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浸制法在制作中药标本教具中的应用

任瑞玲

关键词:中药标本, 浸制法, 教具制作
摘要:在中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要用中药标本进行直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中药标本就成为中药专业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然而,中药标本中的叶类、全草类标本,因采制、干燥、包装、运输等原因,容易出现变色、皱缩、破碎等现象;部分根类、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标本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糖分、挥发油等各种成分,久贮容易出现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现象;再者,完整且具有典型特征的中药材标本来源相对缺乏,购进的标本常常是经过加工切制的饮片,不利于学生对完整药材性状的了解、识别及对经验鉴别术语的体会,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教与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采用浸制法自制新鲜原植物、原动物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了鲜活的中药标本教具,解决了完整药材标本来源缺乏及部分标本不易久存的问题.现将浸制法制作中药标本教具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总结介绍如下.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丹参与伪品续断的区别

    近在市场上发现有人拿续断冒充丹参出售,笔者对二者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季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概况

    血府逐瘀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所创,载于《医林改错》.方由桃仁、红花、赤芍、当归、生地、枳壳、柴胡、川芎、牛膝、桔梗、甘草等11味药物组成,功可调气行血、活血祛瘀,主治瘀血郁结血府引起的多种病症,诸如胸闷、头痛、烦躁、失眠、潮热等.由于本方擅能调气活血,故被后世广泛应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各种疾病.

    作者:郑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2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李培生教授医案2则

    李培生教授精研伤寒,善治疑难杂证,年近九旬仍临证不辍.笔者有幸随诊,发现李老用药简朴,组方严谨,临证处方注重实效,往往于平淡之中屡起沉疴.此举验案2则以示其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在哮喘防治方面有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不揣浅薄,略抒己见.

    作者: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化不可代、阴阳自和是中医治病的特色

    大自然的变化是神奇美妙的,可谓千姿百态,鬼斧神工,令人惊叹.难怪古人早就对这个所谓的造化之神以极高的崇拜和赞誉.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其本身的生命变化也同样如此,她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是所有生命变化中高级、完美、复杂、无以伦比的,因而也是不可替代的.

    作者:王昆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临床观察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泄泻病名历史源流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泄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历代医家对其病名称谓较为混乱,现就其病名来源与分类做如下归纳.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析泻下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泻下药是指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通利大便,使体内的有形实邪从大便而除,因此临床常用来治疗宿食、瘀血、痰结、水饮等有形实邪而导致的病证.根据通腑逐邪的制方思路,此类药物多应用于清热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等多类方剂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作者:袁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雷公藤毒副作用及其防治研究进展

    雷公藤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别名黄藤木、断肠草、菜虫药、红药等[1].至今已从雷公藤中分离出70多种化学单体,包括糖类、生物碱类、二萜类、三萜类,其中主要活性成分为二萜类,其次为生物碱类[2].

    作者:赵润栓;张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后综合征32例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且多数合并有肝脏功能障碍.在确诊时,大多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目前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已被医学界公认为中晚期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不良反应明显,笔者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3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2例相对比,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宝珠;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拟舒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182例疗效观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国外学者统计,脂肪肝发病率约占平均人口的10%,占嗜酒者的57.6%,而一项为期11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平均有12%的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而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则有一定优势.笔者自2003年5月~2005年12月,运用自拟舒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18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90例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窦乃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系X线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小35岁,大75岁,平均55岁;病程短1天,长20年.

    作者:孟素云;柴英勤;闫振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痔75例

    嵌顿痔是肛肠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急诊手术配合中药坐浴等方法治疗,获效满意,现将2003年9月~2005年9月期间治疗的7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世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36例

    笔者于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36例肺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方法辨证施治,结果获效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怎样讲解《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是连接基础理论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的桥梁.中医人才的培养,自古就离不开这本经典医籍.但是现在的经典课教学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生对以讲述原文形式的课程有茫然不知头绪之感.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不揣愚陋,试作砖石之论.

    作者:张沁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痛24例

    笔者近2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急性腰痛2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临床常见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笔者自1997年10月~2003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LDVT13例16条肢体,取得了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郭辉;刘晓英;胡润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47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予加减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加减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能明显提高安胎的成功率.

    作者:傅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占糖尿病并发症的60%~90%,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近10多年来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