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湿性伤口愈合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于美仙

关键词:伤口愈合, 封闭敷料, 肉芽组织
摘要: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失,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是长期卧床,特别是截瘫、癌症晚期全身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舒张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由于心脏主动松弛受损、被动充盈或扩张能力下降而导致循环瘀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DHF发病率占全部心力衰竭的20%~50%.其病死率较低,预后较好,但反复住院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秋;陶新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阴茎静脉麻醉与马尾代替缝线行包皮环切术的体会

    包皮环切术是门诊普通小手术.以往麻醉方法除儿童外均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操作较复杂,患者较痛苦,效果不理想,且易致包皮水肿;愈合后拆线也不令人满意.我们对36例患者采用阴茎背静脉内麻醉和马尾缝合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武玉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用SQG-4四腔器官浴槽系统同时记录多种离体平滑肌的功能

    离体实验是生理学实验的常用方法,具有条件容易控制,实验设备要求低,便于研究机制等优点.传统离体实验主要以某一组织为研究对象,所以在观察一种标本的同时,其他组织只能废弃,造成一定浪费.

    作者:张丽华;袁芳;王昕;徐瑛;宋士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AGP)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AGP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mild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MAGP)4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其中10例梗阻者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重型急性胆源性胰腺炎(sever acute gallstone pancreatitis,SAGP)11例,其中有胆道梗阻6例,行急诊手术或ERCP+EST+ENBD;非梗阻型5例,先行非手术治疗,后期择期手术.结果 43例MAGP非手术治疗有效,SAGP11例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无临床死亡病例.结论 对AGP的治疗应分型而治.对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宜早期急诊手术或ERCP+EST+ENBD;其他类型AGP宜早期非手术治疗,后期治疗胆石症,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齐占春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粒径对米托蒽醌脂质体疗效及毒性的影响

    目的 考察脂质体粒径对米托蒽醌脂质体的体外释放行为、体内毒性和治疗效果的影响,为米托蒽醌脂质体处方筛选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体外释放试验、急性毒性试验、小鼠腹水型L1210肿瘤模型,评价粒径对药物释放速度,处方安全性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 降低脂质体的粒径可以显著增加药物的释放速度.不同粒径脂质体体内毒性试验无明显差异,小粒径的脂质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 调整脂质体的粒径,可以改变药物从脂质体中释放的速率,进而影响脂质体处方的治疗效果.

    作者:王金戌;李春雷;张兰;王彩霞;张莉;崔京霞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脑损伤后基底静脉血流动力学与颅内压关系的研究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基底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相应时间窗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收集8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导管法测定患者伤后24 h、3 d、7 d、14 d的ICP值,并且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其相应时间窗的基底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basal vein rate,VBVR)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经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显示,VBVR与相应时间窗ICP呈强负相关,即在同一时间窗ICP越高,VBVR越慢.结论 应用TCD对患者VBVR进行监测,可以即时反映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治疗颅内高压提供指导.

    作者:吴健;赵庆林;步玮;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病毒性肝炎发病和气象因素关系的研究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迄今公认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及TTV筹八种型别,其中主要为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

    作者:果丽平;邓健;郭瑞玲;马艳霞;张永伟;黄春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APL患者亚砷酸治疗后骨髓中巨噬细胞增多及细胞化学染色1例

    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用亚砷酸治疗32 d后,骨髓中出现多数巨噬细胞.我们对骨髓涂片中巨噬细胞进行了10种细胞化学染色,探讨吞噬物的成分,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北陆;闫静霞;郝冀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小儿川崎病65例临床分析

    川崎病(kawasgki diseast,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小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小儿急性发热性疾病[J],其发病率国内外近年来均有增多趋势,其严重并发症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作者:孟淑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右侧输卵管切除术后足月妊娠宫角部自发破裂1例

    患者,32岁,孕3产1,因孕40周下腹部不规律疼痛伴阴道流水1 h于2006年10月14日入院.末次月经2006年1月7日,停经40 d查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阳性,提示早孕,早孕反应不明显.无不规律腹痛及阴道流血史.停经10周B超检查示宫内单活胎.

    作者:禹爱彬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及肠源性感染的认识,肠内营养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术后12 h~3 d)得到重视[1].常说肠内营养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符合生理,其实开始使用并不简便,护理工作非常繁琐,术后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李彦平;吴爱须;张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胰腺损伤8例诊治体会

    2001年12月~2007年4月,我院收治外伤性胰腺炎8例.根据对胰腺损伤的部位、程度、是否有明显腹膜炎等不同情况,分别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法.本文对这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评价.

