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坤;张魏丽;刘殿武
新生儿重度窒息可引起心、脑、肾的缺氧损伤,并导致多种并发症,是造成新生儿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我科2002~2005年共救治23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丽华;陈晓青;胡秀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为进一步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异常与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感染的关系,为今后在临床治疗中能取得更好的疗效,对我院171例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进行常规检测和UU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并同时进行了UU培养与药敏试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征;孙静娜;赵小洁;李亚威;李宝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早在20世纪60年代,Tenhunen等就发现人类和哺乳动物能够合成和释放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并证明存在于微粒体中的血红素氧合酶(heme oxygenase,HO)在CO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HO催化血红素生成 CO、胆绿素和铁,但是CO的生物学作用和地位长期未受到重视.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发现CO是一种重要的细胞间信使,参与调节体内许多生理和病理生理过程,其中HO/CO系统在肾脏疾病,尤其是在内毒素致肾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者:谭家庆;丁春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病因复杂、病情危重的急性临床病症,临床治疗包括内科保守治疗、内窥镜治疗、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其中介入治疗对经内科治疗无效、不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小肠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1~3]。同时由于消化道出血量大,又很难确定出血部位,在急性出血期选择手术的几率很低。而介入治疗因其适应证宽、低创伤、疗效良好逐渐成为急性消化道出血诊断和治疗的重要甚至是首选的手段。我科2002~2005年共收治13例,均行介入治疗,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帆;祁建军;孟存良;谷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患者,男性,65岁.主因排尿不畅3年,前列腺电切术后6个月入院.患者入院前3年出现尿频、尿急,症状进行性加重,后出现排尿困难.当地B超提示: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术后病理:考虑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低度恶性.应用AVC(阿霉素,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化疗方案6个疗程.我院会诊病理切片,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细胞低度恶性.遂在我院行前列腺根治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好,排尿畅.继续给予AVC化疗方案3个疗程.随访7年健在.
作者:卢东;田建华;李铭;张爱利;赵志红;倪晓辰;洪声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lung injury/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LI/ARDS)是指由心源性以外的肺内外各种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在临床上用于治疗ALI/ARDS已有多年的历史,但由于患者对糖皮质激素的敏感性不一致,疗效差异很大,其潜在机理尚未阐明.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的研究取得了进展,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ALI/ARDS的疗效与其受体表达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本文就二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探讨糖皮质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受体改变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上选择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刘丽娟;阎锡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窝沟封闭术作为预防龋齿的有效的方法之一在1967年被推荐使用[1],并于1971年由美国牙科联盟所确认,至今已大量用于临床实践并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虽然它的操作简单快捷,然而封闭术的成功与否仍然依赖于精细的操作,影响窝沟封闭保存率的2个主要因素是封闭材料的类型和牙面处理技术,窝沟封闭材料从19世纪70年代产生至今无太大变化,然而对牙面的处理技术却随着辅助学科的发展出现了巨变,牙面处理技术无疑是封闭剂是否可以保留长久的关键,而在临床工作中,合适的操作体系尚未建立.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曲卫国;刘冬梅;董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婴幼儿较大的室间隔缺损,因左向右分流量大,极易并发肺炎、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外科手术是挽救患儿生命的主要手段。我科自1999年1月~2003年12月手术治疗58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千里;唐闽;于丁;王宪德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骨肉瘤(osteosarcoma)是一种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以能够产生骨样组织的梭形基质细胞为特征,多见于青少年,好发于生长活跃的干骺端.1970年以前主要治疗方法是截肢和关节离断,从外科治疗到出现肺转移的平均时间为8个月,5年生存率 < 25 %[1].进入20世纪70年代,Rose和Jaffe的化疗为骨肉瘤的治疗翻开了新的一页[2,3]
作者:刘思源;杨劲松;韩永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以氯丙嗪(chlorpromazine)和氟哌啶醇(haloperidol)为代表的传统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其他重症精神病,称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80年代初出现了氯氮平(clozapine)、奥氮平(olanzapine)、利醅酮(risperidone)等;90年代又出现了齐拉西酮(ziprasidone)与阿立哌唑(aripiprazole)等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不良反应较轻,治疗症状较广,称之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这些药物由于其突出的疗效和安全性,现已成为抗精神病的一线治疗药物,现将该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王海;杜玉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注射用苦碟子[Ixeris Sonchifolia(Bge.)Hance]抗心肌缺血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连续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oterenol,Iso)法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通过进行心电图、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peroxidase,GSH-PX)活力和丙二醛(malondialdhyde,MDA)含量测定及心肌病理组织学检查,探讨苦碟子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及其机制.结果注射用苦碟子每天以 7.2、 3.6、 1.8 mg/kg 静脉注射,可明显降低缺血性心电图中ST段异常偏移,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苦碟子预先用药可使大鼠心肌缺血程度减轻,降低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清中CK、GOT、LDH及心肌匀浆中MDA水平,升高GSH-PX、SOD活力,与模型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注射用苦碟子对Iso引起的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稳定细胞膜、抑制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作用有关.
