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戌;李春雷;张兰;王彩霞;张莉;崔京霞
压疮是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失,致使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引起的组织破溃和坏死.是长期卧床,特别是截瘫、癌症晚期全身衰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作者:于美仙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方法.方法 对1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分析,选择恰当的处理方法.12例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灌洗引流,其中9例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术后应用抗生素2~3周.结果 经10~48个月,平均23.5个月随访.骨折完全愈合10例,部分愈合1例, 不愈合1例.1例出现窦道,2例感染复发.结论 殷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常存在骨缺损,骨折不愈合或愈合不良,需要手术治疗.感染轻者病灶清除后可保留内固定物.感染重或内固定物松动者行病灶清除同时取出内固定物改外固定架固定.X线表现是诊断股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隐性感染的重要依据.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对了解感染范围,确定治疗方法有一定价值.
作者:孔志刚;于海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测定服用氯吡格雷前D-二聚体(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血小板p-选择素(CD62P)和糖蛋白Ⅱ 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并于服药后第4 d再次抽血测定CD62P和GPⅡb/Ⅲa.根据服药前后GPⅡ b/Ⅲa值的变化分为氯吡格雷抵抗组和非氯吡格雷抵抗组.结果 110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者25例(22.73%),非氯吡格雷抵抗者85例(77.27%).氯吡格雷抵抗组服药前基础的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使用率明显高于非氯吡格雷抵抗组(均P<0.05),而CD62P的表达及其他药物应用方面(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在两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别(P>0.05).两组之间D-dimer、高敏C反应蛋白和基本临床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采用多重变量逐步Logistic回归对前述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服药前基础的血小板GPⅡ b/Ⅲ a受体复合物的阳性表达率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是氯吡格雷抵抗的独立预测指标(均P<0.05).结论 服药前基础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复合物的水平及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使用情况对氯吡格雷抵抗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基础血小板活化程度高的患者及服用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的患者对氯吡格雷的反应较差,受到的抗血栓的保护小.
作者:郭丽敏;崔炜;杨晓红;鲁静朝;刘凡;谢瑞芹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口腔是人体细菌、病毒等多种病原微生物寄居数量多的部位,在口腔修复治疗过程中,如果口腔石膏模型不经消毒则易造成交叉感染.口腔石膏模型消毒的方法很多,不同消毒方法对其精确性的影响不同,进而影响口腔修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波消毒对口腔石膏模型精确度的影响.
作者:何颖曦;李会英;刘学聪;庞雅湘;左雅蓓;薛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胶原酶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获得了较好疗效.但胶原酶溶盘术后,部分患者近期内出现症状反复,有的患者1个月甚至半年才稳定疗效.我们联合应用盘内注射臭氧与胶原酶盘外溶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霍丙伏;王满良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包皮环切术是门诊普通小手术.以往麻醉方法除儿童外均采用阴茎根部阻滞麻醉,操作较复杂,患者较痛苦,效果不理想,且易致包皮水肿;愈合后拆线也不令人满意.我们对36例患者采用阴茎背静脉内麻醉和马尾缝合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武玉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病毒性肝炎(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迄今公认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庚及TTV筹八种型别,其中主要为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其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较大.
作者:果丽平;邓健;郭瑞玲;马艳霞;张永伟;黄春广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基底静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与相应时间窗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变化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临床收集80例颅脑损伤患者,应用导管法测定患者伤后24 h、3 d、7 d、14 d的ICP值,并且应用经颅多普勒技术(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其相应时间窗的基底静脉血流速度(velocity of basal vein rate,VBVR)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学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经SPSS 15.0统计软件分析结果显示,VBVR与相应时间窗ICP呈强负相关,即在同一时间窗ICP越高,VBVR越慢.结论 应用TCD对患者VBVR进行监测,可以即时反映患者颅内压的变化,为临床工作中治疗颅内高压提供指导.
作者:吴健;赵庆林;步玮;王峰 刊期: 2008年第04期
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患者,用亚砷酸治疗32 d后,骨髓中出现多数巨噬细胞.我们对骨髓涂片中巨噬细胞进行了10种细胞化学染色,探讨吞噬物的成分,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北陆;闫静霞;郝冀洪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去势雄兔泪液分泌、泪膜稳定性改变和结膜、泪腺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及局部应用环孢霉素A的治疗效果.方法 健康成年雄兔1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干眼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后两组行双侧睾丸及附睾切除制作干眼模型.治疗组去势后4周给予1%环孢霉素A点双眼,分别于去势前和去势后1、2、3、4、6、8、12周检测各组Shirmer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虎红染色;同时应用光镜进行结膜、泪腺的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 实验6周后治疗组泪液分泌增加,泪膜破裂时间延长,与干眼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9.08,P<0.01;t=6.93,P<0.01).治疗组泪腺及结膜组织中淋巴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 去势后雄兔睾酮水平明显低下是造成千眼的原因之一,局部环孢霉素A治疗对该型干眼有效.
