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夏用麻辛好养阳

李声国

关键词:夏用, 麻黄, 细辛, 养阳, 黄帝内经
摘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讨论旷日持久.从古到今以养生论《黄帝内经》要义者,观点有三:一乃“春夏助阳,秋冬滋阴”;二乃“春夏食寒凉,秋冬食温热”;三乃“春夏秋冬注重脏腑之调养,春夏养肝心,秋冬养肺肾”.诸论略存重养生而轻诊疗之不足,盖《黄帝内经》之论对养生、临床诊断、治疗皆可囊括.养生在强体,治病为延年.循规生活为养生,知常达变是拓展.麻辛夏用既以养生,亦以诊疗,关键在于灵巧运用,且医圣张仲景已为我等开创先河,尤其阳气虚者“合人形以法四时五行而治”,扶阳补阳事半功倍,观麻辛夏用者鲜见实属可惜.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动物模型研制方法及展望

    标准化中医动物模型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文章通过回顾中医传统病因动物模型、模拟西医病因病理动物模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制方法,认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现代中医药研究模式的发展趋势.病证结合模型是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具有符合中医理论,贴近中医证候特点,稳定性、可靠性及可实用性强等优势.虽然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随着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技术和思维方式的创新、模型评价系统的规范、模型制备因素的纯化、药物反证方法的完善等,将有望成为揭示中医证候内涵,推动中医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晓娟;白晓晖;陈家旭;刘群;刘玥芸;刘燕;赵宏波;李娜;赵歆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量表(问卷)信度、效度评价在我国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目前,量表(问卷)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及科研的各个领域,量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是评价量表(问卷)有效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文章通过检索近10年内有关量表(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评价的文献,并对其进行筛选,着重分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文献53篇,指出不同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分布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和细化医学量表(问卷)信度、效度评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将来该领域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赵斐然;周天驰;张俊颖;钱呈秋;刘国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邵经明教授针刺治疗脑髓病验案

    邵经明教授是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他在从医80余载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病经验,临证治疗讲究方精穴简、理明证清.邵老医技精湛,精于针术,临床治疗脑髓病以大椎、风池为主,他认为二穴治疗脑髓病可收振奋阳气、平衡阴阳、通督健脑、调神益髓、理血宁志之功效.现将邵老通督健脑法治疗癫痫;益髓宁神法治疗失眠;通络益髓法治疗头痛;健脑益髓法治疗抽动症,予以整理,以期有助于临床.

    作者:邵素菊;李真;李盈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肺部药物传递系统——雾化吸入剂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雾化吸入剂属于肺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一种,它能将药物输送到呼吸道和肺部,并使药物直接作用于传递部位或在传递部位被吸收,从而达到湿润黏膜、消炎祛痰、解痉、平喘等作用,它还具有吸收面积大、起效迅速、靶向定位给药、能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等优点,非常适合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呼吸系统疾病.近年来肺部吸入制剂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文章对其国内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给予分析及总结,希望能为肺部给药系统的研发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及新思路.

    作者:韩飞;黄潇;赵志冬;罗晓健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通络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脾胃病科门诊收治的脾胃虚弱型CAG患者40例,予以健脾通络汤治疗.患者每2周复诊1次,并填写临床症状分级积分表,12周后行胃镜检查.结果:健脾通络汤对脾胃虚弱型CAG具有明显的疗效,其痊愈率为8.57%,显效率为25.71%,有效率为57.14%,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1.43%;治疗后萎缩、活动性病理积分显著性下降(P<0.01),其病理痊愈率为43.33%,显效率为23.33%,有效率为16.67%,总有效率为83.33%.结论:健脾通络汤对于脾胃虚弱型CAG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崔一鸣;黄凡;陈璐;李斐斐;周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蛋白质组学对肾气虚证患者卵泡液的研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

    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观察肾气虚引起的卵泡液蛋白质组分变化及二至天癸颗粒的干预作用,从蛋白质组学角度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丰富“肾主生殖”理论.方法:肾气虚受试者66例随机分为二至治疗组和安慰剂组,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分别在体外受精(IVF)周期前2个月经周期及IVF周期服用二至天癸颗粒和安慰剂.选取33例男方因素不孕的妇女行单精子卵胞浆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CSI-ET).观察各组卵泡液蛋白表达差异及中药干预情况.结果:①二至治疗组的肾气虚症状相对于安慰剂组明显改善(P<0.05);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获得卵泡液蛋白质谱图,发现存在显著差异的43个蛋白质点;③鉴定出的蛋白质是结合珠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甲状腺运载蛋白、载脂蛋白-A及补体C4-B.结论:这5种蛋白质可能与肾气虚相关,二至天癸颗粒能改善肾气虚症状,可能与中药整体调节卵泡液蛋白质表达有关.

    作者:连方;王岩;孙振高;郑玫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中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CBM、PubMed和Medline数据库中公开发表的PVP联合中药治疗OVCF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检索,筛选文献,并独立对纳入文献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学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个RCT,81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429例,对照组381例.所有试验质量普遍不够高,未发现双盲试验.Meta分析结果显示,PVP联合中药与单纯PVP治疗OVCF相比,其总有效率、无效率和骨密度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结论:PVP联合中药可优势互补,其治疗OVCF较单纯PVP治疗更能提高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仍需低风险、高质量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加以验证.

