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萌;陶林昌;黄桂云;韦斌
目的:探讨丹参对银屑病中医分型及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参考有关文献将38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血瘀型14例,血热型12例,血燥型12例,予口服丹参免煎饮片14天.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血浆内皮素及计算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记分).对照组30例,为本院健康医学生,检测其血浆内皮素与银屑病组作比较.结果:血瘀型组的血浆内皮素及PASI评分与血热型组和血燥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银屑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内皮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丹参治疗后,血瘀型血浆内皮素-1虽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瘀型PASI评分分别与血热型、血燥型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银屑病与血瘀证相关,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后,血浆内皮素及PASI均可改善.
作者:周萌;陶林昌;黄桂云;韦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冠心病心绞痛属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运用自拟冠心Ⅲ号方治疗本病78例,同时与应用地奥心血康胶囊治疗的60例进行对照观察,获效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胡自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胃脘痛的诊断标准并结合胃镜检查确诊.
作者:曹会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肠道疾病的30%以上.本病对症治疗虽可获效,但根治往往困难.笔者自2000年~2003年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书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7例予加减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结论:加减四物汤配合西药治疗先兆流产,能明显提高安胎的成功率.
作者:傅晓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于2002年1月至2006年7月共收治36例肺心病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方法辨证施治,结果获效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谢玉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6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32例和西医组30例,西医组以吸入必可酮气雾剂、口服酮替芬及茶碱控释胶囊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西医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自拟止咳平喘方,观察两组用药对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为96.87%,西医组总有效率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复发率中西医结合组为6.3%,西医组为2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组疗效稳定且优于西医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玉珍;刘茵;黄振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对比中药和西药对消化性溃疡的近期及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消化性溃疡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中药和西药对该病的临床效果和远期复发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72.97%,总有效率97.30%,1年复发率18.52%;对照组临床治愈率36.36%,总有效率84.85%,1年复发率58.33%.结果:中药治疗组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尤其是远期效果较西药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P<0.05).
作者:尹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产生的烧心、泛酸等症状,可引起反流性食管炎(RE).该病目前倍受各国医学专家的关注,西医目前没有好的方法[1].自2002年3月~2005年3月,我们采用疏肝降逆汤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56例,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56例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曹振;陈秋海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近年来,中医药在哮喘防治方面有较大进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不揣浅薄,略抒己见.
作者:朱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声带小结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也是造成儿童声嘶的常见病因之一.自2003年9月~2005年12月,我们应用耳穴贴压法治疗该病3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志文;肖永涛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宏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笔者采用加味逍遥散治疗乳腺增生病5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红瑜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李培生教授精研伤寒,善治疑难杂证,年近九旬仍临证不辍.笔者有幸随诊,发现李老用药简朴,组方严谨,临证处方注重实效,往往于平淡之中屡起沉疴.此举验案2则以示其治.
作者:李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在市场上发现有人拿续断冒充丹参出售,笔者对二者进行比较,现总结如下.
作者:季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是指女性生殖器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发生炎症性改变,多因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迁延日久而成,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常见病、疑难病,近年来有上升趋势.我院妇科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妇炎合剂,具有清热解毒、活血行气、温经止痛的功效,临床验证是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的有效中药制剂.为确保临床疗效,我们对该药的质控方法和临床应用进行了研究.
作者:胡香莲;杨翠平;杨新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系X线确诊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小35岁,大75岁,平均55岁;病程短1天,长20年.
作者:孟素云;柴英勤;闫振乾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脂肪肝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据国外学者统计,脂肪肝发病率约占平均人口的10%,占嗜酒者的57.6%,而一项为期11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平均有12%的酒精性脂肪肝发展成肝硬化.而中医药对脂肪肝的防治则有一定优势.笔者自2003年5月~2005年12月,运用自拟舒肝降脂汤治疗脂肪肝18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90例对比观察,获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窦乃建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之一,占糖尿病并发症的60%~90%,是糖尿病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笔者近10多年来运用中医中药内外合治的方法治疗该病42例,获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柴胡桂枝干姜汤是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一张名方,笔者用该方治疗消化系统的慢性疾病,屡收捷效.今不揣浅陋,举验案3则,以抛砖引玉.
作者:庄严;吴莉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