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计臣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机体免疫紊乱所引起的疾病,以蛋白尿、血尿为主要特征,并可伴有浮肿、高血压、贫血等.分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炎.此病往往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后造成肾功能的进行性损害.目前对其尚无特效疗法,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该病58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8例进行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建刚;裴东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金匮要略>一书中有关痛证的理法方药内容,对于今天的中医临床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就此内容拟从5个方面探讨如下.
作者:徐重明;汪自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目前多采用体外超声波碎石及手术治疗.体外超声碎石设备在基层医院一般没条件配置,而手术治疗大多数病人不愿意接受且术后相对后遗症较多,故治疗上颇为棘手.笔者自1994年6月~2004年5月对经X线检查或B超检查确诊直径≤1cm的泌尿系结石患者80例,采用自拟益肾通淋排石饮加减治疗,并与西药治疗的33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贺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血管内皮细胞(VEC)衬于整个心血管系统的内表面,参与维持血流的正常流动状态,在调节心血管系统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具有调节血管张力,参与血管腔内止血过程和调控血管平滑肌增殖的功能.这些功能是通过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一系列血管活性物质实现的,如一氧化氮、内皮素、前列环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均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状态.
作者:康赟;于洁;狄留庆;张旭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踝三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踝三针组)60例采用踝三针治疗,对照组(体针组)60例采用体针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疼痛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指标较治疗前均有降低,而治疗组降低则更为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踝三针对椎间盘突出症根性疼痛镇痛效果确切,疗效显著.
作者:周保定;周留军;华敬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消化性溃疡是指发生在胃及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因溃疡的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消化性溃疡.本病临床比较常见,但因其病因复杂,中西医虽都有多种治疗方案,而实际效果并不十分满意.笔者从2000年10月~2006年10月,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护本病85例,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伯林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们开展冬病夏治已逾20载,因疗效确切,每至三伏,门庭若市,男女老幼,摩肩接踵.现将2000~2005年采用膏药穴贴方法防治的376例小儿慢性咳喘之情况加以整理,其中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与玉屏风口服液相对照,支气管哮喘与固本咳喘片相对照,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孙斌;陆卫娟;倪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笔者于2005年10月~2006年9月,采用祖师麻片内服配合颈椎牵引、电脑中频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并设对照组48例对比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蒋可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重症肝炎是乙型肝炎的一种临床表现形式,乙型肝炎则是目前严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疾病,我国是HBV感染的指标,我国HBV感染的高流行区,人群中慢性HBV感染率高达9.09%,从而带来沉重的社会和经济负担[1].如果以HBV-DNA阳性作为HBV感染的指标,我国HBV的感染率要高于目前的估计.
作者:匡丽;闫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系统研究了<伤寒论>有关蓄血证的条文,认为无论是外感病,还是内伤杂病,皆可出现蓄血之证.蓄血证的病理为瘀热在里.其治疗以攻下逐瘀为大法,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抵当丸为代表方,热重于瘀者是桃核承气汤证,瘀重于热者是抵当汤证,抵当丸适用于瘀重于热而病势较缓者.
作者:吴颢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龙胆泻肝汤首见于<兰室秘藏>,方由龙胆草、柴胡、泽泻、车前子、生地、木通、当归共7味药组成.又见于<医方集解>,其药在前方的基础上增加栀子、黄芩、甘草,乃为近代所用的龙胆泻肝汤.主治由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或下注所致诸证,症见耳目作痛,或听力失聪,胁痛口苦,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妇女白带等.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各科疾病,疗效显著.现将临床应用本方的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牛广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药材粉末经60%乙醇提取1h后,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波长为500nm,对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采用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总黄酮在8~4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6);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6.2%,RSD=2.6%(n=6),稳定性、精密度良好.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可以用于血栓心脉宁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梁燕 刊期: 2007年第02期
认为<伤寒论>表里同病主要包括太阳阳明合病和太阳太阴合病两端.对于太阳阳明合病,当太阳病明显而阳明病初结不甚时,必先解表而后攻里;若太阳病与阳明病证候都较甚时,当表里同治.至于太阳太阴合病,当太阳表证兼有里虚寒证且里虚寒较甚时,急救其里而后攻表;若太阳太阴合病而虚寒不甚时,当表里同治.
作者:鲍艳举;花宝金 刊期: 2007年第02期
名老中医张琪教授从事内科疑难杂病研究多年,尤其善用通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病.其认为通法是相对广义概念,除了传统的通里攻下法之外,还包括活血通络、豁痰开郁、利水消胀等法.笔者有幸从师伺诊,于其博大精深中觅得一鳞半爪,兹介绍如下.
作者:孙元莹;王暴魁;姜德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而治疗效果较差的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因此DN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实践,应用自拟通络滋肾汤治疗DN36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向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笔者在随师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大多数癌症患者都存在脾胃运化失调、饮食摄入不足及消化吸收不良的现象,继而导致气血生化乏源,免疫功能低下,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相反,在治疗过程中如果能调理脾胃并改善其运化功能,患者全身症状及生存质量就会有所改善.本人由此体会到调理脾胃在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就此问题讨论如下.
作者:李景鹏;贾英杰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浮针疗法和反阿是穴疗法在临床上疗效迅速确切,通过对二者特点及原理分析,结合同仁的研究成果,提出临证选穴与教科书上的固定经穴有别.临床上把传统的埋线疗法融合二者之中,即以反阿是穴为进针点,采用浮针疗法中的进针方向、扫散手法,后把羊肠线埋置于皮下,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作者:张计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中药的功效是指导临床用药的关键,但是分析临床常用中药可以发现,许多中药的功效在不同本草著作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表述差异.如血余炭在<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药大词典>,<中医大词典>,1984年版、1996年版<中药学>,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的表述均有出入.
作者:梁新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经方是指出自<伤寒杂病论>之方,以其处方严谨、用药精当、味少效宏而著称于世.历代医药名家,推崇备至,莫不折腰顶礼,纵贯历史数千年,时至今日,仍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十分璀璨的明珠.余临床上辨证施用,每收桴鼓之效,今呈验案3则,以飨同道.
作者:左祐仲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我科自2002年6月~2006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耳廓假性囊肿5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爽 刊期: 2007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