作者:王彩霞;李彦辉;刘玉兰;高玉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RP-HPLC)测定朱砂莲块根中马兜铃酸A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冰醋酸(59∶4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马兜铃酸A与共存的成分能很好分离,在 1.33~26.6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8.60 %,RSD为 0.81 %(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作者:崔晓红;袁志芳;杨秀岭;张兰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高血压及其靶器官损害患者中,由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内皮素(endothelin,ET)等胶原生成的刺激因素增强,胶原合成增多;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活性减弱,胶原降解减少,MMP抑制因子作用增加,导致胶原降解抑制增强,致使胶原在体内积聚,引起病理性纤维化.本文就高血压胶原代谢异常综述如下.
作者:边树怀;高晶;黄希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乳牙患龋率在我国居高不下,1998年全国第二次口腔健康调查资料表明全国11省市城乡5岁年龄组乳牙龋均 4.48,患龋率为 76.55 %[1].乳牙患龋病损发展速度快,自觉症状不明显,慢性有瘘型乳牙尖周炎较为多见,常规治疗通过清理消毒根管、充填根管和充填窝洞需复诊2~3次.Vitapex 是一种可加压注射式根管充填糊剂,自2000年9月应用其作根管充填一次法治疗慢性有瘘型乳牙尖周炎38例42颗牙,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建国;胥爱文;曲卫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以甲胎蛋白转录调控序列(transcription regulatory element of α-fetoprotein, rAFP)驱动蜂毒素基因转录的重组腺病毒对肝癌细胞生物学性状的影响.方法将蜂毒素基因置于rAFP之后,用细菌内高效同源重组法将目的基因重组入腺病毒质粒中,重组质粒在293细胞中进行腺病毒的包装.携有蜂毒素基因的腺病毒感染肝癌细胞后,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观察蜂毒素基因的转录;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l tetrazolium,MTT)法测定蜂毒素基因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流式细胞术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 ase-2,MMP-2)分子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腺病毒载体构建成功,体外转染HepG2肝癌细胞后,蜂毒素基因在rAFP的控制下,可以抑制AFP阳性肝癌细胞的增殖,明显降低其AFP的生成量,但MMP-2分子的表达却是升高的.结论蜂毒素基因转染肝癌细胞后,可改变肿瘤细胞的部分生物学行为,使其表达谱发生改变.
作者:李绍祥;李瑞利;凌昌全;张晨;李柏;张亚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所致的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其发病机制过去主要存在脂质浸润、血栓形成和损伤反应 3种学说,1999年Ross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的理论正逐渐取得人们的认同[1].
作者:刘志;徐跃峤;华琦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在不同生物种之间,个体的寿命有很大差异,在同一个生物种内,各个体的寿命也有很大差异,这些差异都与哪些因素有关,是人们长期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人类自身的寿命,更是如此.作者综合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总结,认为决定或影响人类寿命的因素尽管很多,但归纳起来只有两大类:第一性因素,即先天因素;第二性因素,即后天因素,如饮食营养,卫生、生活习惯与运动(含劳动)等,现综述如下.
作者:刘志坤;张魏丽;刘殿武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