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乾;程英武
目的:对艾滋病相关性痒疹(HIV-PPE)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进行聚类分析,探讨HIV-PPE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原则和方法,设计《艾滋病相关性痒疹中医证候记录表》,制定相关操作规程,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通过对22项中医四诊信息进行指标聚类,可归纳为气阴两虚、气血亏虚+湿热、气虚+痰湿、血虚+湿热4类.结论:HIV-PPE患者证候特点以气血亏虚为本,痰湿或湿热蕴结为标.
作者:郭会军;闫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中药止痛作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风湿痹痛证实验组与瘀血痛证实验组,再分别将2个实验组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桂枝组、三七组、威灵仙组、甘草组和冰片组,采用酶联免疫(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1L-8)、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结果:在风湿痹痛证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威灵仙组大鼠Ⅱ-2、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1);在瘀血痛证实验中,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组大鼠IL-2、IL-8、PGE2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中药的止痛作用与中医证型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李晶晶;胡爱萍;章敏;张攀;王晨煜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深入研究中医药抗恶性肿瘤单一信号通路及多靶点联合治疗的机制.方法:中药组与对照组分别以低(3.78g/kg)、中(7.56g/kg)、高(15.12g/kg)剂量消癌解毒方中药及0.9%氯化钠溶液灌胃3d,制备含药血清,经细胞培养,透射电镜观察肿瘤细胞凋亡及坏死微观结构,Western Blot法检测消癌解毒方及在此基础上加入激动剂脂多糖(LPS)及TLR4阻断剂(CD284)对人肝癌细胞SM MC-7721的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结果:高浓度含药血清加入CD284剂量组电镜下可见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变性,水肿,胞质细胞器广泛空泡变,部分细胞碎裂,坏死,胞核溶解,胞膜破裂,细胞器外溢;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等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弱.结论:消癌解毒方能够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其机制可能是含药血清与C D284能协同作用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TLRs/NF-κB信号转导通路,抑制核转录因子NF-κB的异常持续活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吴勉华;李栋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伤寒论》的六经是根据人体患病后所出现的症状总结出的辨证论治提纲.中医常说的疾病病位,是指病邪与人体斗争所反应的病位,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虽然皮肤病病变部位在皮表,但绝不可因此而认为其病位在表.依六经来分,病位分为表、里和半表半里,同时每个病位上又存在寒热、虚实的病性,判断病位及病性是根据四诊合参确定的,因此,皮肤病的病位同样可以在半表半里或在里.笔者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皮肤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作者:鲍艳举;孙婷婷;吕文良;花宝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艾灸场所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及微观形貌特征.方法:应用便携式数字微电脑粉尘仪、高分辨率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图像分析技术,监测并分析了京津地区9个艾灸诊室和4个灸疗馆内夏季(7月-8月)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质量浓度和微观形貌.结果:艾灸场所内PM10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54mg/m3,其中主要的单颗粒物类型有烟尘集合体、二次粒子、矿物颗粒和超细未知颗粒物,它们在总颗粒物中所占的数量比例依次是27%、22%、15%、36%,所占的体积比例依次是30%、13%、41%、16%.超细未知颗粒物和烟尘集合体数量贡献较大;而矿物颗粒和烟尘集合体则对体积的贡献较大.结论:京津地区艾灸场所内存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污染,艾燃烧生成物是其主要来源.
作者:黄茶熙;赵百孝;刘平;邵龙义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从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CKI)途径入手探讨鸡血藤黄酮类有效部位(SSCE)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周期阻滞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p21、p27 mRNA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人肺腺癌A549细胞中p21、p27蛋白表达.结果:160mg/L SSCE作用于人肺腺癌A549细胞24h后,细胞内p21 mRNA表达较对照组增加(P<0.01);p21蛋白含量较对照组高(P<0.01),而细胞内p27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0mg/L SSCE作用人肺腺癌A549细胞48h后,细胞内p21、p27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胞内p21、p27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SCE上调p21 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量是引起人肺腺癌A549细胞G2/M期细胞周期阻滞的机制之一;p21、p27对SSCE引起的人肺腺癌A549细胞G0/G1期阻滞无直接作用.
