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爱华;王金科;李洪涛;杨晓明;白丽娜
本文报告84例原发性肺癌的超低场MRI(0.04T)表现.通过对48例中央型肺癌及36例周围型肺癌及其肿瘤转移的影像分析,提出超低场MRI对肺癌的定位诊断价值和定性诊断价值.1中央型肺癌的表现主要有:①肺门区不规则肿块影;②相关支气管狭窄中断;③并发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④纵隔大血管受侵后包绕及压排、狭窄改变;⑤肿瘤侵及管腔后显示腔内的肿瘤样信号结节.2周围型肺癌主要表现为:①肺野内不规则肿块;②瘤-肺界面区的小切迹、小分叶、小毛刺、小空泡、小结节;③肿瘤供血血管带影;④胸膜凹陷征.3超低场MRI的定位诊断价值亦很明确,也有利于判断肿瘤是否侵及相邻的血管.4超低场MRI的定性诊断价值,本组资料表明:①T2加权像中绝大多数腺癌(81%)和未分化癌(100%)呈现均匀性高信号;②鳞癌则易出现不均匀混杂信号(75%),且更易发生液化、坏死.
作者:刘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鼠实验性胃溃疡自愈期间肾上腺髓质嗜铬颗粒素A(CgA)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显示阳性细胞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软件做面密度分析.结果:溃疡组CgA阳性细胞面密度与正常组相比于术后4d、6d、10d、14d低于正常组,均为P<0.01,以4d显著.溃疡组CgA阳性细胞面密度于术后6d、10d低于盐水组,均为P<0.01.结论:肾上腺髓质CgA阳性细胞可能间接或直接参与大鼠实验性胃溃疡修复的调节.
作者:王海萍;任君旭;周济远;吴靖芳;张静;郑慧娥;张耕;王新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矽肺是由于吸入含游离二氧化硅粉尘而引起的硅结节形成和肺广泛纤维化,并影响呼吸和心功能的一种慢性疾病.它是危害职工健康较为严重的职业病,以发病高、进展快、死亡率高为其特点.为了解我区矽肺病人的死亡规律,加强现患病人的管理,我们对501例矽肺病人死亡的原因与病期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赵军;靳伟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暴发型流脑(暴脑)发病急骤,病死率高,占临床流脑死亡的绝大多数,我院1984~1987年间收治暴脑病人58例,现将资料小结如下.
作者:牛发良;韩永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自1998年10月份我市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以来,因工作量成倍增长,工作人员的压力增大,相对于站内,下乡采血点的设施相对简陋,工作环境陌生,人员流量大,对时间的要求大幅提高,造成对献血者初检血型鉴定的错误率明显增加.笔者统计了本站自1998.10~2002.5月在无偿献血中发现并上报至质控科的ABO血型初检错误共60例,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李延伟;赵爱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眶内侧壁血管神经孔的变化情况及位置关系,补充人体调查资料,并为眶内侧壁血管结扎术及筛窦切除术提供解剖学参数.方法:总结眶内侧壁血管神经孔的变化情况;采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左右两侧各孔间的相对距离并进行比较.结果:穿经眶内侧壁的血管神经孔,二孔者所占比例为左54.12%,右56.49%,三孔者所占比例为左42.35%,右41.18%四孔者所占比例为左3.53%,右2.33%,未发现有单孔者.各孔间距离分别为Dacryon点-筛前孔:左17.73±1.55 mm,右17.52±1.85 mm;筛前孔-筛后孔:左14.37±1.46mm,右14.40±1.76 mm;筛前孔-副筛动脉孔:左9.84±2.02 mm,右9.76±1.55 mm.结论:眶内侧壁血管神经孔的出现率以二孔多,三孔次之,左右两侧对比,各孔出现率及两孔间距离统计学无显著差异.Dacryon点至筛前孔,筛前孔至筛后孔,筛前孔至副筛动脉孔的距离为手术止血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米坤龙;赵卿;王新生;董建峰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已成为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术后出现颈椎硬膜外血肿(Spinal epidural hematowa,SEH)国内报告较少.现将我科发生的一例报告如下.
作者:胡玉梅;李秀芳;李素红;赵丽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测定中药郁李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方法:用甲醇提取苦杏仁甙,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离,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检测.Agilent 11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YWG-C18(10μm,2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水-甲醇-乙腈(70:25:5),流速为0.6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25nm.结果:郁李仁中苦杏仁甙的含量为2.67%±0.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稳定,快捷,可作为郁李仁的质量监控方法.
作者:甄攀;王德宝;贾天军;白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胶体金标记免疫层析法测定尿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已广泛应用于检查早孕及其它引起HCG增高的疾病,具有简便、快速、准确性高、试剂稳定等优点,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等,尿中HCG含量过高,则有时会产生假阴性结果.本文用博赛牌胶体金免疫层析试条测试一例葡萄胎患者尿液HCG,结果呈假阴性,报告如下.
作者:李立宏;张树平;陈立峰;赵旭辉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ENU诱发子代大鼠脑肿瘤的模型,对子代鼠脑肿瘤发生前、后p21基因的变化进行连续地观察,探讨抑癌基因p21与胶质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1)通过对孕18d大鼠腹腔注射亚硝基乙基脲(ENU,75mg/kg)的方法,建立子代鼠脑肿瘤模型;(2)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对子代鼠90d、120d和150d鼠脑p21蛋白表达进行观察.结果:p21蛋白的表达减弱或消失,见于子代鼠出生后90d、120d和150d,特别是90d组,且150 d组中肿瘤内与瘤周组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异常p21蛋白的表达存在于肿瘤发生前、发生早期及发生后各阶段,进一步说明p21WAF1/CIP1发生突变、其表达减弱或消失是脑胶质瘤起源的重要原因.p21基因的功能失常可能是导致基因链活动紊乱的因素之一,而肿瘤的形成还可能需要其它因素参与.
