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5例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与病理分析

陈建民;郭晓霞

关键词: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嗜酸性白细胞
摘要:目的:提高对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与病理特征的认识.方法:对5例淋巴肉芽肿进行了光镜观察.结果:淋巴结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以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良性病变.结论:镜下特征为嗜酸性白细胞广泛浸润于淋巴结各个部位.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肿瘤患者术后化疗用药过程的观察与护理

    手术是治疗早期恶性肿瘤的主要方法之一,而术后适时化疗也是避免或减少癌细胞扩散、延长生命的重要措施.我院普外科病房1997.5~2000.11月共收治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46例,总化疗次数502次,均通过静脉途径给药,由于我们的细心观察和精心护理,多数患者都能积极配合,顺利完成化疗过程,现将用药过程的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淑华;王广颖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检验系99级《分析化学》试卷质量评估

    为了了解99级<分析化学>试卷是否真正反映了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否真正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笔者根据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对这套试卷进行了质量评估.

    作者:甄攀;张荣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功能蛋白质组学研究

    1990年国际上开始实施人类基因组计划,2001年2月,完成人类基因组图谱,标志着后基因组时代已经到来.新时代的终目的,是阐明基因组所表达的真正执行生命活动的全部蛋白质的表达模式和生命功能.目前,我们更为注重那些可能涉及到特定功能机理的蛋白质群体,即功能蛋白质组的研究,主要的研究手段为双向凝胶电泳、Edman降解法测N端序列、质谱技术.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提出,可从动态整体的角度对那些重大疾病的机理进行研究.

    作者:张效云;董明纲;闫志宏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临床输血技术新进展及监护要点

    输血是中一项重要的抢救治疗措施.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血多用,节约用血的成份输血正逐步代替输全血.自体血回输也因其具有不传播疾病、无血型不合、无异体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等优点,而广泛用于临床.高科技的DNA重组技术产品的应用、血浆置换、血细胞单采、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现代输血技术,也在临床上得到应用和推广.为了充分发挥输血治疗的独特作用,大限度的预防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输血时,要注意以下监护要点.

    作者:刘淑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火器性血气胸脊髓损伤早期救治1例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25岁,汉族,工人,1991.11.17日被枪弹击伤左胸部,从3.5m高处跌落,当即呼吸困难,胸部疼痛,伤口溢血,全身出冷汗,口唇发绀,双下肢疼痛消失,运动丧失.位置觉消失,立即被救起送我院,到门诊约5min后昏迷,住院后查体,神智不清,脉搏110次/min,血压10/6kPa,呼吸困难、急促,32次/min.双下肢运动功能丧失,肌力均为零,跟腱反射,膝腱反射消失,提睾反射消失,肛门收缩实验阴性,病理反射未引出.

    作者:荆桂珍;胡继秀;方华宴;张端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对灵芝开发利用的几点体会

    目的:探讨灵芝子实体有效成份的提取及其实用性.方法:本实验对灵芝的子实体进行了醇浸提取,并以提取出的灵芝原液配制成口服液,作了毒性检验及各种理化测试.结果:证明了灵芝子实体提取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并确定了提取方法.在实验过程中解决了菌被韧性强,接种难的难点问题,并进行了灵芝斜面培养基的筛选.结论:经醇水提取,灵芝具有很高的药用及保健价值.

    作者:刘芳;刘开扬;唐宏霞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CT表现与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并发脑梗塞CT表现与临床特点,探讨临床控制血糖的必要性.方法:总结43例糖尿病脑梗塞及123例非糖尿病脑梗塞的住院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糖尿病脑梗塞组CT表现较非糖尿病脑梗塞重,病变多位于基底节区(P<0.05),多发病灶为主(P<0.01),疗效差(P<0.01).结论:脑梗塞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控制高血糖对早期防治脑血管病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崔莉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利用血透机进行自身腹水回收治疗顽固性腹水

    顽固性腹水一直是临床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我院透析中心从1998~2000年利用血透机对顽固性腹水患者进行自身腹水回收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桂芬;刘月英;李远征;付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糖症对血管系统的损害机制

    高血糖症包括成人Ⅱ型糖尿病及糖不耐受综合症,或称葡萄糖耐量减低(LGT)综合症.作为已确诊的糖尿病而言,其患病率目前有明显增加趋势.有资料表明,从70年代的1%已上升到3%左右,专家预计2000年糖尿病患者已达1.5亿.至2025年将达到3亿人患病,其中75%在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1].

