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英;何文伍;米清华
罗哌卡因是一种酰胺类新型长效局部麻醉药,因其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长、麻醉效果确切等特点逐步应用于临床.我们将0.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手术,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蔡丽燕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笔者对山西省忻州市1997.9~10月间爆发的一起甲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发病总数为118例,罹患率为189.72/10万.主要分布在5~34岁年龄组,以10~20岁年龄组为发病高峰,以学生发病为主,占47.45%,男女性别间发病差异无显著性,本次发病呈高度散发,9月下旬达发病高峰.
作者:赵旭中;狄妙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SAS),表现为在睡眠中反复出现暂时性呼吸停止,每晚7h左右睡眠中,呼吸暂停可达30次以上且每次在10s以上.目前常用多导睡眠仪或呼吸诊断仪通过临床监护进行诊断,但是价格昂贵复杂,不便推广.本文在详述该征及诊断同时还介绍了一种简便易行的检测SAS的有效方法,即利用人在呼吸时鼻腔周围的温度和压力变化,通过换能器来获得睡眠中的呼吸信息,利用运放构成简单电路,用计算器作计数器组成简易呼吸暂停检测装置.
作者:杨跃平;高建武;邵雪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估计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病,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
作者:郭秋君;赵彩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奥美拉唑、西米替丁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4例,给奥美拉唑针80mg缓慢稀释静点5d后改为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晨服,治疗三周.对照组44例,给西米替丁针0.4每日一次稀释静点5d后改为西米替丁0.2每日三次口服,治疗三周.分别观察疗效.结果:奥美拉唑组有效率100%,西米替丁组96%,经秩和检验P>0.05无明显差异.平均止血时间奥美拉唑组为3.31d,西米替丁组为5.86d,经t检验t=2.88,P<0.01有显著差异.结论:奥美拉唑用于治疗非大出血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优于西米替丁.
作者:贾玉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临床用于炎症、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不良反应是中断治疗的主要原因[1].
作者:周兆宾;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文章阐述了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应怎样加强部主任队伍建设,对部主任应有的政治修养和工作作风,高效的行政管理能力,广博的学识及过硬的业务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认为高等医学院校图书馆部主任队伍亟待加强.
作者:牛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其与左心房内径的关系.方法:应用同步12导联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分析了90例心血管病患者的P波离散度及左心房内径的变化.结果:3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较窦性心率者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明显延长(P<0.01),左房内径明显增大(P<0.01),大P波间期及P波离散度与左房内径显著相关(r=0.76、r=0.81、P<0.01).结论:P波离散度可预测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心房结构及功能的改变进而引起心脏电生理改变有关.
作者:韩树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出血病人的临床征象和理化特点.方法:对本院内科近几年收治的22例基底节区出血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基底节区出血存在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应激性损害、并发症和心电学异常.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病人在积极减轻脑水肿防治再出血同时,力争控制高危因素,减少应激性损害,适时进行理化检查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措施.
作者:李德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扩展,结核菌与HIV双重感染以及许多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则不完善,使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1],老年人肺结核临床表现复杂多样[2],缺乏典型肺结核特征,易漏诊、误诊,现将收入我科病房老年肺结核39例进行分析.
作者:张秀珑;张志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人类基因组用卫星法对DNA长度多态性进行分类,其中平均每15Kb就有一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 STR) .
作者:赵铁军;罗强;贾天军;王德宝;董明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为探讨睾丸扭转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防治,现将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收治的几例睾丸扭转患者的发病情况及治疗经过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东;凌海滨;李凤歧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抗感染药使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2.2、6、11月住院患者处方2291份,对抗感染药的使用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使用抗感染药的患者占43.43%,有些科室使用抗感染药的比例达50%以上,联合用药频率减少.结论:抗感染药的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不合理现象,有必要制定合理用药原则.
作者:王丽英;何文伍;米清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硬脑膜下血肿指于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血肿,多见于额颞部,占颅内血肿的50~60%,此类病的时间短者3d内,长者3周以上,多数病人有轻微的头部外伤史,症状不典型,往往引起受力部位内出血,因此,对此类病人的观察,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愈后非常重要,现将一例双侧硬脑膜下血肿穿刺后再出血的观察介绍如下.
作者:郭引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手术在目前仍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手术本身对机体存在一定的创伤性与危险性,加上病人对疾病与手术认识的深浅不一,在手术前这一短暂而特定的时期,难免会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行为变化.
作者:程玉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纳洛酮(naloxone,NX)为羟二氢吗啡酮的衍生物,是特异性阿片受体拮抗剂,同时有拮抗体内β-内啡肽(β-EP)等内源性阿片样物质的作用.
作者:王瑞芬;王树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鼠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损害.方法:本实验利用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组12只大鼠.模型组用动脉栓线法自右侧颈总动脉插入阻塞栓线,伸入大脑前动脉起始部制成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梗塞1.5h后拔线再灌注,再灌注1.5h后断头取脑.分别制作光、电镜切片.结果:光镜观察:模型组神经元细胞周围狭窄状亮区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宽(P<0.01).电镜观察: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核膜双层结构极度模糊,多处膜中断,核内异染色质增多.线粒体呈气球样肿胀,粗面内质网几乎见不到.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细胞器减少,局部细胞膜结构不清.结论:本实验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在光、电镜下有明显的形态学改变.
作者:陈晓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糖尿病患者可因各种外科疾病而须手术治疗,根据病情一般可分为急诊手术和择期手术.外科疾病、麻醉和手术等应激因素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使血糖升高甚至发生酮症酸中毒.
作者:任卫东;李立楠;侯亚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的:对张家口长城制药厂生产的滑膜炎冲剂进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设立滑膜炎冲剂观察组90例,酮基布洛芬对照组30例,严格按照规定方法试验.结果:取得较好疗效,两组疗效在痊愈、显效、有效方面均P>0.05,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中未见到过敏反应及毒副作用出现.结论:滑膜炎冲剂治疗滑膜炎有较好疗效.疗效与酮基布洛芬无差别,但副作用少于酮基布洛芬.
作者:倪广林;吕国兴;王秀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目前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抗病毒治疗效果尚不满意,因此中医药治疗及治疗性疫苗的研制为CHB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杜晓菲;沈丽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