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天防暑更要防湿

张嘉文;林嬿钊

关键词:防暑, 致病因素, 消化功能, 夏季, 人体内, 内湿, 潮湿, 病理产物, 疾病时, 饮食, 暑湿, 入侵, 气候, 来水, 机体
摘要:夏季暑湿到底是什么暑为夏季主气,当暑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出现其气,致使机体不能适应而发生疾病时,就成为致病因素--暑淫;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常与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减弱有关。
家庭医学(下)杂志相关文献
  • 带瘤生存+居家宁养≠等死

    “带瘤生存”并非等死浑身无力,贫血,脱发……传统的肿瘤治疗思路是“宁可错杀一千,绝不能放过一个”,持续不规范的手术、放化疗治疗,可能出现临床上“过度治疗”。临床实践表明,肿瘤病灶的完全缓解有时并不等于患者有良好的结局,少数患者甚至因追求“无瘤生存”,导致“瘤去人亡”,“走”得更快。

    作者:欧阳学农;吴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花椒水治轻度肛裂

    云南读者张先生问院我患有轻度肛裂,时而有肛周不适和排便出血现象,吃药效果不佳,又不想手术治疗。我看到某报上介绍,用花椒煎水熏洗对肛裂有效。不知此法是否可信?请专家点评一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花茶喝太“花”美女白领胃病发

    不少喜欢喝茶的读者,都知道“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保健”。但是如果喝得太“花”,会对健康造成损害。专家提醒:花茶也属于中药对证饮用才健康在南京栖霞区工作的瞿女士近喜欢上了喝花茶。由于她自己是从事IT行业的,所以根据网上的提示选择了能够明目的菊花茶。但是近她的肠胃却出现了一些不适,本来胃不好的她近胃更不舒服,特别是吃凉食时症状更严重。后来到医院就诊时才明白,原来是喝菊花茶喝太多导致的。医生告诉她,菊花尤其是野菊花是偏凉性的,胃寒的患者不宜多喝。

    作者:杨璞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尝水果十注意

    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且果汁各具风味,还能帮助肠胃消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类上等食品。但水果种类繁多,所含物质各异,性质凉热不同,为了满足“口福”又获得大的收益,我们在品尝水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警惕腿脚无力肿痛等小症状

    有位77岁老大爷,趁着天气好外出郊游,谁知道刚走没多远就浑身无力,在路边休息后没能缓解。老大爷感到十分沮丧,才70多岁,就不能出门了?自己还有很多愿望要一一实现呢。于是,大爷决定到医院咨询医生。经过检查诊断,这位大爷患有糖尿病,是糖尿病引发下肢血管病变导致下肢血供不足,所以走几步就感觉很累。其实原先大爷出门就经常感到腿部力量不支,但坐下休息一段时间就能够得到恢复,所以对此不是特别在意。如今自己能够坚持走的距离越来越短,需要休息的时间越来越久,甚至休息也很难缓解腿脚乏力的症状。

    作者:冉颖卓;李珊;莫禹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从零说起--谈脉管炎的特点及预防

    什么是脉管炎脉管炎指发于四肢远端,严重时趾(指)节坏疽脱落的一种慢性周围血管疾病。在医学术语中,医生所说的脉管炎专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和溃疡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的脉管炎是泛指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出现疼痛、溃疡、坏疽等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糖尿病足以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本文讨论的脉管炎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但也涉及了动脉硬化闭塞症和糖尿病足的内容,因为这些疾病带来的都是下肢缺血造成的一系列痛苦和危险,只是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作者:林冬阳;秦建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她为何总忍不住偷看女儿日记

    王太太今年40岁,在医院做药剂师,老公是机关公务员,他们有个14岁的女儿,正在读初中。女儿成绩不错,个性虽有点内向,但也乖巧听话,很少让父母操心。这个小家庭应该说得上是幸福温馨的。

    作者:章剑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湿邪伤人不自知

    一般来说,“六淫”多具有一定时令性,比如春多风邪,夏多暑邪,秋多燥邪,冬多寒邪。但湿邪虽有时令性,却会随四时之气与其他病邪结合变易,故有风湿、寒湿、暑湿、燥湿之分。然而就其本质来讲,湿邪又有自己的特性。

    作者:张钟爱;李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炎夏慎防冠心病发作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循环发生功能的或器质性的改变,导致心肌缺血性损害的一种心脏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进入夏季,心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为敏感,气温的骤然升高或降低,都可能会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当气温超过33℃,特别是天气持续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冠心病就容易发作,出现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头晕、心动过缓或过速等,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甚至发生心跳停止而猝死。因此,冠心病患者及其家人夏季要谨慎预防病情发作,做好自我保健及家庭护理,防患于未然。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绿叶菜有助扩张血管:何必吃剩菜

    近,很多人的手机朋友圈都在疯转一个微信内容:吃剩菜居然能扩张血管,有益心脏?前几年,“绿叶菜剩菜后会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剩菜致癌”的消息被传得沸沸扬扬,弄得很多家庭矛盾迭起。年轻一代说剩菜一定要丢弃不食,老年人则舍不得扔掉。然而风水轮流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说是剩菜有益健康,而且对心血管有好处!