    作者:李春永;潘妍婷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胫骨骨化性纤维瘤1例报告

    骨化性纤维瘤是较少见的良性肿瘤,我们所见一例,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何丁;杨柏荫;杨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肝癌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

    近年来原发性肝癌发病年龄高峰移向更年轻阶段,且发现时已多为中晚期,手术治疗受肿瘤大小,占据部位,有无肝硬化及其轻重等多种因素限制,较难普及;虽肝动脉结扎、化疗等方法广泛使用,但疗效也难以令人满意.我院自1999年3月成立介入治疗中心至今,已为数十位肝癌患者实行介入治疗及碘化油栓塞术,其操做简便,位置准确,并发症少,有效的为患者延长寿命,减轻痛苦,赢得二期切除的机会,取得显著临床效果.

    作者:焦俊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自我保健

    高血压是常见的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我国15岁以上94万人抽样普查,高血压标准患病率为11.26%.据世界卫生组织预测,至2020年,非传染性疾病将占我国死亡原因的79%,其中心血管病将占首位.所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高血压教育,积极治疗高血压病患者,显的至关重要.

    作者:胡虹;秦秀丽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辩证治疗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颈椎病治疗方法.方法:对60例颈椎病患者以辩证分型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显效为4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2%.结论:认为本病属于本虚标实证,本虚主要表现肝肾精血不足,经脉失养;标实则表现为营卫不和,肝阳上亢,痰瘀阻络.而肝肾精血亏虚存在于发病的全过程.故治疗始终以补肝肾、益气血、填精髓、荣经脉为主,辅以调和营卫、化痰通络、平肝熄风等法.对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以及提高生活、工作质量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起玉;隰艳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建立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血液透析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建立通畅的体外循环通路并达到一定的血流量是保证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成功建立和有效保护动静脉内瘘对慢性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我院血透中心自1998年以来为42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进行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月英;李远征;付利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nmatoid Arthritis RA)是风湿性疾病中常见的一种,能否得到早期、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控制病情、改善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对传统治疗法的不断总结和反思,RA的治疗方法也逐渐被更新.本文总结了目前比较公认的化疗方案.

    作者:许白桦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73例颈椎病X线分析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 Lotic Myeiopathy简称:C.S.M)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之一.X线检查不仅可以发现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并可对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现将我院从1992年2月以来资料较为完整的73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文献对临床及X线诊断中的一些问题进行报告讨论.

    作者:何丁;杨柏荫;静国庆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尿液检测的干扰因素

    尿液检测标本来自复杂的人体,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工作中实践,一方面应加强检验质控工作,规范操作过程,同时也应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干扰因素,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准确可靠的依据.结合检验工作的实际和有关文献的报道,本文对影响尿液检测结果的因素分别做一介绍.

    作者:侯瑞莲;马科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脂对老年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中风的影响

    目的:探讨血脂对老年慢性心房颤动(chronic atrial fibrillation,C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影响.方法:对资料完整的182例老年(>60岁)CAF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血脂与缺血性中风的关系.结果:老年CAF患者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与缺血性中风有明显关系(P<0.05),其中胆固醇增高与缺血性中风关系显著(P<0.001).结论:血脂异常是老年CAF患者发生缺血性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

    作者:韩兰唐;王立新;李瑞玲;马振霞;狄巨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大面积脑梗塞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5例护理体会

    大面积脑梗塞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和致残率高,若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病情进一步恶化,是加速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我院1992.2~2000.12月收治大面积脑梗塞110例,其中并发消化道出血1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南海青;胡世荣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

    目的:研究2,4-二甲氧基苯甲醛的合成.方法:以间苯二酚为原料,用Gatternann-Adams法合成2,4-二羟基苯甲醛,再经硫酸二甲酯甲基化.结果:总收率65.6%.结论:在2,4-二羟基苯甲醛的甲基化的反应中,我们改变了传统的以氢氧化钠为碱,以水为溶剂的方法,收率有较大提高.

    作者:韦立红;崔凤侠;郑建军;杜小鹃;尹志锋;赵桂琴;郭春燕 刊期: 2001年第04期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神经药理学报杂志

主管:河北省教育厅

主办:河北北方学院 中国药理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