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吴夏波;宁林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 护理干预, 带状疱疹, 负性情绪, 神经痛
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39±0.82)d,早于对照组的(5.1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愈合,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乙型肝炎相关终末期肝病( HBV-EL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HBV-EL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健康体检者5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肝功指标,测定两组的IFN-γ、IL-6、IL-10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2月后,观察组的白蛋白( Alb)、胆固醇( CHO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MELD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均<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IFN-γ无显著差异( P>0.05),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 P>0.05);观察组治疗12月后的IL-6、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均<0.05)。结论:经由肝动脉输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HBV-ELD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调节患者机体免疫微环境、抑制肝脏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赵世民;郑林华;韩英;苏小青;侯静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影响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治切除手术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鹏;吴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每组30例。 A组患者为对照组,每天自由活动,B组轻强度运动,C组中强度运动D组重强度运动。观察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的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P<0.05)。并且C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适当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治疗,对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湛;冯红;孟令华;王丽慧;谷春芳;刘书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 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病房结肠癌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标准的化疗操作方案,治疗组于术后1~2d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PS评分、毒副作用、CEA以及CA19-9水平。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低( 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上升(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KPS评分较高( P<0.05);③治疗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CEA以及CA19-9水平较低,抑制癌细胞转移以及增殖,改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传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血清NSE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评价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和头颅MRI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SE、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 UCB )水平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中MRI 信号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MRI 异常组的血清NSE、脑脊液UCB水平高于MRI正常组( P 均<0.05)。结论:血清NSE与头颅MRI联合检查结果可能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玉丽;赵晓莉;王游;李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脉络宁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DVT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选择收治的74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对照组患者只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配合抗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和30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D-二聚体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恢复有效率为98.61%和91.67%,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效果,可预防DVT并促进患者血栓消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寿庆坤;王飞;郑文渊;谢继平;王文正;刘艳;马俊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巨型子宫肌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先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约3个月,再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用药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复发率和妊娠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李景轩;童英;陈冰;李春东;刘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母婴分离的初产妇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识干预、乳房按摩、模仿早期吸吮等乳房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乳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进产妇产后乳房护理知识,增加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朱春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00例,将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胎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院外感染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胎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院外感染等因素是BPD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注重预防早产、降低孕妇发生感染性疾病几率,采取有效的用氧策略,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伍晓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50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分别为无创通气组(无创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纤维镜吸痰、雾化治疗以及通气机治疗等),每组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P<0.05);综合治疗组VAP 和PIC出现时间、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其它两组( P<0.05);无创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8%以及8%,综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序贯通气治疗COPD 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效果优于无创通气,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为显著,不仅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通气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少,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悦琳;刘勇;李继科;曾义岚;叶庆;王玥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甲状腺素治疗PCOS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甲状腺素治疗PCOS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门诊确诊为有IR的PCOS并SCH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二甲双胍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左旋甲状腺素每日早晨口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排卵率为65.7%,妊娠率为17.1%;对照组排卵率为54.3%,对照组5.7%,观察组排卵率及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治疗后,患者HO-MA-IR、TC、TG、LDL和TSH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P<0.05或<0.01)。结论:甲状腺素可辅助改善二甲双胍单药使用的疗效,改善患者IR情况、血脂及TSH水平,促进患者排卵及妊娠。

    作者:于九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改善ARDS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促使药物靶向作用于病灶炎性组织,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ARDS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21例,在常规吸氧、抗生素、化痰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美达松8mg入壶2次/d,对比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前后的变化、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的变化、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的比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48h 时, PaO2和PaCO2改善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于ARDS病例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PKP前后伤椎后凸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

    目的::评价P KP 术后伤椎后凸角纠正与脊柱整体力线改善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采取P KP 治疗的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70例,比较术前、术后骨折椎体的后凸角和C7矢状位比值的变化,分析两者有无相关性。结果: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6.72±1.92度,其中单一椎体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66±1.26度,单一胸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97±1.12度,单一腰椎骨折伤椎后凸角纠正5.36±1.32度;PKP 前后C7/SFD变化0.03±0.02,其中单一椎体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胸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单一腰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2±0.01。除单一腰椎骨折外,C7/SFD变化与伤椎后凸角纠正呈明显相关。 PKP 前后双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4±0.02,三椎骨折患者C7/SFD变化0.06±0.03,C7/SFD变化与骨折数目呈明显相关。单一胸椎与单一腰椎骨折比较,PKP 前后伤椎后凸角纠正及C7矢状位比值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 KP 术后骨折节段局部后凸畸形纠正越明显,脊柱整体力线改善越明显;随着P KP 节段的增加,后凸畸形和脊柱整体力线改善更加明显。

    作者:张义龙;王雅辉;孙志杰;刘正蓬;孙贺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应用治疗急性心衰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平均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左西孟旦单独治疗,试验组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评分情况。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的总有效率(98.00%)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总有效率(66.00%)比较,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68.65±13.57)分与对照组研究对象治疗后的心功能评分(59.86±12.57)分相比明显较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患者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左西孟旦治疗的效果显著,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文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39±0.82)d,早于对照组的(5.1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愈合,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作者:吴夏波;宁林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QCC开展前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QCC开展后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GQOLI评分均上升,但是实验组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可以有效改善 TURBT 患者术后心里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周瑞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温针灸法治疗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服用腰痛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等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得气后加用艾柱进行灸法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组患者JOA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JO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分值(8.13±1.25)高于对照组(3.43±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比较两组疗程长短,治疗组的病程短于对照组,在15d 内的治愈率(78.00%)高于对照组(4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占君;陈亚军;刘亚茹;赵艳娟;司力肖;纪品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与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并发院内出血事件患者的的数量,与随机抽取的120例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发生院内出血事件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23例,其中轻微出血者12例,中度出血者7例,重度出血者4例,二次入院6例,病死2例。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为2例,其中轻微出血1例,中度1例,重度出血0例,二次入院14例病死6例。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数量高于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二次入院及病死数量低于为接受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

    作者:郑俊晨;李林娟;王营忠;葛表格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中药配合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确诊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行关节镜下手术,术后应用自拟中药康膝汤内服治疗;对照组予以采用醋氯芬酸、滑膜炎冲剂、附桂骨痛颗粒消炎、止痛保守治疗。两月后对临床主要症状、体征及劳动能力恢复予以对比进行统计学处理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高于对照组(70%),P<0.05,治疗组复发率(8.3%)低于对照组(48.3%),P<0.05。结论:中药配合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撕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并可降低复发率。

    作者:刘清晨;张乃民;赵玉红;旋律;许丽娜;刘金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不使用显微镜,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级切除占21.4%,观察组I级切除占46.4%,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1.65±5.97)分,观察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8.64±5.68)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强;胡胜;吕华荣;吴星;金杰;王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