院分娩率分别为68.86%、73.86%、78.84%,剖宫产率为23.05%、28.98%、36.06%,高危妊娠发生率38.35%、37.41%、35.48%,围产儿死亡率16.51‰、15.07‰、14.43‰,围产期保健率为31.59%、48.81%、62.12%.经统计学验证,以上前后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贫困山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率仍较低,高危妊娠发生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较发达地区高,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是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作者:安淑银;杜占军;张军;王立英;何雪菊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52例老年人腹股沟嵌顿疝的治疗经验.方法 嵌顿疝松解还纳术,修补后壁,应用BaSSini法20例;Halsted法29例;有腹膜炎体征,经腹手术缝合内环口,未行修补术3例.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死亡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 肠管坏死8例,切口感染3例.治愈46例,死亡6例.结论 老年人腹股沟疝应尽早择期手术,出现嵌顿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作者:宋德余;尹长恒;谷云芝;雷勇;张书亭;高增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笔者对本科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 F-FDG)hPET/CT检查患者中结肠部位出现生理性核素浓聚现象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立春;冯珏;李红梅;张秀梅;王鹏;乔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等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胰胆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为常见并发症[1],一般表现为轻型,常为乳头水肿,残存结石所致[2].术后胆道血栓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极为少见,目前国内无相关报道,现报告1例,以提高对ERCP/EST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警惕.
作者:刘立涛;程树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近期,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T管经剑突下戳孔引出1例.拔除T管后形成戳孔疝,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可义;晁志涛;彭彦辉 刊期: 200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白带检查支原体感染并且药敏试验阿奇霉素敏感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A方案,阿奇霉素0.5 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 h滴完,连用2 d,后改为0.5 g口服,1次/d,连服5 d;B方案,阿奇霉素0.5 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 h滴完,连用7 d.定时取血,血药浓度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结果 A及B方案的阿奇霉素实测Cmax分别为(0.48±0.06)mg/L和(0.56±0.11)mg/L;T1/2β分别为(35.26±3.27)h和(32.04±1.28)h;AUC分别为(8 751.25±28.14)μg/h·L-1和(8 673.25±26.61)μg/h·L-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0.35±0.08)mg/L和(0.37±0.05)mg/L;波动系数分别为(1.06±0.03)和(1.12±0.05).结论 A方案和B方案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A方案更加经济.
作者:李亚丛;王树华;梁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