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清NSE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

吴玉丽;赵晓莉;王游;李泽

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脑损伤, 新生儿, 血清NSE, MRI, 脑脊液UCB
摘要:目的::评价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 )水平联合头颅MRI检查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另随机选择未发生神经系统损伤的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和头颅MRI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血清NSE、脑脊液未结合胆红素( UCB )水平高于对照组(P 均<0.05);观察组中MRI 信号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MRI 异常组的血清NSE、脑脊液UCB水平高于MRI正常组( P 均<0.05)。结论:血清NSE与头颅MRI联合检查结果可能作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的评价标准,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颈脑一体化超声对椎动脉先天性变异血流动力学诊断价值的探讨

    目的::应用颈脑一体化超声探讨椎动脉先天性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行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检查的健康体检者1122例,按筛查结果进行分组,剔除椎动脉双侧发育变异者,将各组发育变异侧作为研究侧,发育正常侧作为对照侧。结果:椎动脉先天发育不良组(62例)、走行变异组(55例)变异侧的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高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起源异常组(13例)变异侧椎间隙段、颅内段收缩期峰值流速高于发育正常侧,阻力指数变异侧低于发育正常侧(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脑一体化超声检查,可客观评价椎动脉先天变异时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杨晓英;赵玮;姚晶晶;杜薇;洪查理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清亮饮治疗家兔玻璃体积血影响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清亮饮对家兔玻璃体积血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随机将30只家兔按照性别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正常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模型组和治疗组给予自身血液推注造模,24h后观察造模是否成功,造模成功后,治疗组给予4.9g?kg-1?d-1清亮饮原药治疗,煎煮、浓缩后灌胃,治疗8周后,观察眼底可见度并进行分级评分,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玻璃体液中IL-6、TNF-α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家兔眼底可见度明显改善( P<0.05),玻璃液中TNF-α、IL-6的水平显著降低( P<0.05,P<0.01)。结论:清亮饮对治疗家兔玻璃体积血具有显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玻璃体液中IL-6、TNF-α水平有关。

    作者:胡晓丹;任芳;南洋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中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量和麻醉效果的影响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以及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和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麻醉诱导前15min观察组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6μg/kg,维持量0.4μg?kg-1?h-1,术毕前40min停用,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记录两组患者丙泊酚、瑞芬太尼用量及手术麻醉时间,注药前( T1)、麻醉诱导前( T2)、气管插管前即刻( T3)、插管后1min( T4)、探查时( T5)及拔管后即刻( T6)的脑电双频指数( BIS),术后1h和4h的镇静评分( Ramsay)和视觉模拟评分( VAS),以及手术结束和术后24h血清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NE)和血管紧张素Ⅱ( ATⅡ)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手术麻醉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期间用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T2时间点BIS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余时间点两组BIS值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1h和4h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手术结束及术后24h血清E、NE及AT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产生明显的镇静、镇痛效应,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优化机体应激状态,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唐安山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围场县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研究承德地区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从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在承德地区的学龄前儿童1000例进行研究。调查所有入选儿童的基础资料,分析家长版SDQ评分调查结果,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卫生状况的单因素及危险因素。结果:所有学龄前儿童的问题总分为(9.87±1.34)分。且男童在情绪问题和品行问题,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和问题总分上的得分值高于女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DQ评分异常者的独生子女、祖辈看护、学习型家庭、与父母关系差、家庭不和睦、父母受教育程度低以及家庭收入低的比例高于SDQ评分非异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承德地区学龄前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卫生状况,且具有较多的影响因素,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张素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互作用分析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与肝硬化肝性脑病发病的相互作用。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85例HE患者作为发病因素观察对象,另随机选择87例无HE的肝硬化患者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分析两组HP 感染的发生率、血氨水平。结果:HE 组中 HP 感染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中的HP 阳性患者、HP 阴性患者的血氨水平均低于HE组,且组内的HP 阳性患者的血氨水平均明显高于HP 阴性患者,对比差异显著( P<0.05)。结论:HP 感染可导致HE发病率增加。

    作者:刘娜;东冰;李春霞;古巧燕;杜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不孕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不孕不育患者应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80例不孕不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其治疗方式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的宫腔镜检查及治疗;实验组以腹腔镜加宫腔镜进行检查及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受孕率。结果:所有患者于术后随访24个月,其中2例失访,随访率为96.67%,两组分别于镜下检查及治疗后,实验组妊娠32例,妊娠率为80.0%,对照组妊娠21例,妊娠率为52.5%,实验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以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受孕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孙立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血浆中hs-CRP与sOX40L含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浆中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 )与可溶性OX40配体( sOX40L)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135例ACS患者临床资料,依据阿托伐他汀的应用剂量将其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及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各组基于对照组分别予相应剂量阿托伐他汀持续治疗4周。结果:阿托伐他汀各组血脂、血清hs-CRP、sOX40L降低情况与对照组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高剂量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结论:高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不仅具有显著的抗炎、降脂效果,而且能够改善患者血清hs-CRP、sOX40L水平,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安全理想,应予推广。

    作者:祝亚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化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负性情绪和化疗方案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比较二者化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较本组护理前均降低,但是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化疗方案依从性评定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缓解宫颈癌根治术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术后化疗依从性。

    作者:尹红梅;龙庆梅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与患者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出血事件的影响并分析患者的临床预后状况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统计并发院内出血事件患者的的数量,与随机抽取的120例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发生院内出血事件的数量进行对比,并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跟踪随访。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患者为研究组,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研究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23例,其中轻微出血者12例,中度出血者7例,重度出血者4例,二次入院6例,病死2例。对照组发生出血事件的患者为2例,其中轻微出血1例,中度1例,重度出血0例,二次入院14例病死6例。结论: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发生出血事件的数量高于未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而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的二次入院及病死数量低于为接受冠状动脉治疗的患者。