    作者:范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常用解热镇痛药的分类及科学合理应用

    在我国,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数量仅次于抗菌药物。据国家卫计委初略统计,全国每年销售解热镇痛类药物总数高达250多亿片,即13亿中国人每年人均20多片。这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从中不难看出解热镇痛药物的滥用现象很严重。下面,笔者就如何合理使用常见解热镇痛药做下阐述,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作者:陆基宗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养肺排痰”护理法人工清痰抗雾霾

    空气与人的生命关系密切,我们每分每秒都在呼吸。近年来全国各地区因为人口密度增加、城市高楼林立、交通拥堵、汽车尾气增加等,导致空气质量不断恶化,已经严重危害到居民的身体健康。有资料表明空气污染可引发多种慢性疾病,如慢性咽炎、慢性气管炎、长期咳嗽,甚至肺癌等;还能降低人体免疫功能,缩短人的寿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体肺脏被迫成了空气尘埃的过滤器,特别是空气中的PM2.5悬浮颗粒,具有超强侵入力,直接随着呼吸进入肺脏,不断在我们的末梢支气管中沉积;当沉积超过肺脏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引起各种肺部疾病。

    作者:李洪娟;刘长信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保健养生祛湿单验方

    小满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逐渐进入盛夏时节,气温高且湿度大,给人以闷热难受的感觉。湿为长夏之气,在我国南方出现“梅雨季节”,北方则多“桑拿天”,既炎热又多雨。由于空气中湿度大,地气蒸腾,加之夜间肢体外露,或因汗出湿衣,或因涉水淋雨,或因处潮湿之地,所以感受湿邪而发病者多。此外,因饮食不当而导致内湿者亦不鲜见。湿邪犯人,以夏季为甚,应当注意防治。

    作者:王民集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

    黄帝问:院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论言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余已知之矣。愿闻其与三阴三阳之候奈何合之?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别以为妇科病和青春期女孩无关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妇科疾病是已婚妇女或有性生活经历的女性的专利。许多少女患了妇科疾病,也会默默隐忍,羞于去医院治疗,结果导致病情延误。然而,并非所有的妇科疾病都跟性生活有关,即使是没有性生活史的青春期少女,也可能患上生殖系统疾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妇科病”。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如何防止氰化物中毒

    除了樱桃、杏仁,还有哪些食物含氰化物呢?常见含氰苷的食物还包括鲜竹笋、木薯、银杏果(白果)和一些豆类(比如利马豆)等。2008年,香港食品安全中心曾测定了香港常见食用植物中氰化物含量,检测结果发现,苦杏仁(北杏)、竹笋、木薯及亚麻籽样本的氰化物含量范围为9.3~330毫克/公斤,苦木薯的氰化物含量较甜木薯为高,氰化物含量在新鲜竹笋中分布不同,笋尖的氰化物含量高,竹笋和木薯制品中氰化物的含量较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夏天如何防风湿寒湿

    “蝼蝈鸣,邱螾出,阴气始,而二物应之”,《淮南子》里描述的立夏节气刚刚到来,我们就已经感受到了些许的潮湿闷热。小满过后,南方就进入梅雨季节,北方也将迎来闷热的“桑拿天”。一到夏天,很多朋友都感觉到自己的全身特别困重,有的人发现早上起不来,勉强起床后则感觉四肢沉重;有的人觉得伸懒腰都不利索;有的人感觉吃饭没食欲;工作时头重如裹、效率低下,有时候内心还会升起无名火,烦躁不已。这些症状的发生与夏季暑湿偏盛以及天气多雨有关,同时也跟人们在夏季穿衣贪凉、饮食生冷脱不了干系,风、寒、湿邪纷至沓来,杂糅而作。

    作者:阮志忠;许林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剖腹产新妈妈及乳婴分离者如何坚持母乳喂养

    全球许多国际权威机构,包括世界卫生组织、世界过敏组织等均建议,基于以下三方面原因,以纯母乳喂养4~6个月是预防宝宝过敏的好方法。1.母乳是低敏的。母乳中的蛋白质是同种蛋白质,不会被婴儿的免疫系统识别视为异种蛋白而产生抗体反应。

    作者:陈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肾病孩子的养护常识

    儿童肾病治疗时间长,病情易反复,并发症多,严重威胁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护理不当可导致病情频繁复发,延及成年,引起肾功能低下甚至衰竭,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合理治疗肾病,正确护理疾病期儿童,才能有效延缓肾病进展,促进康复。

    作者:舒芬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夏天防暑更要防湿

    夏季暑湿到底是什么暑为夏季主气,当暑气太过、不及或非其时出现其气,致使机体不能适应而发生疾病时,就成为致病因素--暑淫;湿,即通常所说的水湿,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外湿是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地,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内湿是人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常与饮食不当、消化功能减弱有关。

    作者:张嘉文;林嬿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家庭医学(下)杂志

家庭医学(下)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