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误诊分析

李惠珍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误诊原因, 典型症状, 常见病, 临床, 病人
摘要: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2000.11~2002.10月,我科共收治了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其中12例曾经误诊,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静脉留置针应用中的护理问题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的替换产品于1958年应用于临床,近年我院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已广泛应用.通过在工作中的实践,现就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及所遇到的问题做一阐述.

    作者:高淑林;王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45例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复习有关文献.结果:45例患者中有33例经过内科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6例转外科手术治疗,4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结论:老年人消化道大出血病情凶险,并常合并其它疾病,需紧急处理,如内科治疗无效,宜及早手术治疗.

    作者:陈修佳;陈冬妹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三氯醋酸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

    自2001年1月,笔者用三氯醋酸治疗尖锐湿疣(CA)患者43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于中蛟;李艳捧;闫彩云;齐宝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标本因素对血液生化检验测定结果的影响探讨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检验医学也突飞猛进,新技术、新仪器的应用使检验方法学向超微量、高精度、自动化方面发展.这就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室出具准确可靠结果的重要性人人皆知,但想获得可靠的结果,则需要一套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来保证.

    作者:尹卫东;石万元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述运动性跟腱断裂的预防和诊治

    运动性跟腱断裂在体操运动员中常见,在篮球运动员中也时有发生.在这里我们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病机制和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以及运动性跟腱断裂的预防和诊治做些探讨,以便引起广大教练员、运动员及有关人员的高度重视,有效地防止运动性跟腱断裂的发生,学会对运动性跟腱断裂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杨志勇;王光军;马昆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医学生终身体育教育的思考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影响,终身体育思想也被越来越多的被人所接受.高校体育作为我国学校体育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普及终身体育思想及培养终身体育者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作者:崔生林;林振环;马春英;董建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高校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

    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主要包括教材内容的分析和处理、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教学的导入、课堂教学气氛的形成与调控.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体育教学的创新,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作者:林振环;张志峰;牛国卫;张冬雪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误诊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为常见病,临床上常因缺乏典型症状而误诊,2000.11~2002.10月,我科共收治了6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其中12例曾经误诊,本文就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李惠珍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臀上皮神经损伤

    臀上皮神经损伤也称臀上皮神经炎,是一种多发痛症,占骨科门诊病人的60%左右,以往大多把这一类病归属于坐股神经痛,坐股神经痛治疗不佳,本人通过二十余年300余人次的临床治疗与观察,受到良好效果,愿与同道共同进一步探讨.

    作者:杨宝印;张晋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CR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开发,X线摄影数字化成像己服务于临床,目前CR、DR大有推广普及的态势.做为一种新型的成像技术,使用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将我们在使用CR过程中的方法和经验介绍给大家,与同仁们共勉.

    作者:涂恒业;张富贵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腰终池持续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腰终池持续引流在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中能否降低SAH后脑血管痉挛(CVS)和颅内高压的发生.方法:通过对24例SAH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12例,除腰终池持续引3~5d,余常规治疗药物等同.结果:治疗组无1例发生脑血管痉挛(CVS),对照组4例发生CVS.结论:腰终池持续引流,在短时间内将颅内血液引至体外,可以迅速解除脑血管痉挛,防止蛛网膜粘连,缓解颅内压力.

    作者:李惠珍;崔兆文;单睿君;陈建;孙海欣;孙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卵巢勃勒纳瘤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58岁,绝经12年余,近2~3年偶有少量阴道血性分泌物,近1年来下腹疼痛,来院就诊收住院.体检:子宫正常大小,于子宫左后方可触及一实性肿物,质硬,活动好.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报告:子宫内膜囊性增生过长.手术所见:左卵巢肿物8×8×6cm,灰白色,表面光滑但凹凸不平,无粘连.子宫及右附件正常.临床诊断:卵巢囊实性肿物(可疑恶性),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作者:范婕;范敏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幼稚细胞型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

    1病例介绍患者女,18岁.2000年1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高热、乏力、心悸、食欲减退等症.在当地医院给予抗菌素等治疗,效果不佳.同年3月心悸、乏力加剧,并出现口唇及皮肤粘膜苍白、咳嗽等症.为明确诊断,遂来我院就诊.

    作者:杨亦青;薛素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检查的临床意义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孕妇的常见并发症,多见于初产妇、双胎、羊水过多及高血压、肾病者.本文对我院产科1990~2002年收治的406例进行了眼底检查,根据眼底改变并结合临床表现分析如下.

    作者:王化恩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改变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明显下降,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改变文献报道较少.我们采用SYSMEX K-21半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和40例肝硬化患者的MPV、PDW及PLT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华;朱月香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675例老年终末期肾脏病的透析治疗观察

    随着老年人口的迅速增加,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CRF)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诊治问题也口益突出,接受透析的老年人也逐渐递增.随着透析技术水平的发展,安全性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高龄已不再是透析的禁忌症.本文就目前老年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治疗作一简述.

    作者:刘新荣;宋涛;刘学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B超诊断腰大肌寒性脓肿的价值

    目的:探讨B超诊断腰大肌寒性脓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腰大肌寒性脓肿的图象进行分析,并与手术、超声引导下穿刺及病理对照.结果:36例腰大肌寒性脓肿,33例符合,3例为非寒性脓肿,诊断符合率91%.结论:B超对腰大肌寒性脓肿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手术、保守治疗及随访观察提供有力的依据.

    作者:任炜;吕艳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开展整体护理的体会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学的内涵和工作模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护理工作逐步确立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一切服从于满足病人身心需求出发的现代护理新模式--整体护理.

    作者:郅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从篇幅上来看,学位论文要比学术论文长.学士论文通常在一万字左右,硕士论文在五万字左右,博士论文在五万字以上,而一般的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限在五千字左右.这样的要求,完全是由论文的性质和读者对象决定的.

    作者:屈顺海;袁朴;李蓟龙;王晓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介入治疗晚期肝癌伴门脉癌栓形成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2岁;本病例经CT、B超及血清AFP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且CT和B超显示门脉癌栓形成,位于门脉主干,其门脉癌栓小于门脉横径50%.

    作者:张富贵;南润玲;涂恒业;吴广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