    作者:郑俊晨;李林娟;王营忠;葛表格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产妇泌乳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乳房护理干预对母婴分离的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5年10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母婴分离的初产妇采用SAS软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知识干预、乳房按摩、模仿早期吸吮等乳房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的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掌握、乳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乳房胀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乳房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进产妇产后乳房护理知识,增加乳汁的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作者:朱春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射频臭氧配合腰痛速愈汤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配合自拟腰痛速愈汤内服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4例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患者行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术后常规应用抗菌素治疗3d;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腰痛速愈汤口服,每日1剂,连服7日。结果:全部104例患者中,治疗后2月随访观察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痊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62%、痊愈率为76.92%,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1年后随访,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23%、痊愈率为84.6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77%、痊愈率为63.46%,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及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射频热凝加臭氧横突尖部注射治疗术配合中药自拟腰痛速愈汤治疗顽固性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具有创伤小,方法相对简单,安全性高,疗效确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吴志民;郎红玉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研究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4例临床怀疑颅内动脉瘤和血管性疾病的患者 CTA 检查结果,以容积再现数字血管减影(3DDSA)、手术或者两者共同作为检验金标准,判定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 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价值。结果:在金标准中共检查出84个小动脉瘤(71例患者)。按照患者评价,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诊断准确性为98.2%,敏感性为98.6%,特异性为97.6%,阳性预测值PPV为98.6%和阴性预测值NPV为97.6%。按照动脉瘤评价,64层CTA的诊断准确性为96.8%,敏感性97.6%,特异性95.1%,PPV97.6%和NPV95.1%。2例假阳性和2例假阴性均在微小动脉瘤中(<3mm)。结论:64层CTA对颅内小动脉瘤的检测,是一种可靠的影像学筛选检查方法。对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史且CTA结果为阴性的患者,则容积再现DSA仍旧是必要的。

    作者:万立野;曹宏伟;崔志新;程艳芬;王胜林;王金熙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改善ARDS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目的::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 )过程中,使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促使药物靶向作用于病灶炎性组织,观察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选择ARDS患者44例,其中对照组21例,在常规吸氧、抗生素、化痰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0.6mL皮下注射2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治疗,即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利美达松8mg入壶2次/d,对比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治疗前后的变化、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的变化、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的比例,分析其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h、48h 时, PaO2和PaCO2改善组间.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和肺血分流率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过程中病死病例和插管病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利美达松靶向治疗于ARDS病例时,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惠芬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探讨

    目的::研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56例窦旁脑膜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治疗,不使用显微镜,观察组实施显微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I级切除占21.4%,观察组I级切除占46.4%,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1.65±5.97)分,观察组术后Karnofsky评分为(88.64±5.68)分,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效果较理想,可有效提高肿瘤切除成功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强;胡胜;吕华荣;吴星;金杰;王霄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并发症的护理对策与效果评价

    目的: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意义。方法:总结在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共计50例相关患者资料。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均值和疼痛评分均值分别为(15.6±2.4)分和(2.8±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评分均值结果(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VS16%)( P<0.05)。结论:优质护理措施对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护理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刘海微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影响及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资料选取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进展期胃癌60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案分成两组,对照组行胃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胃癌根治术结合新辅助化疗,对比两组影响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根治切除手术率和三年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总并发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根治手术结合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

    作者:陈鹏;吴铎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分析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四肢假性动脉瘤中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1月我院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四肢假性动脉瘤33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四肢假性动脉瘤超声表现。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动脉瘤阳性率为100%。受损动脉旁可探测搏动性无回声或混合回声区。瘤腔内血流显像表现为红、蓝各半血流信号或五色镶嵌信号。破裂口处放置取样容积,探测到高速“双向双期”血流频谱。单纯囊瘤9例,混合囊瘤19例,多囊瘤5例。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具有经济、无创、准确特点,可作为临床辅助诊断四肢假性动脉瘤首选方法。

    作者:叶艳军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心理护理对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理护理对疗效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621例患者予回顾性分析,分成两组,对照组(100例)予常规护理,研究组(521例)行心理护理,对比患者心理状态、关节疼痛、实验室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与VA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 P<0.05),且护理后研究组中青年类风湿因子、CRP 与ESR改善效果均较对照组和老年患者优( P<0.05)( P<0.05)。结论:不同年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心理护理疗效显著。

    作者:张莉;苑爱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

    目的::研究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对稳定期COPD患者气道功能及炎症反应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至2015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98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孟鲁斯特口服联合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比较两者患者的气道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介质含量。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FEV1/FVC、MMEF、PEF均较高,血清TNF-α、IL-6和IL-8含量均较低,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 P<0.05)。结论:孟鲁斯特联合雾化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改善气道功能、抑制炎症反应,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雾化吸入剂单独治疗。

    作者:美丽班·哈盼;热娜 刊期: 2016年第09期

  • 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运动强度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和D四组,每组30例。 A组患者为对照组,每天自由活动,B组轻强度运动,C组中强度运动D组重强度运动。观察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接受运动干预的患者血脂、血糖、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出现了明显的改善( P<0.05)。并且C组患者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适当的、科学的运动干预治疗,对控制血糖、血脂、体重指数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明显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常湛;冯红;孟令华;王丽慧;谷春芳;刘书哲 刊期: 201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