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大新安医著

王键;黄辉;蒋宏杰

关键词:十大新安医著, 主要内容, 编排体例, 发明创新, 学术价值, 历史地位
摘要:笔者从800余部新安医著中,遴选出《名医类案》、《古今医统大全》、《赤水玄珠》、《伤寒论条辨》、《医方考》、《本草备要》、《医学心悟》、《不居集》、《医宗金鉴》、《重楼玉钥》、《医述》等11部医著,从主要内容、编排体例、发明创新、学术价值、历史地位和作用等方面作了简要介绍.“十大新安医著”分属医学丛书、医经整理、综合临床、专论、医案、本草、方论等各医籍门类,涉及面广,理论学术和编撰风格各具特色,在中国医学史上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对中医学的传承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中华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狭小空间晕动病模型的建立及其防治中药的研究

    目的:建立狭小空间小鼠晕动病模型,筛选有效防治晕动病的中药.方法:以振荡器为模型,采用L9(34)正交表,以频率、时间、温度、拥挤程度为因素,小鼠爬杆时间及粪便、尿液、立毛、颤抖等生理指标为评价标准,建立晕动病模型,结合小鼠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和β-内啡肽(β-EP)的变化验证其效果,以此模型评价10种中药药效.结果:温度30℃,以280r/min的频率、452.16cm2/只的拥挤程度持续40min可达到佳的模型效果.生姜、丁香、菊花等实验组小鼠的爬杆时间和生理指标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振荡器可作为狭小空间晕动病的理想模型;生姜、丁香、菊花具有较好的防治晕动病效果.

    作者:张天龙;陈琳;闫菁华;豆婧婧;冯碹;郝保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妇科冰鉴》妇人杂病的诊疗梳要

    《妇科冰鉴》一书为清代柴得华(丽华)所撰,其书博采前人精华,共设有月经、经闭、崩漏、带下、积聚、嗣育、胎前、生育、产后、乳证、前阴、杂证12门.各门首论病情症状,次以八纲辨证,详于脉法、症状、方药,共载医论166条,录方224首.临证辨治强调化裁变通:调经以八纲为法,脉症合参;重视情志与脾胃,用药平中见奇;以辨析见长,推陈出新.全书集理论探讨与临床经验于一炉,具有实用参考价值,文章对其月经病、杂病的诊疗特点进行了系统梳理.

    作者:于峥;杨威;韩蕊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病历回顾研究

    目的:了解丹红注射液的使用情况及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的类型及其发生率,探讨使用病历回顾法开展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评价研究的可行性.方法:设计丹红注射液使用情况调查表,对2 367份使用丹红注射液的完整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8%,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3例(30.00%),神经系统损害3例(30.00%),五官损害2例(20.00%),肌肉骨骼系统损害1例(10.00%),其它损害1例(10.00%).结论: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临床常见,病历回顾法可用于中药注射剂上市后安全性研究.

    作者:唐进法;李学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干预对去卵巢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钙调节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针刺对卵巢切除大鼠模型骨密度和钙调节激素的影响.方法:60只3月龄SD健康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3个月造模成功后将手术组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组、雌激素组.干预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测定腰椎及股骨骨密度(BMD),检测血清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降钙素(CT)、活性维生素D[1,25 (OH)2D3]等指标.结果:针刺组和雌激素组E2、CT、1,25 (OH)2D3水平及骨密度较模型组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同时PHT水平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针刺干预能提高去势大鼠模型骨密度,调节钙调节激素的水平,但整体作用不及雌激素.

    作者:欧阳钢;唐曦;莫非;葛伟;侯立皓;娄青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辨证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辨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思路和方法.本文通过检索FD中国期刊文献近十年的辨证文献43篇,共收206证,并从各版本《中医内科学》、学会标准、行业标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和临床辨证诸方面比较分析了FD辨证规范和实际应用情况,积极完善FD的辨证规范及FD所属症状在辨证规范中的作用并开展前瞻性辨证规范研究,使FD的辨证标准客观、规范、统一,发挥辨证论治的特色和优势.

    作者:申珊珊;梁茂新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麻杏石甘汤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与神经氨酸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麻杏石甘汤抗流感病毒的作用及机制.方法:①经鼻腔接种建立小鼠流感病毒肺炎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奥司他韦组和麻杏石甘汤组,灌胃给药7d后,观检肺指数和肺组织病理变化.②以2-(4-methylumbelliferyl)-α-D-N-acetylneuraminic acid为底物,检测麻杏石甘汤全方与拆方配伍组合对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肺组织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肺指数明显增加(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全方组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全方组、麻黄组神经氨酸酶活性依次下降53.4%、75.4%;麻黄+杏仁、麻黄+石膏、麻黄+甘草、麻黄+杏仁+石膏、麻黄+石膏+甘草、麻黄+杏仁+甘草、麻黄+杏仁+石膏+甘草等7个含麻黄的配伍组合神经氨酸酶活性依次下降69.9%、75.5%、49.4%、67.1%、43.1%、46.7%、53.7%.杏仁+石膏,杏仁+甘草,石膏+甘草,杏仁+石膏+甘草等4个不含麻黄的配伍组合神经氨酸酶活性依次下降13.5%、2.6%、3.3%、-1.2%.结论:麻杏石甘汤能明显减轻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部炎症反应,降低肺指数,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神经氨酸酶活性,阻止病毒增殖有关.麻黄在该方抗流感病毒作用中有重要地位.