    作者:范超领;葛继荣;谢丽华;李生强;陈娟;许惠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诱导AA大鼠骨髓造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补肾益髓生血法对苯与环磷酰胺(CTX)诱导再生障碍性贫血(AA)大鼠免疫及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75只.造模组大鼠皮下注射苯(1mL/kg)与腹腔注射CTX(25mg/kg),模型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康立龙、益髓生血、温肾生血和滋肾生血5组.7周末处死大鼠,检测血常规;流式细胞术检测CD3、CD4、CD8;血涂片、骨髓涂片瑞氏染色,观察血、骨髓细胞形态;检测骨髓悬液骨髓有核细胞数;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均显著性增加(P<0.05,P<0.01),CD8显著降低(P<0.05,P<0.01),CD4、CD4/CD8有增加趋势,CD3有降低趋势;模型组血涂片红细胞呈散状分布、有核细胞减少,骨髓涂片脂肪滴明显增多,有核细胞增生降低等,各治疗组均明显好转;与模型组比,各治疗组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增加(P<0.01);模型组脾淋巴结弥散,红髓和白髓边界不清,各治疗组淋巴结趋于正常,红髓白髓边界趋于清晰.结论:补肾益髓生血法可能通过调控AA免疫功能,减轻对骨髓造血功能的病理损害,增加外周血细胞及淋巴细胞,进而起到显著的治疗作用,滋肾生血法明显优于益髓生血法和温肾生血法.

    作者:张丰丰;赵宗江;张新雪;杨美娟;杜磊;田晨;吴志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韦贵康分期辨证治疗膝骨性关节炎

    韦贵康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骨伤科疑难杂症,在膝骨性关节炎方面认为膝骨性关节炎发病方面风、寒、湿邪侵袭是重要的外因,同时肝、脾、肾三脏亏虚密切相关,在以上病因病机指导下,结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膝骨性关节炎的分期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的诊疗思想——“早期祛风祛湿、宣痹通络,中期补益肝脾,晚期围手术期予以活血祛瘀、补益脾肾”的学术思想.在临床实践中能很好地防治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丰哲;闫腾龙;韦坚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过伟峰治疗不安腿综合征验案2则

    不安腿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随年龄增大有逐渐上升趋势,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下肢一种难以表达的特殊不适感,活动后减轻,安静休息时或夜间加重,常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生活质量下降.由于其病因尚不明确,因而临床亦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过伟峰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提出本病是本虚标实之证,常常内外因相合致病,且阴虚湿热是不安腿综合征的一个重要病理因素,而对症施治,四妙丸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

    作者:杨小燕;张兰坤;徐丹;过伟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为对照组,选择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的受试者,分别接受“柔筋养精”手法或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采用积分法比较两组总体疗效和主要症状体征的差异.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疗效,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组在缓解阳性症状体征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远期随访疗效分析,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未见重度复发者.结论:“柔筋养精”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安全、有效的,手法治疗的远期疗效和受试者依从性优于静脉点滴银杏达莫注射液.

    作者:董万涛;宋敏;蒋宜伟;安文博;吕泽斌;温孝明;柴居堂;李泽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益肾调督针灸法对AD大鼠海马线粒体CypD的影响

    目的:观察益肾调督针灸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海马线粒体亲环蛋白D(CypD)的影响,探讨针灸防治AD的具体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4组,即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 β 1-42的模型复制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先针刺再艾灸“百会”和“肾俞”穴,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海马线粒体中CypD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CypD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0.01),而针灸治疗组CypD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1).结论:益肾调督针灸法可以有效地抑制海马线粒体CypD表达,从而阻滞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的形成,减少线粒体损伤,进而在AD防治中发挥作用.

    作者:崔翔;马冉;唐萁;李丹;杜艳军;沈峰;孙国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1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给予藤莪清瘀方和胃复春治疗,疗程6个月.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病理学的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7%,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镜病理学检查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87.10%,对照组为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中医证候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为96.78%,对照组为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藤莪清瘀方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李昊;杨慧萍;鲁小青;陈百先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基于倾向评分法的丹红注射液联合使用胰岛素安全性研究

    目的:评价临床丹红注射液配伍使用胰岛素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医院集中监测法收集丹红注射液与胰岛素合并使用信息,使用倾向评分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比较与Logistic回归得出的OR值.结果:倾向评分法和传统Logistic回归法得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与是否联合使用胰岛素的OR值分别为0.19[0.03,1.41]和0.22[0.03,1.57].结论:联合使用胰岛素不会增加丹红注射液的用药风险.

    作者:唐进法;徐涛;杨亚蕾;李学林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多指标经典恒温法预测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有效期

    目的:进行戊己胃漂浮缓释片有效期研究.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戊己胃漂浮缓释片中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芍药苷的含量,并以多个有效成分为指标,运用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盐酸小檗碱、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芍药苷的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在25℃时的分解速度常数K分别为:4.22×10-6、3.13×10-6、4.80×10-6、4.14×10-6,以有效期时间短的吴茱萸次碱为指标,制剂有效期为2.50年.结论:戊己胃漂浮缓释片的有效期暂定为2.50年.

