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 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刘传亮

关键词:腹腔热灌注化疗, 结肠癌, CEA, CA19-9,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病房结肠癌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标准的化疗操作方案,治疗组于术后1~2d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PS评分、毒副作用、CEA以及CA19-9水平。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低( 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上升(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KPS评分较高( P<0.05);③治疗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CEA以及CA19-9水平较低,抑制癌细胞转移以及增殖,改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孟鲁斯特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气道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含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MMEF、PEF均较高,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均较低,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改善气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雾化吸入剂单独治疗。

    作者:美丽班·哈盼;热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NSE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和头颅MRI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SE、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 UCB )水平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中MRI 信号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MRI 异常组的血清NSE、脑脊液UCB水平高于MRI正常组( P 均<0.05)。结论:血清NSE与头颅MRI联合检查结果可能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丽;赵晓莉;王游;李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后相邻2个年度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00例,将2012年未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士服务能力达标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移动护理工作站运用于内科护理工作中可以优化护理流程,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学军;刘卫云;安永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连续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在高龄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无痛分娩在高龄初产妇患者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64例经阴道分娩的高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产妇按常规分娩,观察组给予无痛分娩。比较两组产妇产前焦虑、抑郁程度,剖腹产的比例以及新生儿的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无痛分娩高龄初产妇产前焦虑SAS、抑郁SDS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痛分娩高龄初产妇剖腹产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分娩可以显著降低高龄初产妇产前的焦虑抑郁程度,减少剖腹产的比例。

    作者:王红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 HBV-E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HBV-E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肝功指标,测定两组的IFN-γ、IL-6、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O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IFN-γ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的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均<0.05)。结论: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BV-ELD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微环境、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赵世民;郑林华;韩英;苏小青;侯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成本核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情况率先着手进行护理成本概念及护理成本构成研究工作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之后,开始对不同患者的护理成本核算进行分类测量,并确定出核算项目和基本方法。80年代起,美、德、日等国开始从成本价格、护理供需、效益分析、保险等方面,从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两个维度,对配置合理的护理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90年代初,护理经济学研究的发展速度加快,范围广,内容多,注重从不同工作量测算系统下进行成本比较研究和成本效益研究,并纳入医疗机构体系的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指导决策和选择。如对重症老年护理单元的建立分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成本分析等;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按照不同种类的患者康复成本来计算,如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等护理成本分析等;21世纪以来,随着护理成本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广泛和创新,与临床护理工作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Patel等[1]对中风患者的护理成本与不同健康水平的护理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Grivelli等[2]在家庭护理成本方面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比对等;Lipman等[3]在家庭护理成本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并集中在了新生儿家庭群体。

    作者:李馨;党晓伟;苗玉东;左欣鹭;秦博文;邢凤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与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并发院内出血事件患者的的数量,与随机抽取的120例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发生院内出血事件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23例,其中轻微出血者12例,中度出血者7例,重度出血者4例,二次入院6例,病死2例。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为2例,其中轻微出血1例,中度1例,重度出血0例,二次入院14例病死6例。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数量高于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二次入院及病死数量低于为接受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

    作者:郑俊晨;李林娟;王营忠;葛表格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行关节镜下手术,术后应用自拟中药康膝汤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采用醋氯芬酸、滑膜炎冲剂、附桂骨痛颗粒消炎、止痛保守治疗。两月后对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劳动能力恢复予以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复发率(8.3%)低于对照组(48.3%),P<0.05。结论: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清晨;张乃民;赵玉红;旋律;许丽娜;刘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每组30例。 A组患者为对照组,每天自由活动,B组轻强度运动,C组中强度运动D组重强度运动。观察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的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P<0.05)。并且C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适当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治疗,对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湛;冯红;孟令华;王丽慧;谷春芳;刘书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影响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治切除手术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鹏;吴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对比研究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对比研究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上颌磨牙根管再治疗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这些患者为两组,即研究组(n=31)和对照组(n=31)。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X线片检查,给予研究组患者X线片与CBCT联合检查,然后对两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研究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类型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上颌磨牙遗漏根管检出率77.4%(24/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0%(22/31)(P<0.05),52根上颌磨牙遗漏根管中,主要的类型为MB2,占总数的46.2%;其次为DB、MB1,分别占总数的26.9%、25.0%;后为P,占总数的1.9%。结论:X线片与CBCT在根管治疗术遗漏根管中诊治中的应用效果较单纯X线片好。

    作者:杨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QCC开展前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QCC开展后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GQOLI评分均上升,但是实验组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可以有效改善 TURBT 患者术后心里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周瑞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39±0.82)d,早于对照组的(5.1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愈合,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吴夏波;宁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单独治疗,试验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66.00%)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68.65±13.57)分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59.86±12.5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TNF-αIL-8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TNF-α、IL-8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头孢克胯分散片口服;实验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口服,连续3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VAS评分、TNF-α、IL-8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TNF-α,IL-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TNF-α,IL-8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拉霉素能够降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VAS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8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50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分别为无创通气组(无创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纤维镜吸痰、雾化治疗以及通气机治疗等),每组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P<0.05);综合治疗组VAP 和PIC出现时间、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其它两组( P<0.05);无创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8%以及8%,综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序贯通气治疗COPD 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效果优于无创通气,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为显著,不仅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通气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少,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悦琳;刘勇;李继科;曾义岚;叶庆;王玥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射频消融联合酒精注射与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对比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联合酒精注射与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疗效对比。方法:将67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疗效、术后生存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d的ALT、AST、CHE、ALB改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1年、2年、3年的生存率及1年、2年的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的复发率(58.06%)显著高于对照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可取得与手术治疗相似的生存率,且对患者肝脏损伤较小。

    作者:陈兆菁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的疗效进行临床评价。方法: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塞患者进行随机平行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4d后,治疗组NIHSS评分、BI指数均较同期对照组改善明显( P<0.05),且PT、APTT水平均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进展性脑梗塞疗效理想,可显著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可能与其改善凝血功能机制有关。

    作者:张利斌;何芸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颈脑一体化超声对椎动脉先天性变异血流动力学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应用颈脑一体化超声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行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122例,按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剔除椎动脉双侧发育变异者,将各组发育变异侧作为研究侧,发育正常侧作为对照侧。结果: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组(62例)、走行变异组(55例)变异侧的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高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起源异常组(13例)变异侧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低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价椎动脉先天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杨晓英;赵玮;姚晶晶;杜薇;洪查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清亮饮治疗家兔玻璃体积血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亮饮对家兔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家兔按照性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自身血液推注造模,24h后观察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4.9g?kg-1?d-1清亮饮原药治疗,煎煮、浓缩后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眼底可见度并进行分级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玻璃体液中IL-6、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家兔眼底可见度明显改善( P<0.05),玻璃液中TNF-α、IL-6的水平显著降低( P<0.05,P<0.01)。结论:清亮饮对治疗家兔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玻璃体液中IL-6、TNF-α水平有关。

    作者:胡晓丹;任芳;南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