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创置管胸腔引流联合灌注顺铂与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张世杰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 恶性胸腔积液, 微创, 胸腔置管
摘要: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后灌注顺铂和甘露聚糖肽与灌注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比较. 方法:将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彻底后灌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对照组灌注顺铂,观察组增加灌注甘露聚糖肽,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临床获益率、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临床获益率、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后灌注顺铂和甘露聚糖肽临床疗效高于单独灌注顺铂治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重庆市璧山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的机会性筛查

    目的:调查重庆市璧山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及视力损害情况. 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眼科就诊或体检中心进行体检40岁以上人员,共1761例,进行青光眼调查. 结果:1761例受检者中,共35例青光眼患者,患病率为1. 99%. 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及继发性青光眼的患病率分别为1.31%、0.57%和0.11%. 女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患病率及青光眼总患病率较男性高(均P<0.05). 不同年龄段的原发型闭角型青光眼、开角型青光眼患病率及青光眼总患病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35 例青光眼患者中 20 例(57. 14%)视力受损,其中10例(28.57%)单/双眼低视力,10例(28.57%)单/双眼盲. 女性和高龄患者视力受损比例较高. 结论:重庆市璧山区40岁以上人群青光眼患病率较高,以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为主,其患病率与性别、年龄有关,且女性和高龄患者视力受损比例较高.

    作者:周垂仁;江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纵隔肿瘤的疗效

    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镜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减少术后并发症.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40 例(研究组)前瞻性实施微创电视胸腔镜下纵膈切除术治疗,并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实施开胸手术治疗40例纵膈肿瘤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术中失血量,引流管留置、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术后1d、术后3d研究组切口疼痛评分(VAS),血浆中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微创胸腔镜纵膈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疗效好,创伤小,患者应激反应低,并发症少,临床应推广适用.

    作者:陈楠;张莹;郭刚;马千里;向旭东;李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半月板动脉与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出血的解剖及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半月板动脉血管结扎对全膝关节置换术( TKA)中出血量的影响. 方法:筛选行TKA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13例,在手术过程中对半月板动脉结扎. 对照组7例,半月板动脉不结扎. 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48h引流量,术后5d晨时体温以及术后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观察组术中平均术中出血量( 270 ± 46 ) mL、出血量(810±96)mL,对照组分别为(340±50)mL、(1102±104)mL,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92±15)min,对照组为(76±12)min,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5d 体温稳定;术后15d活度测试,P>0.05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半月板动脉结扎术可以显著性降低术中出血量、引流量、出血量,不会造成术后关节腔感染率增加以及术后功能恢复障碍,具有很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杜忠良;王利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带线锚钉在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对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锚钉组和髌骨下极切除组各20例,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逐层切开分离显露骨折断端,分别采用带线锚针和髌骨下极切除术治疗,术后常规抗感染及合适的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术后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锚钉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 0%,明显优于髌骨下极切除组的80. 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 05);两组患者随访时间平均(15.6±1.3)个月,未见血管及神经等损伤,其中锚钉组于术后第7天出现1例锚钉松动脱出,经二次手术置入2枚锚钉固定,术后一期愈合. 髌骨下极切除组出现屈膝困难3例,髌股关节炎4例,后期行保守治疗. 结论:带线锚钉治疗髌骨下极粉碎性骨折,保留了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有效的恢复了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跃飞;孔晓川;王巍峰;倪宏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康复效果及癌因性疲乏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 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 EORTC)编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 QLQ-C30)中的5个功能量表进行康复效果,癌因性疲乏采用简明疲乏量表( BFI )进行评价. 结果:术前,两组患者QLQ-C30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个疗程化疗结束时,两组患者QLQ—C30功能量表各维度评分较术前增加,但是观察组各项指标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术前,两组患者BF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化疗第14天和第28天,两组患者BFI评分较术前均增加,但是观察组患者增加幅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结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汤妹娥;杨润琴;李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过敏性哮喘儿童临床疗效及免疫机制探讨