    作者:王群;刘文;陈中芬;杨颂;施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雷公藤多苷联合甲氨蝶呤对干燥综合征NOD小鼠治疗作用及TNF-α、IL-1β、AQP-5的表达

    目的:通过测定NOD小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 (IL-1β)、颌下腺水通道蛋白5(AQP5) mRAN、蛋白表达和腺体病理分级来研究中西药联用与单用药的差别及可能机制.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氨蝶呤(MTX)组、雷公藤多苷(TG)组、MTX+TG组、ICR小鼠对照组,给药8周后检测上述指标.结果:①各治疗组病理组织形态学与模型组有显著差异(P<0.05),MTX+TG组分级低.(各治疗组TNF-α、IL-1β表达少于模型组(P<0.05),MTX+TG组下降多.③各治疗组间AQP5 mRAN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74,P=0.000).④相关分析显示TNF-α、IL-1β、AQP5 mRAN与病理分级呈直线相关(P<0.05).⑤交互作用分析显示两药联用,对TNF-α和AQP5 mRAN有协同作用(P<0.05).结论:①NOD小鼠呈淋巴细胞灶性浸润;TNF-α、IL-1 β,AQP5 mRAN表达异常.②MTX和TG可改善病理,改变TNF-α、IL-1 β及AQP5 mRAN表达,治疗有效.③MTX+TC疗效优于单独用药.

    作者:胡旭君;宋欣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脑脉舒康胶囊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目的:从不同角度观察脑脉舒康胶囊(脑脉舒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min,再灌注60min,建立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脑脉舒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血浆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以及脑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TXB2)、谷氨酸(Glu)、氨基酸(EAA)含量、ATP酶活力的影响及光镜观察脑海马神经组织及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脑脉舒康能显著降低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血浆中ET含量(P<0.05,P<0.01),升高CGRP含量(P<0.05,P<0.01);显著降低脑组织中TXB2、Glu和EAA含量(P<0.01),提高其ATP酶活性(Na+-K+-ATP、Ca2+-ATP、Mg2+-ATP);病理观察结果显示,脑脉舒康组部分脑神经细胞得到一定的恢复.结论:脑脉舒康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和改善脑能量代谢障碍、对抗脑缺血后EAA升高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

    作者:王灿;王琳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土家药延龄草抗SH-SY5Y细胞谷氨酸损伤有效部位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土家药延龄草中抗SH-SY5Y细胞谷氨酸(Glu)损伤的有效部位.方法:Bliss法测定延龄草不同部位提取物的1%致死量(LD1)和半数致死量(LD50),建立Glu损伤SH-SY5Y细胞模型,筛选延龄草中抗SH-SY5Y细胞Glu损伤的有效部位,以形态学、细胞存活率和LDH漏出率为指标评价延龄草有效部位对Glu损伤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TTM1为抗SH-SY5Y细胞Glu损伤的有效部位,能显著改善Glu损伤细胞的形态,5.0、10.0、20.0μg/mL的TTM1提高损伤细胞的存活率(P<0.05,P<0.001),2.5、5.0、10.0、20.0μg/mL的TTM1可显著降低损伤细胞的LDH漏出率(P<0.05,P<0.001).结论:延龄草TTM1对Glu损伤的SH-SY5Y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志勇;张嫚;赵晖;宋阔魁;毕天;周凤琴;李彦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祛痹方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血管生成调控因子的影响

    目的:从滑膜新生血管生成的角度,部分揭示祛痹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2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60只采用尾根部皮下注射Ⅱ型胶原与不完全弗氏佐剂的方法制作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模型.15d后将CIA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祛痹方高、低剂量组,随即灌胃给药,1次/d,连续4周.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大鼠膝关节滑膜组织中fins样酪氨酸激酶(FLT-4)和胎肝激酶受体(FLK-1)的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FLK-1、FLT-4明显升高(P<0.01);雷公藤多苷组和祛痹方高剂量组FLK-1、FLT-4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且祛痹方高剂量组FLK-1较雷公藤多苷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祛痹方治疗RA的功效与抑制新生血管生成相关.

    作者:赵宏艳;王燕;杜中平;李鸿泓;肖诚;吕诚;刘梅洁;王少君;潘静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熊胆粉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确定熊胆粉(BBP)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BBP干预下HUVEC增殖活力的影响;划痕实验分析BBP对HUVEC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BBP干预24h后,HUVEC的增殖活力受到抑制,尤其到72h时,各药物浓度下HUVEC增殖活力受到显著抑制(P<0.05,P<0.01),以药物浓度0.3、0.6、0.9mg/mL分别干预24、48、72h后,表现出时间与药物浓度依赖的特征,HUVEC的迁移能力也受到明显抑制.结论:BBP对HUVEC的增殖与迁移能力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表现出潜在的抑制血管生成的活性.

    作者:褚剑锋;沈阿灵;刘丽雅;李颖;赵锦燕;许剑峰;彭军;洪振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