    作者:张波;李玲;卢芳国;戴冰;谭露;肖子曾;朱应武;周芳亮;周赛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滋阴补阳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颗粒细胞分泌功能及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调控

    目的:观察滋阴补阳序贯法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分泌功能以及其对干细胞因子(SCF)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滋阴组、补阳组.6周龄雌性SD大鼠灌胃制备空白血清和相应含药血清.分离培养PCOS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和黄素化颗粒细胞,随机分为10组.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雌二醇(E2)、孕酮(P)、SCF含量;RT-PCR法测定SCF mRNA表达.结果:卵泡期颗粒细胞中,模型组1E2含量降低,SCF含量升高,SCF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P<0.01);滋阴方10%组、滋阴方20%组均可提高细胞上清中的E2含量,降低SCF含量,下调SCF mRNA的高表达(P<0.05,P<0.01).黄体期黄素化颗粒细胞中,模型组晗量降低,补阳方10%组分泌P的作用强(P<0.05).结论:滋阴补阳序贯法可以改善颗粒细胞分泌功能,并可能部分通过下调卵泡期SCF基因表达实现,这可能是其治疗PCOS排卵障碍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娟;童星丽;王勇;谈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中医证候特征回顾性分析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肺间质病变(RA-ILD)患者的中医证候特征.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总结68例RA-ILD患者,分析合并疾病、肺损伤程度、中医证候特征.结果:RA-ILD常合并贫血、干燥综合征、肺部感染等;有呼吸道症状43例;肺部HRCT表现以磨玻璃样变、网格状影及蜂窝样改变为主;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通气功能或弥散功能障碍.证候方面:以肺、脾、肾为主,主要以气虚及阴虚为主.标实证多见痰瘀证、痰热证、痰湿证.结论:RA-ILD以本虚标实为主,肺肾气阴两虚证合并痰瘀证为主要证候类型.

    作者:李松伟;李素云;郭洪涛;黄云台;李桓;王济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痹祺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骨关节炎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又称骨关节病.临床治疗骨关节炎主要是以非甾体类药为主,痹祺胶囊治疗膝骨关节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痹祺胶囊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为中医药治疗改善骨关节炎临床症状提供了新的途径.

    作者:牟明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功能指标辅助判断中医辨证分型浅析

    目的:探讨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分析肝功能指标升高某一值域的各证型出现概率并总结规律,以指导于临床.方法:门诊收集270例临床症状显著的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例,记录其中医证型及肝功能指标,统计各肝功能指标升高不同区段的证型出现概率,将有统计学意义组进行规律总结.结果:经统计学分析,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谷酰转肽酶(GGT)的不同组间各证型出现概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LT、AST、GGT正常以肝郁脾虚证为主,重度升高组以肝胆湿热证为主,ALT、AST轻中度升高多见于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证、肝胆湿热证,GGT中度升高各证型分布较均匀.结论:部分肝功能指标升高程度不同,中医证型的分布规律随之改变,二者具有相关性.

    作者:王琮;徐春军;江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胃癌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变化及其与对舌苔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和正常人的舌苔变化与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水平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检测266例胃癌患者和252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EGF表达,记录舌象表现,分析舌苔与血清EGF水平的关系.结果:胃癌组患者厚苔比例高,而对照组薄苔比例高,剥苔低.胃癌组血清EGF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胃癌组黄苔患者血清EGF水平表现为黄薄苔>黄厚苔>剥苔,具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黄苔者血清EGF水平表现为黄厚苔>黄薄苔>剥苔,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癌患者较正常人群舌苔厚苔比例明显增高,血清EGF含量上升;血清EGF水平可能影响胃癌患者舌苔变化.

    作者:董伟;吴娟;张军峰;孙正;李谨;佟书娟;王瑞平;杨学文;陈亚军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患者远期疗效的临床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患者的长期疗效,探讨经穴效应的特异性以及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针刺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偏头痛病例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针刺少阳经特定穴,对照组29例针刺非经非穴,每次治疗30min,5次/周,共治疗4周.于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偏头痛症状评分和总体疗效,以比较两组的远期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1个月,治疗组头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发作程度均优于本组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少阳经特定穴与非经非穴均有疗效,尤其是针刺少阳经特定穴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较好,远期疗效优于非经非穴对照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常小荣;林海波;刘密;陈慧敏;刘珏;严洁;梁繁荣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SYBR Green Ⅰ RT-PCR定量检测葛根芩连方对Wa株轮状病毒感染乳鼠小肠上皮SLC5A1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芩连方(GGQL)治疗Wa株轮状病毒(RV)感染性腹泻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RV-Wa感染4天龄昆明小鼠乳鼠的腹泻模型,采用实时SYBR Green Ⅰ嵌合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GGQL对乳鼠小肠组织钠离子葡萄糖联合转运子(SLC5A1) mRNA的表达差异变化.结果:RV感染乳鼠小肠SLC5A1 mRNA表达降低;GGQL组小肠组织SLC5A1 mRNA表达明显升高.结论:GGQL对感染RV感染性乳鼠腹泻的治疗作用可能与上调小肠SLC5A1 mRNA的表达有关.