作者:王建仓;李丽;周亚莉;孙朝晖;师翠玲 刊期: 2008年第04期
患者,女性,43岁.主因头痛伴视物模糊,闭经、泌乳1年加重4 d入院.无多饮多尿、发热、盗汗及体质量变化,亦无结核感染史.双眼视力0.8,视野无缺损,眼底检查正常,内分泌检查T3、T4、生长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促卵泡激素正常,垂体泌乳素61.93 μg/L(女性正常值1.39~24.20μg/L),胸片示双肺正常,头MRI示鞍区占位病变,T1WI等信号,T2WI略低信号,强化不明显,约1.0 cm×1.0 cm.
作者:郝亮;王海燕;郭二坤;张晓炜;焦保华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川崎病(Kawasaki diease,KD)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近年来国内外报告的病例有逐年增加趋势,同时也发现部分病例不完全符合KD的诊断标准,而只有其中的几项,故提出了不完全或不典型KD(atypical or incomplete KD)的概念.在国外,不典型或不完全KD基本通用[1~3].
作者:段国威;李芳;王炜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纺织染料可染血细胞和骨髓中血细胞,有的可替代细胞化学染色,也有的可区分TH(CD4)细胞和TC/TS细胞(CD)细胞.近年Kass[1]又进行了禽类血细胞染色,并取得了满意结果,已引起国内检验界的高度重视.
作者:郝冀洪;任贵云;李顺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是由于心脏主动松弛受损、被动充盈或扩张能力下降而导致循环瘀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DHF发病率占全部心力衰竭的20%~50%.其病死率较低,预后较好,但反复住院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吴晓秋;陶新智 刊期: 2008年第04期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肠道是外科应激中心器官及肠源性感染的认识,肠内营养尤其是早期肠内营养(术后12 h~3 d)得到重视[1].常说肠内营养简便、易行、安全、经济、符合生理,其实开始使用并不简便,护理工作非常繁琐,术后肠内营养能够顺利进行,护理工作起着关键性作用.
作者:李彦平;吴爱须;张玉荣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周围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静脉输液装置.具有保护血管、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等优点.在医院住院患者中已广泛应用,不少护理同行对其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及探讨.
作者:刘桂珍;吕伟;杨帆;高荣花 刊期: 2008年第04期
偶发分枝杆菌(mycolbacter foruitum)属分枝杆菌属第Ⅳ群,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属于条件致病菌.
作者:付素兰;任天红;刘景武;王鑫;赵建宏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h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I)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大肠癌患者的原发灶癌组织、距原发灶10cm经病理证实的正常组织进行MRP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生长部位、Dukes分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RP1蛋白主要是在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内表达,MRP1蛋白在大肠癌原发灶组、正常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6/53)和15.1%(8/5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MRP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MRP1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并与原发性多药耐药性有关,MRP1可能是独立于病理学特征之外的分子参数.
作者:赵文增;刘荣红;谢荣辉;孟繁杰;曹斌;王凤安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观察穿刺置疣术治疗扁平疣过程中置入新发疣体和置入先发疣体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治疗A组32例选择新发疣体置入,治疗B组31例选择先发疣体置入.结果 治疗A组治愈率93.8%,治疗B组治愈率74.2%.结论 穿刺置疣术中自体疣的选择对疗效有显著性差异,选择新发疣体置入能明显提高治愈率.
作者:宁学军 刊期: 200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剂-2(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2,TIMP-2)在直肠癌活检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0例正常直肠组织及102例直肠癌术前活检组织和切除标本进行MMP-2、TIMP-2测定.结果 30例正常直肠组织中MMP-2、TIMP-2的表达率分别是10.0 %(3/30)、6.7%(2/30),102例直肠癌术前活检标本组织中的MMP-2、TIMP-2的表达率分别是70.6%(72/102)、53.9%(55/102),102例直肠癌切除标本中MMP-2、TIMP-2的表达率分别是72.5%(74/102)、52.0%(53/102).MMP-2的高表达同直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TIMP-2高表达同直肠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 直肠癌术前活检组织中MMP-2和TIMP-2的表达可作为术前判断直肠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参考指标,能为尽早地制定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周保军;张占学;宋伟庆;闫庆辉;蔡建辉 刊期: 200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