作者:张学锋;李建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患者男,74岁,一年前出现心悸、胸闷、头晕,ECG示双束支传导阻滞,表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合并Ⅱ°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后进展为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入院前三天,症状加重,伴晕厥,ECG示快速房颤(心室率多在160~180次/min)与长R-R间歇相阻滞,LBBB呈四位相阻滞,于95-1-13入我院治疗.查体:血压14/10kpa,发育正常,两肺无罗音,心率44次/min,房颤,心尖部Ⅲ/6SM,肝脾未及,双下肢不肿,心B超:室间隔24mm,符合肥厚性心肌病变化.诊断肥厚性心肌病,病窦综合症,双束支传导阻滞,于95-1-21安装Lntermedics suprima凹型VVI起搏器,手术过程顺利,起搏频率72次/min,阈值0.1V,R波12my,阻抗759欧姆,感知5 mv,ECG:LBBB+LAD,病人一般情况好转,术后第7天,ECG示LBBB+LAD,初考虑为心肌穿孔或起搏电极移位,后经多年随访及多次X线证实,起搏电极在右室心尖部定位良好.
作者:武海英;李森林;唐尚中;刘德润 刊期: 2002年第05期
随着临床镇痛业务的开展,同时也为术后镇痛病人的护理提出新的课题,我院自1998年开展术后使用一次性镇痛泵,累计1450人接受术后镇痛.本文通过对随机抽样的200份术后镇痛病例的分析,结合80例接受一次性镇痛泵进行术后镇痛病人的护理,现将镇痛期间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朱岩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肠梗阻为外科常见急腹症.本科对一些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麻痹性或痉挛性肠梗阻、蛔虫或粪块堵塞引起的肠梗阻和既往有腹部手术史或腹腔感染出现的肠梗阻,在外科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承气汤中药胃管注入或灌肠,得到了一定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常静君;易永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们对骨科2年来收治的73例外伤性截瘫患者,从护理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计划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对护理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整体护理的实施可降低感染的发生,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李素红;胡玉梅;李秀芳;许艳春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对川崎病冠状动脉远端损害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儿科住院50例川崎病患儿的冠状动脉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随访.结果:发现冠状动脉病变30例(60%),病变出现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即4周内28例,占病变者约93.3%,其中1周内出现7例,占23%,早出现冠状动脉病变是发现川崎病后4d.4周后出现2例,占6.7%.病变累及范围不仅在冠状动脉主干,而其分支也同样受累.超声能清晰显示病变部位及范围,而且直观.结论:超声心动图是检查川崎病冠状动脉病变及时有效的方法,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有指导意义.
作者:马文芬;杨瑞敏;张玉芬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由质粒介导的,主要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等引起.产ESBLs菌耐药性扩展到第三代头孢菌素和氨曲南,而且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磺胺类交叉耐药[1].它们很容易引起医院感染的流行和院外耐药菌的扩散.临床实验室应对此菌作出及时、准确的报告.现把我院ESBLs菌的发生率和耐药特点报告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作者:李采青;刘金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建立大鼠氢氟酸致伤模型,探讨氢氟酸烧伤后不同时限治疗组织学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用55%氢氟酸致伤,观察不同时间即伤后未治疗组、30s和30min治疗组的病理变化.并采用积分加权法定量观察结果,综合评价致伤后实验动物的主要脏器.结果:①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肌纤维灶性坏死、变性和心肌间质出血,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肺脏以出血、充血为主要病变.肝脏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确坏死;炎细胞浸润于汇管区,肝窦内血液成份外溢形成片状.肾小管上皮坏死,细胞变性,肾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均可见到蛋白管型.脑组织病理变化未见明显异常.②未治疗组病理变化明显重于30min组和30s治疗组,30min组变化则重于30s治疗组.③三组积分加权值分别为56.20、65.20和60.60.④电镜与光镜结果相吻合.④大鼠3d死亡率为100%,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氢氟酸致伤模型和动物实验证实,氢氟酸烧伤后组织病理变化效果满意.对氢氟酸烧伤必需尽快早期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阎锋;宋淑君;阮仕荣;朱森树;李春光;冀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科于1992~2001年采用曲安奈德(曲安缩松)瘤内注射治疗婴儿血管瘤54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桂梅;孟昭影;范崇瑞;翟露露;周向昭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心衰康煎液抗心衰的作用.方法:取40只成年Wistar大鼠,利用腹腔注射盐酸阿霉素的方法,连续6周,复制心衰大鼠模型,再用心衰康煎液连续治疗28d.利用北京微信达设计制造的Pclab实验记录分析系统观察和分析各组大鼠左心室内压、心电图,并观察心肌细胞的病理变化.结果:心衰康煎液大、小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比较左心室收缩内压显著性升高(P<0.01),病理学观察可见大、小剂量组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均有明显减轻.结论:心衰康煎液可减轻阿霉素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可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心功能,表明该方有良好的抗心衰作用.
作者:李建东;李永民;季增荣;王陶冶;赵恒成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在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并同时检测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结果: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随着肝功能的加重,β2-MG逐渐升高,而肾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对判断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预后,指导治疗、预防肝肾综合征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王征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