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非注射制剂的研究进展

李攀;秦永文

关键词:肝素, 低分子, 给药, 口服, 非注射, 综述
摘要:低分子肝素(LMWH)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凝药物,常用的注射剂型存在的一些缺陷影响了临床治疗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疗效.为了克服这些不足,近年来很多学者开始研究LMWH的其他给药途径,包括口服制剂、舌下给药、直肠栓剂、鼻腔给药,以及经肺、经皮肤给药.LMWH非注射制剂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本文就LMWH非注射制剂的优缺点等方面作一综述,从而介绍更多LMWH给药途径,以供特定患者人群选择.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优选超临界CO_2萃取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化合物的佳工艺

    目的:建立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和纯化灵芝孢子粉中总三萜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以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压力、温度和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2 MPa,萃取温度50 ℃,萃取时间2 h.总三萜化合物的回收率为17.6%,在灵芝孢子粉中含量为160 mg/g.结论:优选出的工艺稳定可靠,简便易行.

    作者:陈燕;柳正良;陈志东;陆瑶华;郭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以药品盘点为抓手,培养和提高药师的职业素质

    近10年,随着医院的发展,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药学专业人员呈年轻化趋势.如何使这些年轻人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成为学科发展有用之材,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作者以药品盘点为抓手,着力于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以及工作团队的建设,在实践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并取得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爱琴;张梅玲;蔡溱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六应丸抗炎和镇痛活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六应丸的抗炎和镇痛作用,为其在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模型和热刺激致疼痛模型,考察其镇痛活性;采用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酵母所致大鼠足趾肿胀,考察其抗炎作用,并和六神丸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六应丸能有效抑制醋酸引起的小鼠扭体反应、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酵母所致大鼠足趾肿胀,其抗炎镇痛作用与六神丸无显著差异.结论:六应丸具有显著的抗炎镇痛作用.

    作者:孙婷;邹赢锌;金贻铎;黄矛;张晓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用RP-HPLC法同时测定川利明涂剂中3种成分的含量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川利明涂剂中盐酸川芎嗪、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苯海拉明含量的RP-HPLC法.方法:色谱柱为Kromasil-C_(18) 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磷酸二氢钠-三乙胺(37:63:0.15),用磷酸调节pH至3.15,内含0.015 mol/L十二烷基硫酸钠;检测波长2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盐酸川芎嗪、盐酸利多卡因和盐酸苯海拉明分别在5~80 μg/ml(r=0.999 8)、5.72~91.52 μg/ml(r=0.999 9)、5.26~84.16 μg/ml(r=0.999 6)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82±0.96)%、(103.21±0.91)%和(103.51±0.68)%(n=3),日内、日间精密度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川利明涂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陆松伟;朱全刚;高习清;陈方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肥胖知识问答(Ⅳ)

    20 肥胖病与血脂异常有什么关系?采用体重指数(BMI)评价肥胖有其局限性,就肥胖与血脂异常的关系而言,身体脂肪的分布对于肥胖危险性的评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腰围和腰臀比是评价与肥胖相关的血脂异常的常用的指标.

    作者:郑骄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上海市第二人民医院2004-2007年抗糖尿病药物应用分析

    糖尿病是一组糖类代谢障碍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和膳食结构的改变,全球糖尿病的患病率急剧上升,糖尿病已经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卫生问题.

    作者:徐小芳;景黎雯;宋德芳;陈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用光纤过程监测不同厂家螺内酯片的溶出度

    目的:对6个厂家生产的螺内酯片进行溶出度的实时监测,考察并评价其工艺质量.方法:采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进行溶出度测定.采用桨法,以含0.1%十二烷基硫酸钠的0.1 mol/L盐酸溶液1 000 ml为溶出介质,设定水浴温度37 ℃,转速75 r/min,检测波长242 nm,参比波长550 nm,用3 mm探头监测螺内酯片的溶出曲线,对实时相对溶出百分率与溶出时间进行作图分析.结果:各厂家螺内酯片的溶出度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但溶出曲线和溶出速率存在差异.结论:利用光纤药物溶出度实时测定仪监测螺内酯片的溶出度,可以实时、连续、动态、定量地监测药物的溶出过程,直观地反映各厂家同种药品溶出过程的差异,为全面评价药品的内在质量提供参考.

    作者:徐术;刘忠良;宋茹;赵庆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神经性疼痛和癫阐治疗新药普瑞巴林

    美国FDA于2004年批准普瑞巴林作为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性疼痛和带状疱疹神经痛的药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的相关临床研究情况,并总结了普瑞巴林的药理学、药动学、疗效及耐受性.

