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顽固性心绞痛48例

书玉萍

关键词:冠心病, 顽固性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我院自1993年1月~1999年12月,共收治冠心病患者326例.其中顽固性心绞痛48例,经中西医综合治疗,结果能缩短治疗周期,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现报道如下.
国医论坛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减食性闭经76例

    笔者自1997年~2000年,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因减肥而节食所致闭经病人76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波;焦光海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加味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回肠电-机械活动变化的影响

    采用双银球电极-应变片记录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回肠始段的电-机械活动,发现脾虚组慢波(P<0.05)和运动平均频率(P<0.025)增高,快波明显增多,幅度略有增强.自然恢复组慢波、运动频率及振幅与脾虚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10).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组较脾虚组运动振幅显著下降(P<0.05),快波显著减少.结果提示,加味四君子汤对实验性脾虚证大鼠回肠始段活动功能亢进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作者:郭华;曲瑞瑶;孟旸;王伟;曲柏林;曾文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陈亦人教授医话(连载)

    二十六、三泻心因机需究摒玄谈正虚邪实半夏、生姜、甘草三泻心汤,为《伤寒论》治疗痞证而设,千百年来一直广泛用于临床,疗效昭彰,成为千古名方.然就其有关问题,引起了古今医家的争议,对深入探讨仲景学术思想、指导临床实践极为不利,故亟当深究,以辨明是非.

    作者:张喜奎;王旭丽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五脏功能系统略图

    观其中医基础理论教材,或是历代医家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专著,或是有关中医基础理论的论文,有五行的生克制化图示,也有经络系统图示,有手足阴阳经脉走向交接规律示意图,又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表,但未曾见到五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以图而概之者.

    作者:刘丹卓;赵新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治糜灵糊治疗子宫颈糜烂112例

    1临床资料本组112例为1995年1月~2000年11月所治病例.年龄20岁~25岁者12例,25岁以上~35岁者59例,35岁以上~45岁者38例,45岁以上者3例;已婚105例,未婚7例.据自述症状分为3型.轻型:多无症状或自觉症状较轻,52例;中型:白带量多,色浊质厚,夹有血丝,49例;重型:白带量多,赤白相兼或有腥臭味,阴部瘙痒甚至灼痛,伴见腰骶部酸痛,小腹隐痛,体倦乏力,11例.

    作者:马巧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CSEA-1659型多功能整体治疗仪治疗颈性眩晕症88例

    1临床资料176例均依据临床症状、X光片及CT检查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治疗组88例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26岁~35岁者8例,35岁以上~45岁者28例,45岁以上~55岁者44例,55岁以上者8例;病程短者2个月,长者2年;单纯眩晕症38例,伴有右肩及右上肢症状者22例,左肩及左上肢症状者28例.对照组在年龄、病程、病位等方面与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作者:朱立正;王晓伟;郭建韬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疱疹净散治疗带状疱疹有奇效

    1药物组成雄黄、青黛、黄柏、生大黄、冰片,配伍比例为1:1:1:1:0.2.2制用方法上药共为极细粉末,加香油适量调成稠糊状,用时取适量涂于患处,每日换药2次.

    作者:陈玉贵;张凤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浅探《伤寒论》养阴十法

    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主要论述了寒为阴邪,易伤阳气,治疗以温阳法占主导地位.但寒邪化热亦可耗损阴液,故治疗又当滋养阴液.温阳与养阴,各有所宜,不可偏废.兹将《伤寒论》之养阴措施归纳为十法浅探如下.

    作者:李素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香砂枳术汤加味促进肛肠术后排便80例疗效观察

    排便困难为肛肠科术后病人常见并发症.笔者自1996年~1999年,运用香砂枳术汤加味治疗肛肠术后排便困难病人80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小结如下.

    作者:尹玉锑;辛学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26例

    1一般资料1998年10月~2000年2月,我院共收治5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均符合1989年济南会议制定的HIE临床诊断依据和分度标准[1].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26例中,男19例,女7例;入院日龄《24h者23例,24h~72h者3例;出生1min阿氏(Apgar)评分0分~3分者21例,4分~6分者5例;5min阿氏评分≤3分者7例,4分~6分者19例.对照组24例中,男15例,女9例;入院日龄《24h者19例,24h~72h者5例;出生1min阿氏评分0分~3分者17例,4分~6分者7例;5min阿氏评分≤3分者8例,4分~6分者16例.两组的窒息程度、出生体重、胎龄等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朱凤兰;樊纪民;王波;高瑞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通腑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探析

    急性缺血性中风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目前,中风病是人类第二大致死原因,而急性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人总数的75%,因此,对急性缺血中风治疗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近10年来,通腑法作为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重要治法之一,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取得了可喜疗效.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略作如下分析探讨.

    作者:高祖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远昭老中医治疗杂病经验举隅

    远昭老中医系内科副主任医师,生于世医之家,幼承家学,业医50余载,擅长治疗中医内、妇科杂证,医术精湛,学验俱丰.现择其验案4则,介绍于下.

    作者:远中熙;秦泳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从毒论治银屑病60例临床观察

    银屑病是以红斑、鳞屑性皮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慢性顽固性皮肤病.我们于1994年5月~1999年10月从毒论治本病60例,疗效满意,并与西药治疗的54例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修合;秦元业;陈富医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炎42例

    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82例,均符合1993年《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分型与治疗及诊断标准专题座谈会纪要》中急性肾炎的诊断标准.治疗组42例中,男31例,女11例;年龄3岁~13岁,平均7.5岁;病程3周~11个月,平均8.6个月.对照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5岁~12岁,平均6.2岁;病程2周~10.5个月,平均7.2个月.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希云;魏玉娇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自拟舒平更年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93例

    1临床资料本组93例中,年龄45岁~55岁,平均51岁;中医辨证肝肾阴虚型82例,脾肾阳虚型11例.

    作者:陈淑萍;杨利敏;冯静克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针刺人中穴合推拿治疗脊柱小关节紊乱症80例

    1临床资料本组80例为1997年~1999年收治的患者,其中男55例,女25例;年龄小15岁,大60岁,平均32.5岁;病程短1天,长7天.所有病例均经X线诊断排除骨病,均无明显外伤史.

    作者:贾仰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蝼蛄粉内服治截瘫后尿潴留7例

    笔者从《江苏中医》1997年第7期翟锦芳报道《蝼蛄治疗产后尿潴留36例》文章中得到启发,于1998年起尝试用蝼蛄粉治疗截瘫后尿潴留7例,均获得成功,现介绍如下.

    作者:姜国军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克栓散内服配合艾灸治疗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46例

    下肢深部静脉血栓形成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深部静脉阻塞性疾患.本病多由湿热流注于血脉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阻脉络而形成.2年来,我们运用自制克栓散内服,同时配合艾灸治疗,收到满意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崔书克;陈登朝;刘成藏;张霞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文金散治疗胆囊息肉28例

    1临床资料本组28例全部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7岁~68岁.本组病例均经B超检查确定为胆囊息肉,其中合并胆囊炎者11例,合并胆囊结石者6例,合并胆囊多发息肉者7例.治疗前均有右侧胁下疼痛,食欲不振等症状.

    作者:王其政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从气论治女性尿道综合征50例

    尿道综合征多见于女性,现代医学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笔者从气论治本病50例,取得了一定疗效,兹报道如下.

    作者:贠清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国医论坛杂志

国医论坛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