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与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郑俊晨;李林娟;王营忠;葛表格红

关键词:急性动脉综合征, 出血事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并发院内出血事件患者的的数量,与随机抽取的120例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发生院内出血事件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23例,其中轻微出血者12例,中度出血者7例,重度出血者4例,二次入院6例,病死2例。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为2例,其中轻微出血1例,中度1例,重度出血0例,二次入院14例病死6例。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数量高于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二次入院及病死数量低于为接受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老年COPD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50例我院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致急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将所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三组,分别为无创通气组(无创组)、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纤维镜吸痰、雾化治疗以及通气机治疗等),每组各50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等。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各临床指标对比无差异( P>0.05);治疗后,综合治疗组患者各临床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其它两组( P<0.05);综合治疗组VAP 和PIC出现时间、机械通气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其它两组( P<0.05);无创组、序贯组以及综合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18%以及8%,综合治疗组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结论:序贯通气治疗COPD 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效果优于无创通气,而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效果为显著,不仅明显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和通气时间,而且并发症发生少,症状改善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作者:李悦琳;刘勇;李继科;曾义岚;叶庆;王玥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护理成本核算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国外情况率先着手进行护理成本概念及护理成本构成研究工作的是上个世纪50年代的美国。之后,开始对不同患者的护理成本核算进行分类测量,并确定出核算项目和基本方法。80年代起,美、德、日等国开始从成本价格、护理供需、效益分析、保险等方面,从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两个维度,对配置合理的护理资源进行了大量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90年代初,护理经济学研究的发展速度加快,范围广,内容多,注重从不同工作量测算系统下进行成本比较研究和成本效益研究,并纳入医疗机构体系的经济学评价指标,以指导决策和选择。如对重症老年护理单元的建立分析、患者健康教育的成本分析等;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按照不同种类的患者康复成本来计算,如脑卒中、创伤性脑损伤等护理成本分析等;21世纪以来,随着护理成本研究的角度越来越广泛和创新,与临床护理工作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如Patel等[1]对中风患者的护理成本与不同健康水平的护理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阐述;Grivelli等[2]在家庭护理成本方面进行了大量资料的收集和比对等;Lipman等[3]在家庭护理成本方面也进行了研究,并集中在了新生儿家庭群体。

    作者:李馨;党晓伟;苗玉东;左欣鹭;秦博文;邢凤梅;张晓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改善ARDS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促使药物靶向作用于病灶炎性组织,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ARDS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21例,在常规吸氧、抗生素、化痰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美达松8mg入壶2次/d,对比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前后的变化、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的变化、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的比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48h 时, PaO2和PaCO2改善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于ARDS病例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与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并发院内出血事件患者的的数量,与随机抽取的120例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发生院内出血事件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23例,其中轻微出血者12例,中度出血者7例,重度出血者4例,二次入院6例,病死2例。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为2例,其中轻微出血1例,中度1例,重度出血0例,二次入院14例病死6例。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数量高于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二次入院及病死数量低于为接受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

    作者:郑俊晨;李林娟;王营忠;葛表格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社区慢性病患者知识及行为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社区慢性病患者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为综合防治慢性病提供有力的参考。方法:通过随机抽样的形式选取中老龄慢性病病例200例,提供两年的健康教育;采用问卷调查对入组病例知晓慢性病知识的程度、不良行为转变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社区患者对如何诊断高血压、如何降低和控制血压、冠心病该怎样界定、心绞痛包含哪几类、糖尿病该如何诊断、如何预防各类并发症等的知晓率在教育后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接受健康教育的社区患者的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嗜咸等不良行为得到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良好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社区慢性病患者的知识水平及改善其不良行为。

    作者:马玉春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及其危险因素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极低出生体重儿200例,将其分为BPD组,和非BPD组,比较两组患者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胎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院外感染等方面,都有着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即胎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吸氧浓度>40%、宫内感染、院外感染等因素是BPD发生的重要因素。结论:要注重预防早产、降低孕妇发生感染性疾病几率,采取有效的用氧策略,来降低极低出生体重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

