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方法研究

王永军;黄瑾;杨会钗;王珩;刘世正;王小玲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 生物素, 方法
摘要:内源性生物素(endogenous avidin-bindingacticity,EABA)指得是体内能够与亲和素结合的分子或基因.虽然早已被发现,但是由于对它的研究或观察的样本较少,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加热抗原修复在增强抗原决定簇表达的同时,也增强了组织中内源性生物素的反应.常用的SP法属于亲和素一生物素法之一,如果待检组织和细胞中富含EABA,则可出现假阳性,导致假阳性结果.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马蹄内翻足矫形术麻醉1例

    患儿,男性,7个月,体质量7 kg.4月龄时确诊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造影显示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升主动脉骑跨和肺动脉缺如.同时伴有右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畸形.拟行右侧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矫形术.术前检查患儿智力发育正常,口唇紫绀,无颈静脉怒张,心尖搏动位于胸骨左缘,心前区及胸骨右缘第2~4肋间可闻及轻微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作者:王金城;李志华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ERCP/EST术后胆道血栓引起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1例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等十二指肠镜技术对胰胆疾病的诊治有重要作用,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术后急性胰腺炎、胆管炎为常见并发症[1],一般表现为轻型,常为乳头水肿,残存结石所致[2].术后胆道血栓引起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 cholangitis of severe type,ACST)极为少见,目前国内无相关报道,现报告1例,以提高对ERCP/EST术后严重并发症的认识和警惕.

    作者:刘立涛;程树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超声在新生儿颅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超声仪器的进步和诊断技术的提高,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20世纪70年代末该项技术开始用于新生儿颅内疾病的诊断,由于新生儿出生时囟门尚未闭合,提供了颅内病变的诊断条件.超声仪器的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高分辨力超声及彩色、能量多普勒超声的应用

    作者:武晓静;王燕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18F-FDG hPET/CT显像中口服对比剂致回盲部及升结肠生理性浓聚的探讨

    笔者对本科行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 F-FDG)hPET/CT检查患者中结肠部位出现生理性核素浓聚现象的患者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郑立春;冯珏;李红梅;张秀梅;王鹏;乔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NF-κB、COX-2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核因子k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 2,COX-2)信号途径在高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用正常糖和高糖培养基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24、48、72 h后收集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utigen,PCNA)和NF-κB蛋白的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中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肾小管上皮细胞PCNA表达增强;②正常糖组,NF-κB主要表达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浆内,而高糖组NF-κB表达增强,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内;高糖能够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NF-κB和COX-2蛋白的表达;③NF-κB和COX-2呈显著正相关;同时COX-2蛋白表达与PCNA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活化NF-κB,上调COX-2蛋白表达从而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增殖可能是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作者:刘淑霞;张玉军;刘汝俊;刘青娟;唐丽娟;段惠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以便血为首要表现的回肠恶性间质瘤1例

    患者,女性,58岁.主因便血3 d入院.缘于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共6次,呈暗红色,含血块,量约800 mL,伴头晕、心慌、乏力、晕厥,同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物,无发热、腹痛、烧心、反酸等症状.曾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胃镜示慢性胃炎.血常规:红细胞1.93×1012/L,血红蛋白68 g/L.给予输液止血治疗(具体不详),症状未见明显好转.

    作者:梁育飞;李胜棉;孙月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河北汉族人群15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

    采用ABI公司的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系统对345例河北汉族无关个体血样DNA进行15个STR(short tandem reapts)基因座多态性检测,获得河北汉族群体遗传学数据,为法医学提供群体遗传学数据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裴黎;张贵芹;丛斌;白雪;马原;涂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血必净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浆内皮素-1及肾损害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小鼠内毒素血症血浆内皮素-1及.肾损害的影响.方法 用(昆明)小鼠制备内毒素血症模型,将小鼠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内毒素血症组、血必净治疗组.检测各组血浆内皮素-1及血清肌酐水平,光镜观察各组·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血必净治疗组血内皮素-1及肌酐均较内毒素血症组明显降低(P<0.01),各组小鼠肾脏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相比,LPS注射后6 h组可见肾小球收缩,肾小囊腔扩张,肾小管细胞变性,排列紊乱,间质可见出血,炎性细胞浸润.血必净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肾小球及肾小管病变明显减轻.结论 ①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血浆内皮素水平,保护内皮细胞.②血必净注射液能降低血清肌酐水平,减轻肾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皮素有关.

    作者:孟惠茹;张玉想;姜玲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婴儿贲门异物梗阻误诊1例

    成年人贲门异物梗阻很容易在胃镜下确诊,但是对于婴儿来说胃镜使用十分有限,极易误诊.现报告1例发病为8个月的婴儿贲门异物梗阻1例.

