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锁;辛海松;刘西斌;王玉芹;赵辉
观察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给予芬必得口服,月经疼痛时开始服用,感觉消失后停止服用,每次1片,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埋线联合针灸疗法.两组均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结果:对照组60例,痊愈15例,好转22例,无效23例,有效率为61.67%,治疗组55例,痊愈23例,好转25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7.2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配合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涂安燕;刘国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五皮饮加减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OHSS倾向结局的影响.方法:将305例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分为取消鲜胚移植组117例和未取消鲜胚移植组188例,取消鲜胚移植组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中药组42例,未取消鲜胚移植组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中药组8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溶阿司匹林片、醋酸泼尼松片、羟乙基淀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获卵数、取卵后第二天卵巢直径、盆腔积液,发生中度以上OHSS、是否穿刺抽腹水,以及未取消鲜胚移植组妊娠率等情况.结果:取消鲜胚移植组中,中药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获卵数比较无差异性,取卵后第二天卵巢直径及发生中度以上OHSS例数中药组有减小(少)趋势,盆腔积液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未取消鲜胚移植组中,中药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及获卵数比较无差异性,取卵后第二天卵巢直径中药组有减小趋势,盆腔积液、发生中度以上OHSS例数及妊娠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无1例穿刺抽腹水.结论:中药治疗减少了盆腔积液量,改善了OHSS症状,不仅对OHSS倾向患者有较好的预防作用,而且有效提高了移植周期的妊娠率.
作者:赵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ower extremity 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DVT形成多与手术、挤压、外伤和长时间固定体位有关,也是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的疾病.血管壁损伤、血流异常、血液成分异常是DVT形成原因和易患因素.中医学并无DVT的文献记载,究其发病机制与临床特点,可属于“瘀血流注”“脉痹”“筋瘤”“股肿”等讨论范畴.中医学认为筋脉受损,或过食膏粱肥甘滋腻,或气机郁滞,或荣卫失和,致使瘀血、痰浊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局部筋脉络道凝滞而成.病程日久,邪气由浅入深,由气及血,由经走络,痰瘀互结,气滞湿阻,络脉痹阻所致.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瘀血”症状故多数医家以活血化瘀通脉为治疗大法.笔者结合临床运用中医外治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倪凤元;李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百合病肾阴不足,壬水匮乏,方用百合地黄汤滋肺肾不足之阴,清心安神润燥;百合病发汗之后,汗出伤阴,除肺肾阴虚之外,另有肾阴不足、相火有余之证,方用百合知母汤滋阴润肺,清心安神;百合病吐后伤及脾胃之阴津,方用百合鸡子黄汤濡养脾胃;百合病津伤之后,有小便艰涩难出的症状,方用滑石代赭汤清润心肺,使膀胱津液得通;百合病久,津伤液枯,致口渴久不愈,方用瓜萎牡蛎散清肺生津,止咳润燥;百合洗方外用加饮食调养,可增强养阴清热止渴之力.
作者:于华红;张甦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防治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9例和对照组81例.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防治,对照组给予耳穴按摩配合自我管理的干预措施防治.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治疗后即刻、10min以及30min的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即刻、10 min和30 min血压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耳穴压豆疗法配合自我管理防治高血压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学伟;贾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近年来人们对子午流注纳子法从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两方面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较大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时间针灸学的发展.但也有不少问题,首先,关于纳子法的实验研究还比较少,所涉及的病种和时辰使用相对狭窄,有许多领域有待进一步开展研究.其次,虽然子午流注纳子法的临床研究领域日渐扩大,涉及临床各科,但目前大量的研究相对集中在针刺止痛、脾胃病及神经系统疾病三个方面,其他病种的报道数量还比较少,研究空间还很大.后,应用纳子法理论指导临床辨证用药的研究也不多,今后应加大这方面的研究.
作者:廖忠良;赵彩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不同中成药辅助治疗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入院诊治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1800例,根据数字随机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试验组辅助应用丹参注射液、对照组应用安宫牛黄丸,观察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经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时间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尤其试验组改善明显(P<0.05).经治疗后,试验组基本痊愈130例,显著进步380例,进步310例,无改善及恶化80例,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基本痊愈80例,显著进步270例,进步400例,无改善及恶化150例,有效率为83.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及过敏反应.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均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及安宫牛黄丸均能有效改善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且均安全性良好,其中丹参注射液疗效更为显著.
作者:王洪涛;陈凡;刘行高 刊期: 2015年第03期
温胆汤的应用指征有形体肥胖,属痰湿体质;平素胃纳佳,表面脾胃运化功能正常,甚至有“脾运亢进”的特点,但常感困倦乏力;舌体肥大,舌边有齿痕,平素苔白腻,脉弦滑或濡.有此三点,无论患者有何临床表现,均可以温胆汤随症加减.
