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刘学军;刘卫云;安永宏

关键词:移动护理工作站, 内科护理, 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研究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后相邻2个年度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00例,将2012年未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士服务能力达标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移动护理工作站运用于内科护理工作中可以优化护理流程,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超声生物测量比较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变化。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行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采用眼部A型超声测量系统(A超)检测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1周与手术前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比较,各检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央角膜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与眼轴呈正相关( r=0.721、0.901,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不能改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

    作者:马琳丽;张洪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灯盏花素片合用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T波倒置导联个数、ST段下移以及胸痛、胸闷憋气和心悸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T波倒置导联个数、ST段下移距离以及胸痛、胸闷憋气和心悸等症状评分均降低( 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 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较单纯应用西药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春艳;何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比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在临床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100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调查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GHQ-12评分以及症状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组内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延续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 HBV-E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HBV-E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肝功指标,测定两组的IFN-γ、IL-6、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O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IFN-γ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的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均<0.05)。结论: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BV-ELD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微环境、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赵世民;郑林华;韩英;苏小青;侯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BI指数均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且PT、APTT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疗效理想,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可能与其改善凝血功能机制有关。

    作者:张利斌;何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KP前后伤椎后凸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

    目的::评价P KP 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 KP 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 前后C7/SFD变化0.03±0.02,其中单一椎体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胸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腰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除单一腰椎骨折外,C7/SFD变化与伤椎后凸角纠正呈明显相关。 PKP 前后双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4±0.02,三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6±0.03,C7/SFD变化与骨折数目呈明显相关。单一胸椎与单一腰椎骨折比较,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及C7矢状位比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 KP 术后骨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纠正越明显,脊柱整体力线改善越明显;随着P KP 节段的增加,后凸畸形和脊柱整体力线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张义龙;王雅辉;孙志杰;刘正蓬;孙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耳穴压豆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胀的影响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的方法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9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接受常规的护理干预,实验组48例在此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腹胀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3.939,p=0.04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压豆的方法可以减轻和预防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腹胀情况,加速患者的恢复进程,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杜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射频臭氧配合腰痛速愈汤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配合自拟腰痛速愈汤内服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治疗3d;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腰痛速愈汤口服,每日1剂,连服7日。结果:全部104例患者中,治疗后2月随访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痊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痊愈率为76.9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年后随访,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痊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痊愈率为63.4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配合中药自拟腰痛速愈汤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方法相对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志民;郎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QCC开展前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QCC开展后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GQOLI评分均上升,但是实验组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可以有效改善 TURBT 患者术后心里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周瑞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 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海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影响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治切除手术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鹏;吴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孟鲁斯特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气道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含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MMEF、PEF均较高,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均较低,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改善气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雾化吸入剂单独治疗。

    作者:美丽班·哈盼;热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为综合防治慢性病提供有力的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形式选取中老龄慢性病病例200例,提供两年的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对入组病例知晓慢性病知识的程度、不良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社区患者对如何诊断高血压、如何降低和控制血压、冠心病该怎样界定、心绞痛包含哪几类、糖尿病该如何诊断、如何预防各类并发症等的知晓率在教育后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健康教育的社区患者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嗜咸等不良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改善其不良行为。

    作者:马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实验组以腹腔镜加宫腔镜进行检查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受孕率。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失访,随访率为96.67%,两组分别于镜下检查及治疗后,实验组妊娠32例,妊娠率为80.0%,对照组妊娠21例,妊娠率为52.5%,实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以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假性动脉瘤中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四肢假性动脉瘤3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四肢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动脉瘤阳性率为100%。受损动脉旁可探测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瘤腔内血流显像表现为红、蓝各半血流信号或五色镶嵌信号。破裂口处放置取样容积,探测到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单纯囊瘤9例,混合囊瘤19例,多囊瘤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具有经济、无创、准确特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作者:叶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BCG2在肺癌干细胞标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分析ABCG2在肺癌干细胞标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HE染色、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处理的肺癌组织,并应用免疫组化SP 法对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系A459和GLC-82中ABCG2的定位与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ABCG2蛋白表达分布的情况及部位,ABCG2蛋白表达强度的阳性单位采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BCG2蛋白在肺癌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其中在肺腺癌和鳞腺癌组织中呈现阳性表达,并且分布弥漫,而ABCG2蛋白在肺大细胞癌和肺小细胞癌中不表达。 ABCG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强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癌和肺大细胞癌,但是各组表达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B-CG2的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说明ABCG2不适合作为肺癌干细胞的标注物,但是可以作为肺癌分型的标记物。

    作者: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不同肠道重建方式比较的Meta分析

    目的:分析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的不同肠道重建方式对患者术后早期及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中英文数据库对1995年12月至2016年5月期间发表的比较不同肠道重建方式疗效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检索,选取重建成功率、吻合口漏、24h排便频次等指标评价比较。结果:采用两种方式在伤口感染、吻合口漏、术后24h排便频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肠J型小贮袋术的重建失败率高于结肠成形术(P<0.05)。结论:J型小贮袋术与结肠成形术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肠J型小贮袋术具有足够的临床资料证明其远期疗效同样安全、有效。

    作者:龚笑勇;陈拥军;蔡琳燕;金志明;尹路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量和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以及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维持量0.4μg?kg-1?h-1,术毕前40min停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手术麻醉时间,注药前( T1)、麻醉诱导前( T2)、气管插管前即刻( T3)、插管后1min( T4)、探查时( T5)及拔管后即刻( T6)的脑电双频指数( BIS),术后1h和4h的镇静评分( Ramsay)和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手术结束和术后24h血清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和血管紧张素Ⅱ( AT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期间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T2时间点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BIS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h和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h血清E、NE及A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效应,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优化机体应激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唐安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改善ARDS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促使药物靶向作用于病灶炎性组织,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ARDS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21例,在常规吸氧、抗生素、化痰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美达松8mg入壶2次/d,对比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前后的变化、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的变化、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的比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48h 时, PaO2和PaCO2改善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于ARDS病例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温针灸法治疗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服用腰痛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等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得气后加用艾柱进行灸法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组患者JOA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JO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分值(8.13±1.25)高于对照组(3.43±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比较两组疗程长短,治疗组的病程短于对照组,在15d 内的治愈率(78.00%)高于对照组(4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占君;陈亚军;刘亚茹;赵艳娟;司力肖;纪品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