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KP前后伤椎后凸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

张义龙;王雅辉;孙志杰;刘正蓬;孙贺

关键词:脊柱, 骨盆,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矢状位参数
摘要:目的::评价P KP 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 KP 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 前后C7/SFD变化0.03±0.02,其中单一椎体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胸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腰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除单一腰椎骨折外,C7/SFD变化与伤椎后凸角纠正呈明显相关。 PKP 前后双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4±0.02,三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6±0.03,C7/SFD变化与骨折数目呈明显相关。单一胸椎与单一腰椎骨折比较,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及C7矢状位比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 KP 术后骨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纠正越明显,脊柱整体力线改善越明显;随着P KP 节段的增加,后凸畸形和脊柱整体力线改善更加明显。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BI指数均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且PT、APTT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疗效理想,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可能与其改善凝血功能机制有关。

    作者:张利斌;何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单独治疗,试验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66.00%)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68.65±13.57)分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59.86±12.5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高龄初产妇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4例经阴道分娩的高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按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程度,剖腹产的比例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无痛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SAS、抑郁SD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痛分娩高龄初产妇剖腹产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显著降低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剖腹产的比例。

    作者:王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脑一体化超声对椎动脉先天性变异血流动力学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应用颈脑一体化超声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行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122例,按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剔除椎动脉双侧发育变异者,将各组发育变异侧作为研究侧,发育正常侧作为对照侧。结果: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组(62例)、走行变异组(55例)变异侧的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高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起源异常组(13例)变异侧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低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价椎动脉先天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杨晓英;赵玮;姚晶晶;杜薇;洪查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母婴分离的初产妇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识干预、乳房按摩、模仿早期吸吮等乳房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乳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进产妇产后乳房护理知识,增加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朱春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 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病房结肠癌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标准的化疗操作方案,治疗组于术后1~2d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PS评分、毒副作用、CEA以及CA19-9水平。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低( 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上升(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KPS评分较高( P<0.05);③治疗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CEA以及CA19-9水平较低,抑制癌细胞转移以及增殖,改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传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骨化三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营养的影响

    目的::探讨骨化三醇对MHD患者慢性炎症状态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测定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透析室MHD患者血25( OH) D水平,选取血25( OH) D≤30ng/mL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应用骨化三醇治疗(0.25μg/d),于用药前及用药12周后观察患者的血25(OH)D、炎症因子(IL-6、TNF-α、CRP)、营养指标(Alb、PA、SGA评分)。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血25(OH)D、炎症因子(IL-6、CRP)及营养指标(PA、SGA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化三醇能够抑制MHD患者体内的微炎症状态,改善MHD患者的营养状况。

    作者:黄兰;周瑾;王小丽;赵亚娟;胡桂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 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海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研究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研究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上颌磨牙根管再治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X线片检查,给予研究组患者X线片与CBCT联合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检出率77.4%(24/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0%(22/31)(P<0.05),52根上颌磨牙遗漏根管中,主要的类型为MB2,占总数的46.2%;其次为DB、MB1,分别占总数的26.9%、25.0%;后为P,占总数的1.9%。结论: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单纯X线片好。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假性动脉瘤中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四肢假性动脉瘤3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四肢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动脉瘤阳性率为100%。受损动脉旁可探测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瘤腔内血流显像表现为红、蓝各半血流信号或五色镶嵌信号。破裂口处放置取样容积,探测到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单纯囊瘤9例,混合囊瘤19例,多囊瘤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具有经济、无创、准确特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作者:叶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不使用显微镜,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级切除占21.4%,观察组I级切除占46.4%,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1.65±5.97)分,观察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8.64±5.68)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强;胡胜;吕华荣;吴星;金杰;王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KP前后伤椎后凸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

    目的::评价P KP 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 KP 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 前后C7/SFD变化0.03±0.02,其中单一椎体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胸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腰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除单一腰椎骨折外,C7/SFD变化与伤椎后凸角纠正呈明显相关。 PKP 前后双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4±0.02,三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6±0.03,C7/SFD变化与骨折数目呈明显相关。单一胸椎与单一腰椎骨折比较,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及C7矢状位比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 KP 术后骨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纠正越明显,脊柱整体力线改善越明显;随着P KP 节段的增加,后凸畸形和脊柱整体力线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张义龙;王雅辉;孙志杰;刘正蓬;孙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比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在临床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100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调查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GHQ-12评分以及症状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组内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延续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QCC开展前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QCC开展后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GQOLI评分均上升,但是实验组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可以有效改善 TURBT 患者术后心里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周瑞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活血润肠软胶囊对胃肠动力障碍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润肠软胶囊对大鼠血浆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以阿托品形成胃肠动力障碍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成7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中药阳性对照组、西药阳性对照组和活血润肠软胶囊大、中、小剂量组,用药后观察大鼠胃肠激素的变化。结果:阿托品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的含量(P<0.01),降低胃动素(MTL)和血浆P 物质(S.P)的含量(P<0.01);活血润肠软胶囊高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浆VIP 和SS的含量( P<0.05,P<0.01);中剂量能明显降低血浆VIP 的含量( P<0.01),提高血浆MTL含量( P<0.05)。结论:活血润肠软胶囊对大鼠血浆胃肠激素有一定的调整作用。

    作者:党晓伟;李馨;李建;郭金甲;秦博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每组30例。 A组患者为对照组,每天自由活动,B组轻强度运动,C组中强度运动D组重强度运动。观察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的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P<0.05)。并且C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适当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治疗,对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湛;冯红;孟令华;王丽慧;谷春芳;刘书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行关节镜下手术,术后应用自拟中药康膝汤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采用醋氯芬酸、滑膜炎冲剂、附桂骨痛颗粒消炎、止痛保守治疗。两月后对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劳动能力恢复予以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复发率(8.3%)低于对照组(48.3%),P<0.05。结论: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清晨;张乃民;赵玉红;旋律;许丽娜;刘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为综合防治慢性病提供有力的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形式选取中老龄慢性病病例200例,提供两年的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对入组病例知晓慢性病知识的程度、不良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社区患者对如何诊断高血压、如何降低和控制血压、冠心病该怎样界定、心绞痛包含哪几类、糖尿病该如何诊断、如何预防各类并发症等的知晓率在教育后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健康教育的社区患者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嗜咸等不良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改善其不良行为。

    作者:马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复方丹参滴丸和灯盏花素片合用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疗程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T波倒置导联个数、ST段下移以及胸痛、胸闷憋气和心悸的发生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T波倒置导联个数、ST段下移距离以及胸痛、胸闷憋气和心悸等症状评分均降低( 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 P<0.01);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灯盏花素片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较单纯应用西药更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宋春艳;何丽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影响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治切除手术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鹏;吴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