作者:邱晓堂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哮喘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氨茶碱联合孟鲁司特治疗,观察组采用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肺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58.8%,复发率为34.3%,观察组有效率为82.9%,复发率为15.7%,两组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VC%、FEV1%、FEV1/FVC分别为(88.12±3.94)%、(78.56±3.22)%、(70.56±2.6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射干麻黄汤联合参蛤散治疗哮喘疗效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
作者:蒋岩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纯西药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眩方治疗.结果:两组降血压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有效率为52.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眩方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病,不仅临床疗效显著,而且能使患者生存质量得到提高.
作者:杨晓艳;王昃睿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膜透析治疗可导致微炎症状态的发生,其还与PD患者心血管疾病、营养、代谢紊乱等并发症密切相关.临床可通过测定CRP、IL-6、TNF-a等炎症因子,来判断是否存在微炎症状态,对PD患者的预后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进行预测.
作者:李真;盛梅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单用枳实、厚朴以及二者配伍比例为1∶1时对正常小鼠胃排空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小鼠8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用枳实组、单用厚朴组、枳实厚朴1∶1组,各组均按0.02 mL·g-1体积灌胃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40 min后各组均灌胃给予营养性半固体糊剂,每只0.6 mL,20 min后脱颈椎处死动物,取胃,用滤纸拭干后称全重,然后沿胃大弯剪开胃体,洗去胃内容物后拭干,称净重,计算小鼠胃残留率.结果:厚朴组、枳实组、枳实厚朴1∶1组的水煎液均可显著降低小鼠的胃残留率,即厚朴组的胃残留率<枳实组的胃残留率<枳实厚朴1∶1组胃残留率.其中,枳实厚朴1∶1组效果为明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枳实、厚朴配伍,可以增强其促进肠胃蠕动的效果,提高胃肠动力,促进胃排空.
作者:代永霞;杨峥;高青;吴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盆腔性炎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自拟中药汤剂治疗.两组患者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6.92%,治疗组有效率为96.1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反应蛋白与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未发生明显反应;观察组复发率(3.85%)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自拟中药汤剂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性疾病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张亚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口服,每次20 mg,日1次;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加味治疗,日1剂.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口苦等主要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同期降低更加明显(P<0.05);治疗组内镜疗效愈显率(94.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P<0.05);随访6个月,治疗组Hp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四逆散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近期复发率.
作者:丁宁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4年0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60例.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治疗组与西医治疗组各80例.中西医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组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3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88.75%;西医治疗组显效29例,有效32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76.2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西医治疗组腹泻2例,腹痛1例,腹胀0例,黏液便1例,脓血便1例,里急后重0例,肝功能异常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西医治疗组腹泻3例,腹痛3例,腹胀2例,黏液便3例,脓血便2例,里急后重2例,肝功能异常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7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贾晨;王红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Ⅱ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重型肝炎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一般为护肝、降酶、新鲜血浆、白蛋白、改善肝脏微循环、抗病毒、维生素K1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解毒化瘀Ⅱ方治疗,日2次,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表现、血清总胆红素(TBil)及凝血酶原时间(PT)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明显降低,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毒化瘀Ⅱ方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疗效显著,可缩短患者痛程.
作者:胡小慧;毛德文;王娜;李玲;唐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增液汤化裁而成的中药汤剂联合通便灵胶囊内服对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效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6月就诊于本院的114例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通便灵胶囊内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由增液汤化裁而成的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两组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及证候给予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5.4%,观察组有效率为91.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便质干结、脘腹胀满、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等症状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证候积分有所下降,治疗组患者的积分下降幅度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治疗后患者的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长均有所缩短,以治疗组的改善程度尤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汤化裁联合通便灵胶囊内服能有效改善精神病药物所致便秘患者的临床症状,缩短排便间隔时间和排便时长,疗效确切.
作者:胡芳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予三联根除方案,治疗组给予中药联合西医三联根除方案,中药疗程8周,西药疗程7d.观察两组Hp根除率和主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Hp根除率为83.3%,对照组Hp根除率为66.7%,两组Hp根除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积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西医三联根除Hp疗法可以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主要不适症状.
作者:翟金海;花海兵;陈兰;张肖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应用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清瘟败毒饮治疗,日1剂,观察两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是否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或合并冠状动脉扩张恢复正常时间.结果: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4d,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13 d,无合并冠状动脉扩张13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2例,合并者恢复正常时间3.4月.观察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4.5d,血小板恢复正常时间21.6d,无合并冠状动脉扩张9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6例,合并者恢复正常时间4~24月,其中1例冠脉扩张24月未恢复,形成冠脉瘤,内径30 mm.结论:清瘟败毒饮对小儿川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明显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俞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肾阴亏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肾阴亏虚型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1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两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显效率分别为85.0%、65.0%,有效率分别为97.5%、83.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846、3.902,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总体胰岛素敏感指数及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针灸联合六味地黄丸可明显减轻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肾阴亏虚型)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中医临床症状体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杨琼玉;刘春华;吴有琴;李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