    作者:伍晓洪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TNF-αIL-8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TNF-α、IL-8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慢性鼻窦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对照组患者头孢克胯分散片口服;实验组患者给予克拉霉素口服,连续3周,治疗结束后对所有患者的VAS评分、TNF-α、IL-8水平及临床疗效进行检测并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TNF-α,IL-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TNF-α,IL-8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克拉霉素能够降低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VAS评分以及血清TNF-α、IL-8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曾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ABCG2在肺癌干细胞标志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分析ABCG2在肺癌干细胞标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HE染色、常规石蜡包埋、切片处理的肺癌组织,并应用免疫组化SP 法对肺癌组织及肺癌细胞系A459和GLC-82中ABCG2的定位与表达情况进行检测,通过显微镜观察ABCG2蛋白表达分布的情况及部位,ABCG2蛋白表达强度的阳性单位采用LeicaQ500MC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ABCG2蛋白在肺癌细胞质和细胞膜中表达,其中在肺腺癌和鳞腺癌组织中呈现阳性表达,并且分布弥漫,而ABCG2蛋白在肺大细胞癌和肺小细胞癌中不表达。 ABCG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表达强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依次为肺腺癌、肺鳞癌、肺小细胞癌和肺大细胞癌,但是各组表达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AB-CG2的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说明ABCG2不适合作为肺癌干细胞的标注物,但是可以作为肺癌分型的标记物。

    作者:付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研究移动护理工作站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前后相邻2个年度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的患者200例,将2012年未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对照组,2013年使用移动护理工作站进行护理的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护理缺陷等。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护士服务能力达标率、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移动护理工作站运用于内科护理工作中可以优化护理流程,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缺陷的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刘学军;刘卫云;安永宏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CTA 检查结果,以容积再现数字血管减影(3DDSA)、手术或者两者共同作为检验金标准,判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金标准中共检查出84个小动脉瘤(71例患者)。按照患者评价,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为98.2%,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PPV为98.6%和阴性预测值NPV为97.6%。按照动脉瘤评价,64层CTA的诊断准确性为96.8%,敏感性97.6%,特异性95.1%,PPV97.6%和NPV95.1%。2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均在微小动脉瘤中(<3mm)。结论: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方法。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且CTA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则容积再现DSA仍旧是必要的。

    作者:万立野;曹宏伟;崔志新;程艳芬;王胜林;王金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 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究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患者CEA、CA19-9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肿瘤科病房结肠癌患者11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标准的化疗操作方案,治疗组于术后1~2d采用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PS评分、毒副作用、CEA以及CA19-9水平。结果:①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A19-9水平下降( 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血清CEA、CA19-9水平较低( 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上升( 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KPS评分较高( P<0.05);③治疗组患者毒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热灌注化疗对结肠癌术后临床疗效显著,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术后肿瘤标志物CEA以及CA19-9水平较低,抑制癌细胞转移以及增殖,改善预后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传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研究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到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巨型子宫肌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研究组先给予醋酸亮丙瑞林治疗约3个月,再给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结果:研究组用药后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用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在术中出血量、盆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在复发率和妊娠率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醋酸亮丙瑞林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巨型子宫肌瘤能减少术中出血量,有利于术后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作者:李景轩;童英;陈冰;李春东;刘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比延续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在临床延续护理的价值。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病100例患者为此次的研究调查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延续护理干预,比较各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指标的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调查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后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GHQ-12评分以及症状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明显差异( P>0.05),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组内的体质量指数、疾病影响、活动受限、症状以及GHQ-12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而言,延续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王丽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脉络宁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DVT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的效果。方法:2013年4月到2015年4月期间,选择收治的74例下肢骨折术后DV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7例、观察组37例。对对照组患者只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配合抗凝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脉络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2周和30d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D-二聚体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体恢复有效率为98.61%和91.67%,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出血事件。结论:脉络宁注射液联合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钙防治下肢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效果,可预防DVT并促进患者血栓消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寿庆坤;王飞;郑文渊;谢继平;王文正;刘艳;马俊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品管圈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术患者中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品管圈( QCC )活动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TURBT )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QCC开展前8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QCC开展后116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及肉眼血尿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SAS与SDS评分均下降,但是实验组下降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 GQO-LI)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院3个月时,两组患者GQOLI评分均上升,但是实验组上升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QCC 活动可以有效改善 TURBT 患者术后心里状况,减轻负性情绪,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