    作者:刘玮晔;董国强;孙滢;张万年;盛春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大鼠直接处死;假手术组开腹后60 min关闭腹腔;缺血再灌注组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生理盐水组予腹腔内注射生理盐水8 ml/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川芎嗪组予腹腔内注射川芎嗪80 mg/kg,30 min后阻断70%肝血流60 min,再灌注4 h.速率法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血白介素-1(IL-1)、白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改变.结果:川芎嗪组血清ALT、AST、IL-1和TNF-α水平均比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P<0.05),而IL-10则明显高于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川芎嗪组大鼠肝细胞损伤较缺血再灌注组和生理盐水组为轻.结论:川芎嗪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生成及促进抗炎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王振猛;张鹏;唐乙;宋少华;刘芳;俞卫锋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进行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PIVAS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重要内容~[1].

    作者:张莉;梁玲;刘冬;王云川;游庆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仪器分析》理论课教学心得

    仪器分析是一门具有多学科交叉性、发展性和前沿性的学科~([1]),近年来在药学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仪器分析>课程已成为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之一.

    作者:亓云鹏;范国荣;柴逸峰;陆峰;宋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医院以及医院药学的定位和服务方式转变

    本文以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内容为切入点,分析我国现有医院与医院药学的现状,并与国外医疗体系做对比;提出了公立医院的定位问题及如何发挥医院药学在医院中的作用,转变服务方式,加强药师队伍建设等问题.

    作者:陈建海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参与人参果中的无机元素

    目的:测定人参和人参果中9种无机元素的含量.方法:将人参和人参果粉碎后置于锥形瓶中,分别在电热板上经硝酸-高氯酸(4:1)消解体系小火加热消解后,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结果:人参和人参果样品中Zn、Cu、Mn、Fe、Ca、Mg、Cd、K、Na 9种无机元素含量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53%~3.4%,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0.59%~110.00%和90.00%~114.29%.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人参和人参果中9种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为其临床疗效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梁晨;赵春杰;刘雅茹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抗抑郁症新药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

    琥珀酸去甲文拉法辛(DVS)是一种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是文拉法辛的主要活性代谢物.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每日1次口服50~400 mg DVS治疗严重抑郁症取得较好疗效,且耐受性较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短暂的轻到中度恶心.本文对DVS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特性、临床疗效和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耐受性等作一综述.

    作者:安富荣;崔岚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物治疗瘢痕疙瘩的应用研究

    瘢痕疙瘩是一种难治性的异常瘢痕,目前药物治疗是一种比较常规的方法.作者查阅了国内外近年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综述,阐述各类药物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和临床应用情况.临床使用广泛的药物包括皮质类固醇激素、抗代谢药、免疫调节剂、类维生素A.另外钙通道阻滞剂、抗组胺药等对治疗瘢痕疙瘩也有一定的疗效.药物在治疗和预防瘢痕疙瘩复发方面有重要的用途和意义.

    作者:陈敏燕;潘九英;金芝贵;吴飞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门急诊静脉输液不合理应用案例分析及对策

    静脉输液是经静脉方式输入无菌溶液和药物的治疗方法,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但静脉输液毕竟是创伤开放性的治疗方法,是把药物直接输入血液循环而达到治疗目的,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

    作者:方维军;陈坚;吴婷婷;黄永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在黎巴嫩中国维和二级医院的药品管理现状及对策

    药品供应和管理是医院的重点工作之一,不仅受到重视,而且逐步进入系统化和规范化管理的轨道,但是如何做好涉外医疗,特别是维和医疗工作的医院药品管理仍然是一个空白和难点.

    作者:曾剑强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对上海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鉴定处理的42例药事纠纷的分析

    目的:分析药事纠纷的一般规律与特点.方法:收集和整理上海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中心受理的药事纠纷42例,并对纠纷案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2例纠纷中,21例属于医疗事故,其中一级事故13例,均导致死亡;95.2%的纠纷发生在医院,内科纠纷例数占总纠纷数的73.8%.静脉给药引起的纠纷24例,占总纠纷数的57.1%,有16例因抗生素的使用问题引起纠纷,占总纠纷数的38.1%,仍是产生药事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避免药事纠纷的发生.

    作者:高翔;谭鸣;薛晓芳;胡晋红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帕洛诺司琼治疗化疗呕吐的临床研究进展

    帕洛诺司琼是第一个获准用于预防迟发性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CINV)的5-羟色胺3(5-HT_3)受体拮抗剂.通过比较,发现帕洛诺司琼治疗急性期CINV至少同第一代5-HT_3受体拮抗剂同样有效,对延迟性CINV的疗效优于第一代5-HT_3受体拮抗剂.本文综述了帕洛诺司琼的临床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多剂量给予帕洛诺司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解李丽;徐先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二届八次编委扩大会议暨编委换届会议纪要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药学服务与研究杂志

主管:第二军医大学

主办:第二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