    作者:宋丽军;赵文昌;谭晓梅;杨蒙蒙;罗佳波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相关性及蠲哮片干预作用初探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重塑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笔者认为“痰瘀伏肺”是哮喘发病的宿根.痰瘀互结,气道狭窄,使病情迁延,缠绵难愈.痰瘀气阻的病理特征,与现代医学关于哮喘气道重塑细胞外基质沉积和平滑肌增生导致气流受限是一致的.本文就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与“痰瘀伏肺”的相关性及涤痰行瘀方药(蠲哮片)干预气道重塑作用进行初步探讨.

    作者:薛汉荣;喻强强;洪广祥;余建玮;叶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无症状HIV感染者血浆IL-8、NPI、TNF-α、sIL-2R浓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目的:检测无症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血浆细胞因子IL-8、NPI、TNF-α、sIL-2R的浓度,并与健康体检者进行比较,评价无症状HIV感染者的免疫激活状态.方法:选取32例未接受治疗的无症状HIV感染者和22名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中的IL-8、NPI、TNF-α、sIL-2R浓度,比较二者的差异.结果:与健康体检者比较,无症状HIV感染者的IL-8、NPI、TNF-α、sIL-2R血浆浓度均升高,且有差异(P<0.05).结论:无症状HIV感染者存在以上述指标为标志的免疫激活状态.

    作者:姜枫;张荣欣;顾侦芳;李政伟;王丹妮;张怀亮;邓鑫;梁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法对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法治疗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经验性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疗程结束时、随访1周、1个月、3个月的便秘情况,并予评分量化比较;采用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自评量表评定治疗前及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随访3个月,痊愈6例,显效9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治愈率15.0%,总有效率62.5%;随访3个月,便秘主要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减低(P<0.05),与随访1个月相比无明显差异性;随访3个月,PAC-QOL自评积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但与健康人群比较仍偏高(P<0.05),与便秘症状成Pearson正相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法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具有相对稳定的中远期疗效,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耿学斯;肖秋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土家族名医向国鼎教授辨证论治肝硬化验案探析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脏损伤疾病,临床治疗难度大.向国鼎教授是湖北知名的少数民族老中医,数十年来在该病的诊治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认为肝硬化常见病机要素为湿、瘀、气滞等,且肝硬化患者大多存在营养欠佳的情况,因而治疗的全过程注重运用“扶正消癥”之法,常获良效.文章通过选取并分析向国鼎教授的3则典型临证验案,将其治疗肝硬化的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奚胜艳;王大伟;赵晖;岳利峰;赵敬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电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静息态脑功能局部一致性特点的影响

    目的:利用局部一致性(ReHo)方法探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在静息状态下是否存在着大脑功能异常,探讨电针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者前后大脑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在电针治疗前后,利用ReHo分析静息状态下12例PTSD患者的大脑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差异,同时对电针前后PTSD患者的临床监测量表(CAP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评定.结果:患者在电针治疗后,其左侧额中回、左侧颞上回、右侧额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右侧丘脑、扣带回、海马旁回、楔叶/楔前叶、舌回、尾状核、小脑等脑区BOLD信号局部一致性增高(P<0.05).结论:电针治疗PTSD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其机制可能与调节额叶、颞叶、枕叶、岛叶、边缘系统和小脑等脑区构成的神经环路有关.

    作者:杨莎;李波;袁前;王燕真;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浅析《医学发明》五邪相干论

    《医学发明》是李杲的代表性医学著作,由金代的罗天益为之刊行.该书的五邪相干论承接《难经》的相关论述,以五行生克理论作为推演工具,提出了虚邪、实邪、贼邪、微邪、正邪5种发病模式.该论基于脾胃病证的医疗实践,对5种发病类型的具体证候表现及选方用药进行了概括,形成了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总结,从而将《难经》根据五行学说单纯的理论推演落实到了临床实践,使这部分理论有了临床指导意义.该论对明清医家影响较大,清代高鼓峰《四明心法》中的“二十五方总图”是对其的直接继承与发展.

    作者:郑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红参超微粉及其复方超微粉的溶出度研究

    目的:运用反相高效液相法(RP-HPLC)考察并比较红参超微粉及其复方超微粉的溶出度.方法:按溶出度转篮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超微粉及其复方超微粉中人参皂苷Rg1的体外溶出度.色谱柱为kromasil 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1∶79);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nm;流速为1.0mL/min.结果:红参复方超微粉人参皂苷Rg1的溶出量均低于单味红参,其中麦冬组方下降多,生脉组方次之,五味子组方下降少.结论:红参复方配伍超微粉人参皂苷Rg1溶出减少.

    作者:邱新建;李守信;张则平;刘武占;赵志全;苏瑞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学报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