    作者:马琳;王欲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抑制胃癌细胞系BGC-823增殖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抑制胃癌细胞系人类胃癌细胞823(in human gastric carcinoma 823cell,BGC-823)增殖的作用.方法 将终浓度为50、100、200 mg/L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作用于胃癌细胞BGC-823细胞48 h,观察细胞变化并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分析细胞生长抑制、膜联蛋白V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改变和PI法观察细胞周期的变化.结果 ①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对照组相比小归芍提取物能够明显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生长,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并能够增加细胞的凋亡率(P<0.05或P<0.01);②细胞增殖周期G1期比例明显升高(P<0.05或P<0.001).结论 小归芍超临界提取物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BGC-823的增殖,诱导凋亡以及对细胞周期Gl期具有明显的阻滞作用.

    作者:张伟;贾会珍;王志坤;冯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多中心性肠系膜纤维瘤病临床病理分析(附1例报告)

    肠系膜纤维瘤病(mesenteric filDromatosis,MF),也称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是发生在肠系膜的腹腔内纤维瘤的一个非常少见的亚型,以浸润性生长和易于局部复发为特征,但不转移[1].本文诊断多中心性肠系膜纤维瘤病1例,并复习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崔爱荣;焦光琳;李月红;吴文新;王俊灵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中消除内源性生物素的方法研究

    内源性生物素(endogenous avidin-bindingacticity,EABA)指得是体内能够与亲和素结合的分子或基因.虽然早已被发现,但是由于对它的研究或观察的样本较少,所以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在应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加热抗原修复在增强抗原决定簇表达的同时,也增强了组织中内源性生物素的反应.常用的SP法属于亲和素一生物素法之一,如果待检组织和细胞中富含EABA,则可出现假阳性,导致假阳性结果.

    作者:王永军;黄瑾;杨会钗;王珩;刘世正;王小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类脂质细胞增多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类脂质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涂片标本进行复查,对全片类脂质细胞先进行低倍镜搜寻,再用油镜仔细辨认.结果 15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有34例涂片中可见类脂质细胞,占22.6%.34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片中,海蓝组织细胞25例,占73.5%;类戈谢细胞5例,占14.7%;海蓝组织细胞和戈谢细胞同时可见4例,占11.8%.结论 类脂质细胞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中出现,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诊断和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彩云;史敏;刘永春;刘丽;高艳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症状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种量表评分对48例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康复治疗采用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和心理治疗相结合.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各24例全部完成评定.治疗1个月,康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modified edinberg-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MES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daily living,ADL)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eale,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3个月MESSS评分及ADL评分、HAMD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具有很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可加快卒中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吴爱升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

    中期妊娠以往多采用钳刮术,依沙吖啶引产、水囊引产等方法.因均为侵入性操作,易出现感染、宫颈损伤等并发症.随着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在国内外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证实.我院2006年1~12月采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期妊娠引产50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裕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河北汉族人群D9S1122/D10S1435/D12ATA63 miniSTR基因座四色荧光标记分型体系的构建及遗传多态性研究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STR)由于在人类基因组中分布广泛,并且具有丰富的多态性、高度的稳定性及分型技术简单、快速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法医学中主要的遗传标记。

    作者:侯志平;丛斌;李淑瑾;白雪;谷建立;刘宁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原发垂体癌1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提高垂体癌诊疗水平的策略和方法.方法 分析1例垂体癌患者的临床、影像、病理、免疫组织化学特点,并结合文献,综合阐述垂体癌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结果 本例患者具有典型的垂体肿瘤临床及影像学表现,通过术后病理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完成诊断,经术后放疗4个月仍发生全身多处转移,术后6个月死亡.结论 垂体癌可依照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来确诊,早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采取综合治疗手段,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针对内分泌紊乱的药物治疗.

    作者:张学新;李建峰;邢鹏辉;刘月平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目的 研究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白带检查支原体感染并且药敏试验阿奇霉素敏感的2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A方案,阿奇霉素0.5 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 h滴完,连用2 d,后改为0.5 g口服,1次/d,连服5 d;B方案,阿奇霉素0.5 g+0.9%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2 h滴完,连用7 d.定时取血,血药浓度采用微生物法测定.结果 A及B方案的阿奇霉素实测Cmax分别为(0.48±0.06)mg/L和(0.56±0.11)mg/L;T1/2β分别为(35.26±3.27)h和(32.04±1.28)h;AUC分别为(8 751.25±28.14)μg/h·L-1和(8 673.25±26.61)μg/h·L-1;平均稳态血药浓度分别为(0.35±0.08)mg/L和(0.37±0.05)mg/L;波动系数分别为(1.06±0.03)和(1.12±0.05).结论 A方案和B方案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基本一致,A方案更加经济.

    作者:李亚丛;王树华;梁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

    2006年3~5月共有27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接受介入治疗.其中女性24例,男性3例,平均年龄(5.72±4.14)岁,平均体质量(20±13.84)kg.除2例因动脉导管不适合介入治疗外,其余25例全部成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12例,室间隔缺损封堵术8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4例,肺动脉瓣球囊成形术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建峰;李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抑肽酶致术中心跳骤停1例分析

    患者,男性,53岁.因粘连性肠梗阻发病6 d于2007年2月11日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下急症行肠粘连松解及肠减压术.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心肺疾患及药物过敏史,10个月前因外伤性肝破裂于本院在全麻下行肝修补术.

    作者:彭印明;邢景祥 刊期: 2008年第03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