    目的:观察采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对过敏性哮喘儿童临床疗效的影响及其免疫机制探讨,以及安全性评价. 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92例确诊为过敏性哮喘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粉尘螨滴剂治疗组(观察组,n=47)和单存GINA方案治疗组(对照组,n=45). 对照组儿童均予全球哮喘防治指南GINA方案治疗;观察组儿童在在此基础上加用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每日1次,逐渐递增剂量至维持量,治疗6个月停药.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哮喘症状评分变化差异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检测两组治疗前后IgE及白介素细胞因子检测等免疫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组哮喘患儿的总控制率为91.49%,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的FVC、FEV1%、PEF等肺功能相关指标FVC、FEV1%、PEF%均有所提升,而观察组升高情况均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gA、IL-2、IL-4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而血清总IgE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治疗后IgA、IL-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血清总IgE亦有所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的IgA、IL-2、IL-4水平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而血清总IgE水平观察组则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均未见到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粉尘螨滴剂舌下含服治疗过敏性哮喘儿童可有效控制哮喘发作,改善肺功能,调整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邓敏;许丽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超声脐血流值监测联合胎心监护预测胎儿宫内缺氧的研究价值

    目的:研究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收缩期峰值流速与舒张末期流速比值)监测判定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200例孕妇临床资料,参照Apgar新生儿评分将其分为宫内缺氧组( Apgar≤7分,n=93)与正常组( Apgar>7分,n=107) ,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阻力指数)、S/D值、PI(搏动指数)水平,观察两组脐血流S/D值不同产程改变情况,观察两组新生儿娩出前4h胎心监护NST(无压力试验)反应率及胎儿预后情况. 结果:宫内缺氧组新生儿娩出前24h脐血流RI、S/D值、PI水平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临产前、临产时、活跃期、第二产程脐血流S/D值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胎心监护NST反应率与正常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宫内缺氧组脐带异常、羊水粪染、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窒息发生情况与正常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胎心监护联合超声脐血流S/D值监测,能够客观判定胎儿宫内缺氧情况,有效预测、预防不良结局,应予推广.

    作者:牛琪;贯国京;王秀玲;宋学婷;付艳岭;杨连杰;丁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广东惠州地区职工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与研究

    目的:了解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糖尿病患病情况,探讨其流行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分别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796人的相关检查和普通资料,并对两阶段调查数据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两阶段新发现的糖尿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1年后的第二阶段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为5.92%较第一阶段稍有增高. 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糖尿病家族史、性别、体质指数( BMI )、高血压、高血脂与2型糖尿病发生明显相关,其中低密度脂蛋白、糖尿病家族史及体质指数为威胁大的三项危险因素. 结论:惠州市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比国内大城市统计结果低,相关危险因素良好的控制可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陈利强;骆秀婷;岳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对功能性食管疾病诊断的价值

    目的: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对功能性食管疾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对200例可疑患者进行食管造影检查,使用传统造影对150例可疑患者进行食管造影检查. 结果: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得到的照片质量优于传统造影技术,具有可存储的特点,并且采用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检查得到的病变显示率、微小病变显示率、与PPI诊断性治疗结果一致率均高于使用传统造影方法. 数字化图像和传统胃肠机拍摄图像清晰度、灰度、对比度均佳,但数字化胃肠机在伪影( P>0.05)、腔壁线( P>0.05)、双对比区( P>0.01)和墙壁扩张度( P>0.05)方面更能体现观察优势. 结论: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更适合用来观察食道的功能改变,对功能性食管疾病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将大剂量的质子泵抑制剂( proton pump inhibitor, PPI)的诊断性治疗结果与全数字化食管造影技术相结合,有助于提高FDE诊断效率.

