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结合已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中医学作为世界范围内完善、系统、具影响力的传统医学之一,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中西医结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2004年初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定并在全国部分高校开始试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课程要求>规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为此,作为英语教师必须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迅速转变单纯为应试教育服务的教学观念,要把英语教学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上来,不断加强学生听与说的英语交际应用能力.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在这三项职能中,培养人才是根本任务.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根本.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过去几年中,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新的历史阶段,能否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高校能否培养出既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又适应市场竞争,掌握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具有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只有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校才有立足生存之地,才有继续发展的基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教学基地是医学院校实施医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加强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对满足临床教学需要,稳定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以来,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培养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校原有的附属医院已不能满足临床教学的要求.在此形势下,我们积极利用社会卫生资源,探索临床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新模式,保证了临床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高等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学完医学基础课程后,进入临床课的见习期,后完全进入临床生产实习阶段,直到毕业.生产实习对于医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以及进一步深造是不可缺少的极其重要环节.如何科学合理地安排并指导、督促学生顺利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生产实习任务,消除这个环节的误区和盲点,是医学院校各级领导和各教学医院需要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1德育接受认知机制研究的意义德育接受的认知机制是指在德育过程中,如何使教育内容被受教育者理解和接受,成为其自身认知系统的有效组成部分的作用机理,它是相对于情感机制和意志机制而言的.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法制观、创造观和健康心理教育等7个方面.作者利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的优势,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努力使其成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所.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中,从大学生思想现状出发,尝试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教学和科研都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医学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将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成为了医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医学院校科研成果应用于教学的迫切性,并结合作者的实践体会,以<病理生理学>课程为例谈些看法.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随着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由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并占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首位[1].多数学者认为激素所致的股骨头坏死修复比较困难,预后较差[2].且随着病程的发展往往使本病成为不可逆的损害,致患者终身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劳动能力.本实验采用具有补肾健骨、活血化瘀作用的骨复活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兔的血液流变学、血液黏稠度、血脂和内皮素功能进行观察,探讨骨复活汤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干预作用,为该汤剂在临床防治本病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患者,女性,54岁.主因8 h前从椅子上站起步行数步突然跪倒而继之后仰,即感腰部疼痛,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而入院.既往于4年前行腰椎间盘手术.查体:体温、呼吸正常,脉搏88次/min,血压200/100 mmHg.专科情况:颈部疼痛,椎体叩压痛,双侧肘关节下约3 cm以下肢体麻木.双侧手指活动、血运可.腰部疼痛,椎体叩压痛,脐下5 cm以下感觉运动丧失,大小便失禁.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际、完成相应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重要步骤.但在我国目前的医学专科教育中,由于学制短、教学任务重,临床见习往往被取消,不利于对医学生的培养.为弥补这一不足,我院自1998年以来,对专科生在第2学年的第2学期开设<护理学基础>和临床技能培训课程.提高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神经外科疾病病种多,护理学实习生实践时间短,护理服务对象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严格,因此,完成临床带教任务就显得很重要.在突出神经外科疾病护理特点的临床带教工作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EC)在维护血管张力和结构方面起重要作用.内皮功能障碍是高血压及其它大多数心血管危险因子的重要特征,是动脉血栓形成及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始动及促发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与内皮功能密切相关,某些降压药可改善或恢复EC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文主要评价不同种类降压药对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大约占育龄妇女的20%~25%[1].治疗方法分为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停药后肌瘤继续生长,介入治疗效果不确切,可出现消瘤不全致复发,故目前仍以手术为主要措施.现就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及对机体的影响进行综述.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21世纪是日益趋向交流与合作的时代,英语在国际间的作用日显突出.高等教育要培养能满足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需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质量人才,必须加强和改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建立了系统的教学体系和测试体系,衡量高校英语教学水准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已成为我国的品牌考试.但是,经过多年的验证,四、六级考试的确存在一些弊端,需要做出相应的改革.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卵巢肿瘤是妇科常见的肿瘤,种类繁多,发生率居全身器官首位.妇科疾病中卵巢肿瘤患病率4.3%~23.9%,其中卵巢恶性肿瘤占10%左右.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卵巢恶性肿瘤患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在国外仅次于子宫颈癌与子宫内膜癌)居第三位.由于卵巢肿瘤深藏于盆腔,无法直接窥视,患病初期很少有症状,恶性者易扩散,目前尚缺乏实用的早期诊断方法,以致确诊时约60%~70%已届晚期.故近20年来卵巢癌的5年存活率无明显改善(仍20%~30%),死亡率超过宫颈癌与宫体癌之和,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若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望改善预后.因此卵巢癌的及早发现与诊断是目前急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用化学是高等医学院校的一门基础课.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对医学的研究和认识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医学研究与化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分子水平上阐述人体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体生理、心理、病理规律,寻求防病、治病的佳途径,是未来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方向.医学的发展对高等医学院校的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当前的教学模式,以适应现代医学的需要,培养高素质、跨时代的医学人才.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模式是一种医学教育观念、教学方法、管理方式和医学人才教育的基础.我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有了显著的发展.但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育思想模式仍然处于改革变型期,培养新型口腔医生是当今口腔教学所面临的重要使命.现代医学模式要求口腔医学教学必须面向21世纪,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口腔医学教育顺应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成为必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一般来说,案例是指对现实生活中某个事件的真实记录和客观的叙述.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发达国家在学校教育上,非常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各种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讨论.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医学心理学>课程在临床教学中是一门临床医学本科学生的必选课,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较强的课程.以往我们教研室教师都是用讲解式的方法给学生们授课,学生们对授课内容涉猎很少,听课时感觉枯燥乏味,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一般.对此,我们教研室教师2002~2004年,在对1999级、2000级、2001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课堂教学时,对课程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教改探索,引进互动整合教学新理念,充分利用本教研室和医院的微机、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发挥教师学生的教与学能力和作用,整合利用各方面的教学资源,采用互动式、情景式教学方法,在互动整合教学中实现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有益经验.本文总结如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