    作者:刘锋;吴昊;叶再生;郑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微波消毒对口腔石膏模型精度影响的研究

    口腔是人体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寄居数量多的部位,在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如果口腔石膏模型不经消毒则易造成交叉感染.口腔石膏模型消毒的方法很多,不同消毒方法对其精确性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口腔修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波消毒对口腔石膏模型精确度的影响.

    作者:何颖曦;李会英;刘学聪;庞雅湘;左雅蓓;薛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46例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析2006年1月~2007年6月应用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肠内营养治疗胰头癌致胃十二指肠梗阻患者共46例.结果 46例均成功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术后并发症轻微,8例局部有少量活动性出血,14例局部有分泌物及红肿,7例发生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管阻塞.46例中31例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术后各相关性指标明显改善,术后3周各指标已基本正常,15例术前无营养不良患者术后各相关性指标维持术前水平.结论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瘘术技术创伤小、安全、经济,肠内营养方便,疗效确切.

    作者:何津;韩益平;马龙滨;李宾;王新元;张景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服用氯吡格雷前D-二聚体(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糖蛋白Ⅱ 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 d再次抽血测定CD62P和GPⅡb/Ⅲa.根据服药前后GPⅡ b/Ⅲa值的变化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结果 110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者25例(22.73%),非氯吡格雷抵抗者85例(77.27%).氯吡格雷抵抗组服药前基础的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明显高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均P<0.05),而CD62P的表达及其他药物应用方面(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在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之间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采用多重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对前述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服药前基础的血小板GPⅡ b/Ⅲ 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指标(均P<0.05).结论 服药前基础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复合物的水平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使用情况对氯吡格雷抵抗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基础血小板活化程度高的患者及服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较差,受到的抗血栓的保护小.

    作者:郭丽敏;崔炜;杨晓红;鲁静朝;刘凡;谢瑞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乳管镜在无肿块乳头溢液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乳头溢液是乳腺疾病的三大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生率约为3%~8%[1].除全身性疾病、垂体肿瘤和药物等原因外,多数由乳腺本身病变所致.其中无肿块乳头溢液的导管内病变包括乳腺增生引起的乳管扩张、乳腺导管炎、乳腺导管扩张症、乳管内乳头状瘤(病)、导管内癌等[2].

    作者:田延锋;赵增仁;李芳;刘擘;张峰;孟丽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单手五指离断再植成活1例

    患者,女性,41岁,2007年2月13日工作中不慎被切纸机切伤左手,致1~5指完全离断.伤口简单包扎后急诊来我院.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五指离断平面拇指为近节指骨中段,示、中、环指为近节指骨远端,小指为中节指骨基底.

    作者:田德虎;于昆仑;韩久卉;韩金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切口感染的防治(附52例报告)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大宗病例总结显示术后切口感染原因[1],认为切口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患者内在因素有高龄、体质肥胖、患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瘤等疾病;医浇疗侵入性因素有消毒不严导致皮肤上的细菌侵入切口,内在感染源污染切口如胃溃疡穿孔腹膜炎,手术时间长增加污染机会.

    作者:贾永;脱红芳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并发症的防治与护理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rcutaneous enaloscopic gastrostomy,PEG)、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rcutaneous endoseopic jejunostomy,PEJ)是一项微创胃肠造瘘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每年约有20万例临床操作,主要适应证是建立长期肠内营养途径、胃肠减压、胆汁回输和治疗胃扭转等[1,2].

    作者:韩益平;马龙滨;张孟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 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病伴阵发性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对窦性心律的维持作用.方法 将100例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贝那普利+胺碘酮组,共50例)和对照组(非洛地平+胺碘酮组,共50例),治疗1年后,计算两组治疗后第4、8、12个月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和治疗前、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结果 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完成研究.治疗后第4、8个月,治疗组窦性心律的维持率分别为87%、80%,高于对照组的81%、72%,但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的窦性心律维持率为73%,对照组为5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第6、12个月的左心房内径分别为(37.1±1.9)mm、(37.21.9)mm、(37.3±2.0)mm,对照组为(36.9±2.1)mm、(37.5±2.1)mm、(38.2±2.2)mm,两组治疗12个月后左心房内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压下降方面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胺碘酮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房颤,可抑制左房扩大,预防房颤复发的疗效优于非洛地平联合胺碘酮.

    作者:刘积伦;王玉君;高爱红;田燕妮;李军朋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