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妇炎合剂制备方法及临床应用

胡香莲;杨翠平;杨新立

关键词:妇炎合剂, 制备方法, 临床应用
摘要: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日久而成,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我院妇科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妇炎合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温经止痛的功效,临床验证是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的有效中药制剂.为确保临床疗效,我们对该药的质控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电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中老年人.自2003年5月~2006年1月,笔者以针灸结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3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临床观察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肝癌栓塞化疗术后综合征32例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恶性程度高且多数合并有肝脏功能障碍.在确诊时,大多患者已失去手术机会,目前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TACE)已被医学界公认为中晚期肝癌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不良反应明显,笔者自2002年8月~2005年8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32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32例相对比,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曾宝珠;王艳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3例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是临床常见病,约占下肢静脉系统疾病的20%[1].笔者自1997年10月~2003年2月,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LDVT13例16条肢体,取得了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作者:郭辉;刘晓英;胡润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怎样讲解《伤寒论》

    《伤寒论讲义》作为一门临床基础课,是连接基础理论课程和中医临床课程的桥梁.中医人才的培养,自古就离不开这本经典医籍.但是现在的经典课教学也遇到了不少问题,学生对以讲述原文形式的课程有茫然不知头绪之感.笔者结合数年的教学经验,不揣愚陋,试作砖石之论.

    作者:张沁园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桂枝加葛根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系X线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小35岁,大75岁,平均55岁;病程短1天,长20年.

    作者:孟素云;柴英勤;闫振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丹参与伪品续断的区别

    近在市场上发现有人拿续断冒充丹参出售,笔者对二者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季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辨证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2例疗效观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肠道疾病的30%以上.本病对症治疗虽可获效,但根治往往困难.笔者自2000年~2003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书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嵌顿痔75例

    嵌顿痔是肛肠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急诊手术配合中药坐浴等方法治疗,获效满意,现将2003年9月~2005年9月期间治疗的75例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郭世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浸制法在制作中药标本教具中的应用

    在中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常常要用中药标本进行直观教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中药标本就成为中药专业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然而,中药标本中的叶类、全草类标本,因采制、干燥、包装、运输等原因,容易出现变色、皱缩、破碎等现象;部分根类、根茎类、果实及种子类标本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油、糖分、挥发油等各种成分,久贮容易出现虫蛀、霉变、变色、走油等现象;再者,完整且具有典型特征的中药材标本来源相对缺乏,购进的标本常常是经过加工切制的饮片,不利于学生对完整药材性状的了解、识别及对经验鉴别术语的体会,这些因素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师生的教与学.笔者经过多年探索和实践,采用浸制法自制新鲜原植物、原动物标本,为实验教学提供了鲜活的中药标本教具,解决了完整药材标本来源缺乏及部分标本不易久存的问题.现将浸制法制作中药标本教具的过程及注意事项总结介绍如下.

    作者:任瑞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柴胡桂枝干姜汤治验3则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张名方,笔者用该方治疗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屡收捷效.今不揣浅陋,举验案3则,以抛砖引玉.

    作者:庄严;吴莉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析泻下药在方剂中的应用

    泻下药是指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泻下药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通利大便,使体内的有形实邪从大便而除,因此临床常用来治疗宿食、瘀血、痰结、水饮等有形实邪而导致的病证.根据通腑逐邪的制方思路,此类药物多应用于清热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等多类方剂中,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也受到历代医家的重视.

    作者:袁晓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益气活血醒脑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6例临床观察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近10年来,我国中风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长的趋势[1].笔者近年来运用自拟益气活血醒脑汤治疗中风后遗症36例,并与维脑路通治疗的36例对比观察,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倪学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泄泻病名历史源流

    泄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甚至泄出如水样而言,前贤以大便溏薄而势缓者为泄,大便清稀如水而直下者为泻.本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历代医家对其病名称谓较为混乱,现就其病名来源与分类做如下归纳.

    作者:彭艳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丹参对银屑病中医分型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对银屑病中医分型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将38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瘀型14例,血热型12例,血燥型12例,予口服丹参免煎饮片14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及计算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记分).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医学生,检测其血浆内皮素与银屑病组作比较.结果:血瘀型组的血浆内皮素及PASI评分与血热型组和血燥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内皮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丹参治疗后,血瘀型血浆内皮素-1虽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型PASI评分分别与血热型、血燥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与血瘀证相关,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及PASI均可改善.

    作者:周萌;陶林昌;黄桂云;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62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浅论中医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思路与方法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在哮喘防治方面有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不揣浅薄,略抒己见.

    作者: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拟冠心Ⅲ号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8例

    冠心病心绞痛属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运用自拟冠心Ⅲ号方治疗本病78例,同时与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获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自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痛24例

    笔者近2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急性腰痛24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张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自拟胃舒Ⅲ号方治疗消化性溃疡37例临床观察

    目的:对比中药和西药对消化性溃疡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中药和西药对该病的临床效果和远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2.97%,总有效率97.30%,1年复发率18.52%;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6.36%,总有效率84.85%,1年复发率58.33%.结果:中药治疗组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较西药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