    作者:武军;徐宁;郭君怡;奚文静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在糖尿病合并症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微颗粒( EMPs)水平在糖尿病合并症病变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根据合并症的不同,分为单纯糖尿病组26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32例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22例. 另外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40 例为对照组. 流式细胞法检测EMPs水平. 结果:糖尿病各组体质量指数( BMI)、空腹血糖( FBG)和糖化血红蛋白( HbA1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糖尿病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糖尿病各组间比较显示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和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EMPs水平显著高于单纯糖尿病组( P<0.05);糖尿病患者EMPs水平与FBG、TC、TG呈正相关性,与其它指标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合并有血管病变患者,内皮细胞微颗粒明显增高,内皮细胞微颗粒水平反应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状态,可作为判断血管病变程度的指标.

    作者:李会娟;邵桂芳;田田;李红卫;毛晓燕;方静;沈和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微创置管胸腔引流联合灌注顺铂与甘露聚糖肽治疗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在超声引导下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后灌注顺铂和甘露聚糖肽与灌注顺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比较. 方法:将10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彻底后灌注药物进行局部治疗,对照组灌注顺铂,观察组增加灌注甘露聚糖肽,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缓解率、临床获益率、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缓解率、临床获益率、Karnofsky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微创置管胸腔引流后灌注顺铂和甘露聚糖肽临床疗效高于单独灌注顺铂治疗,而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探讨应用.

    作者:张世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吸入糖皮质激素( ICS)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一氧化氮( NO)、肺功能、内皮功能、生活质量影响临床疗效. 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因稳定期COPD住院治疗患者中NO呼出量水平较高者40例纳入本研究,并将其随机均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为20例.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炎等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第1s用力呼气容积( 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 FEV1/FVC)、大呼气流量( PEF)、呼出气NO水平、内皮功能、生活质量( CAT评分)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存在一定程度改善,且研究组FEV1、FEV1/FVC、PEF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对照组IMT、VS、VD、RI和血清ET-1、sIcam-1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 P>0.05) ,而研究组IMT、RI和血清ET-1、sIcam-1较治疗前降低,VS、VD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血清呼出气NO和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而研究组呼出气NO、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以显著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肺功能,降低呼出气NO水平,提升内皮功能,生活质量也随之改善.

    作者:赵洪达;陈建波;许群;江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SIAH2和HIF-1α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检测喉鳞状细胞癌组织、声带息肉、癌旁组织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为喉鳞状细胞癌发病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方法:收集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60例,同时收集声带息肉、癌旁石蜡包埋组织各30例,应用法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水平. 结果: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在癌旁组织、声带息肉以及喉鳞状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33.3%、70%和3.3%、30.0%和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SIAH2蛋白和HIF-1α蛋白的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P<0.05). 喉鳞状细胞癌中SIAH2和HIF-1α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 结论:SI-AH2和HIF-1α蛋白可能与喉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有关,并对喉鳞状细胞癌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有促进作用,联合检测二者可为预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以及患者的预后提供帮助.

    作者:刘彩双;刘卫云;党晓伟;秦博文;马秀芬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HAMA和HAMD评分的影响

    目的:通过提高对乳腺良性肿瘤术前和术后护理水平,观察患者满意度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的变化,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手术后常规护理的41 例作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优质护理的41例作为试验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满意度及 HAMA 和HAMD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97.56%,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仅7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加强乳腺良性肿瘤术前和术后优质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HAMA 和HAMD 评分,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保障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陈新雯;赵海军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观察. 方法:将109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61例. 对照组单纯予克龄蒙治疗,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 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后两组均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总有效率(91.80%)明显高于对照组(77.08%),两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FSH、E2、LH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 P<0.05);治疗组血清FSH、E2、LH改善较对照组更明显( P<0. 05). 结论:六味地黄丸联合克龄蒙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克龄蒙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芹;汤劲松;仇姝;张立惠;罗惠媛;邱萌;李臧英;孙雯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张口呼吸与OSAS相关性研究进展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是多种原因导致睡眠状态下反复出现的低通气和呼吸中断,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呼吸障碍性疾病,其患病人群逐渐广泛、发病人数目逐年增加. 近年来张口呼吸对OSAS的影响及其作用越来越受到医学界各相关学科的重视,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张口呼吸和OSAS相互作用的研究张口呼吸和OSAS的相互作用很早就引起了学者的注意,早在1986年就有国外学者研究表明:口呼吸者有较鼻呼吸者高的OSAS发生率[1] .