    作者:周瑞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遵义县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

    目的::对贵州省遵义县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成分进行分析,并为遵义县泌尿系结石的防治提供基本理论和参考意见。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遵义县212例泌尿系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仪对结石成分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结石部位以及居住地尿路结石患者的结石的构成特点和成分异同。结果:本地区泌尿系结石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患病率,41~50岁年龄段是泌尿系结石患者的主要人群(占33.49%);农村地区人群的结石患病率高于城市地区人群结石患病率;结石主要分布在上尿路,且以肾结石为主(占48.11%),下尿路结石以膀胱结石为主(占9.43%);不同性别、年龄和居住地患者的结石部位存在显著差异( P<0.05);红外光谱检测出结石成分百分比从高到低分别为一水草酸钙、碳酸磷灰石、二水草酸钙、无水尿酸、尿酸胺和六水磷酸铵镁共6类,检出率分别为68.40%、61.79%、44.81%、7.08%、3.77%和3.30%。单一结石74例(占34.10%),混合结石138例(占65.09%),主要成分是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结论:遵义县泌尿系结石以草酸钙和碳酸磷灰石为主,结石部位主要为上尿路,采用红外光谱分析结石成分对泌尿系结石的治疗和预防意义重大。

    作者:刘振;罗旭;娄世洪;谭向金;田孟洪;汪俊;陈昌海;王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不使用显微镜,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级切除占21.4%,观察组I级切除占46.4%,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1.65±5.97)分,观察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8.64±5.68)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强;胡胜;吕华荣;吴星;金杰;王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采用温针灸法治疗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诊治的10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对照组采用服用腰痛宁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温针灸疗法(取肾俞、命门、腰阳关、腰夹脊等穴,肾俞、命门、腰阳关得气后加用艾柱进行灸法治疗),对比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组患者JOA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JOA疼痛评分评分状况,观察组在治疗后的分值(8.13±1.25)高于对照组(3.43±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判断有效率,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明显对照组的6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比较两组疗程长短,治疗组的病程短于对照组,在15d 内的治愈率(78.00%)高于对照组(4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温针灸法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僵硬、屈伸不利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马占君;陈亚军;刘亚茹;赵艳娟;司力肖;纪品川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超声生物测量比较

    目的::观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周边虹膜切除手术前后中央角膜厚度、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变化。方法: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30只眼纳入研究。行周边虹膜切除手术治疗。手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采用超声角膜测厚仪检测患者的中央角膜厚度,采用眼部A型超声测量系统(A超)检测患者的中央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手术后1周与手术前比较,中央前房深度变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手术后1个月与手术前比较,各检测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中央角膜厚度、玻璃体腔长度与眼轴呈正相关( r=0.721、0.901,P<0.05)。结论:周边虹膜切除术不能改变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中央角膜厚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

    作者:马琳丽;张洪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假性动脉瘤中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四肢假性动脉瘤3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四肢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动脉瘤阳性率为100%。受损动脉旁可探测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瘤腔内血流显像表现为红、蓝各半血流信号或五色镶嵌信号。破裂口处放置取样容积,探测到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单纯囊瘤9例,混合囊瘤19例,多囊瘤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具有经济、无创、准确特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作者:叶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