    作者:于静;刘建捷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血浆VEGF MIC-1联合尿LAP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VEGF、MIC-1联合尿LAP 在2型糖尿病肾病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50人为糖尿病肾病组,根据患者的肌酐和尿清蛋白比率将所有患者分为临床蛋白尿组(52例),微量蛋白尿组(50例)和正常蛋白尿组(48例),另选5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临床蛋白组和对照组的血浆VEGF、CIM-1以及尿LAP 水平. 用实性指标的方法计算肾功能损伤患者的VEGF、MIC-1、LAP 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计算三种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比较糖尿病肾病组和对照组的血清VEGF、MIC-1以及尿LAP 水平和DN相关生化指标. 结果临床蛋白组患者的血浆VEGF、MIC-1以及LAP 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果:显示,血浆VEGF、CIM-1和尿LAP 三种检测指标均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 正常蛋白尿组和临床蛋白尿组患者的血清VEGF、MIC-1、LAP 及其它生化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血浆VEGF、CIM-1联合LAP 可以明显提高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检出率,较常规检测因子发生时间早,准确度明显优于常规检测方法.

    作者:白书堂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NF-αIL-6的影响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联合前列地尔对急诊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 )患者的疗效及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5月接受治疗的SAP 患者96例实施研究,根据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 两组均予以常规禁食、胃肠减压以及抗生素等对症支持性治疗. 对照组增用生长抑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用前列地尔,治疗2 周后比较两组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两组症状体征相关指标,内毒素、TNF-α及IL-6水平,以及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经过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83%,较对照组的81.25%显著更高( P<0.05). 观察组的腹痛缓解所需时间、肠功能恢复所需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所需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均分别少于对照组( P<0.05). 两组治疗前的内毒素、TNF-α及IL-6水平无统计学差异. 观察组治疗后的内毒素、TNF-α及IL-6水平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利用前列地尔以及生长抑素对SAP 患者实施联合治疗,疗效较好,能够加速患者症状恢复,还可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安全性较高,值得退广应用.

    作者:徐兆军;别华容;田敏;吴妍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4.1-2015.3月间我市第五医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100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吲哒帕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个月时血压情况,并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化指标及血钾水平变化. 结果:观察组治疗各时间点血压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甘油三酯(TG)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钾均下降,但无低钾血症患者发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结论:缬沙坦联合吲哒帕胺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孟祥焕;梁春海;张存亮 刊期: 2016年第02期

  • 尼克地尔对行PCI患者术中心肌复流及影响中期预后的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尼克地尔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患者术中心肌复流及影响中期预后的因素分析. 方法:选择150例我院行PCI手术的患者,根据术前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5例. 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100mg+阿托伐他汀20mg+氯吡格雷300mg进行治疗;观察组选取阿司匹林100mg+阿托伐他汀20mg+氯吡格雷300mg+尼克地尔10mg进行治疗. 两组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4100IU3d,阿司匹林100mg+阿托伐他汀20mg+氯吡格雷75mg. 术后进行冠脉造影评估尼克地尔对行PCI患者术中心肌无复流情况,随访6个月评价心血管不良事件(心源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卒中等)以评估中期预后和其影响因素. 结果:两组患者PCI术后CTFC比较,t=6.383,P<0.05,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帧数高于观察组. 术后随访6个月,对照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4.67%,观察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67%,χ2=5.837,P<0.05. 对观察组患者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情况、高血压、高血脂、PCI术距发病时间、PCI术后ST段变化幅度均为服用尼克地尔PCI患者术后出现心脏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尼克地尔可减少PCI术中的无复流,降低心肌损伤,有效保护心肌,促进预后,但影响PCI术后预后的因素较多,需根据患者个体因素结合临床实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获得佳疗效.

    作者:吴晓鹏;王选琦;韩磊森;王崇振;毛银娟;李伟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