作者:杨国旺;高珊;富琦;李萍;罗晓琴;王燕;林燕;王笑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檀香对广枣中没食子酸(GA)和原儿茶酸(PA)的药动学的影响.方法:采用寒冷加注射肾上腺素法制作大鼠气滞血瘀模型,HPLC法测定广枣水提液和广枣-檀香配伍液灌胃后气滞血瘀大鼠血浆中GA 和PA的血药浓度,DAS2.0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广枣单独给药、广枣-檀香配伍后给药,GA和PA 在体内代谢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开放模型.与广枣组比较,二药配伍后,GA吸收半衰期t1/2Ka增加(P<0.01),达峰时间Tmax提前(P<0.01),峰浓度Cmax增大(P<0.05),表观分布容积V/F显著增加(P<0.01);PA的AUC增大(P<0.01),清除率CL/F降低(P<0.05).结论:檀香可促进GA的吸收和分布,提高PA的生物利用度,提示檀香对广枣具有增效作用.
作者:杨凌鉴;杨洋;夏丽;桑柏;王世祥;于洁;兰薇;郑晓晖 刊期: 2012年第12期
风眩相当于高血压病所致之眩晕.在病证结合模式下构建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是中医创新与发展的重要途径,构建风眩中医临床疗效评价体系符合当前中医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综合应用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数理统计学、信息技术等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临床病例调查、专家问卷调查及临床验证,可建立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风眩疗效评价体系,从而突显中医干预治疗风眩的疗效和优势,有利于中医药为国际医学界所接受.
作者:刘君;王净净;钟金桥;陈泽奇;周德生;刘春华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大鼠及疏肝健脾方干预后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疏肝健脾组,模型组及疏肝健脾组采用乙酸灌肠加束缚应激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正常组和模型组予0.9%氯化钠溶液灌胃,疏肝健脾组予疏肝健脾方灌胃.采用恒温灌流装置体外测量跨上皮电流为短路电流.观察5-HT、去甲肾上腺素(NE)对各组大鼠结肠上皮短路电流的影响.结果:模型组大鼠基础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HT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大鼠降低(P<0.05);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模型组大鼠结肠黏膜上皮产生的短路电流降低幅度较正常组及疏肝健脾组低.结论:5-HT引起的IBS-D大鼠结肠黏膜上皮的分泌活动较正常大鼠弱,疏肝健脾方通过改善IBS-D大鼠对5-HT的反应性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张声生;汪正芳;郭前坤;吴震宇;郁强;李萍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补肾方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雌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0只雌性SD大鼠分为5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雌激素组、补肾方药组.手术12周后开始给药,连续给药12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雌二醇(E2)、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补肾方药组血清E2显著升高(P<0.01),IL-1、TNF-α均显著减少(P<0.05,P<0.01),血清TGF-β1显著增加(P<0.01).结论:补肾方药抗去卵巢雌鼠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补肾方药可升高雌激素,下调1L-1和TNF-α表达,抑制骨吸收;同时上调TGF-β1表达,促进骨形成有关.
作者:尚立芝;王付;李沛 刊期: 2012年第12期
临床实践指南(CPG)是指导临床实践的诊疗技术标准,其核心价值是提高临床疗效,目前我国已颁布并不同程度应用了大量的CPG,但由于缺乏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很难回答中医CPG的临床疗效,进而评价其临床价值.辨证论治是中医CPG的核心技术,中医CPG疗效评价很大程度就是对CPG中证候-治疗-疗效间非线性关系从多维度层面进行客观的评价.本课题在发现矩阵模型的原理基本符合辨证论治的特征时,拟以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中医CPG为范例,用矩阵模型研究其辨证论治疗效评价的方法学.首先,鉴于中医CPG的证候、治疗均已明确,通过会议共识法确定疗效、安全等多维度的疗效评价指标;其次,分别构建证候矩阵、治疗矩阵和疗效矩阵,并运用相应的算法计算证候矩阵、治疗矩阵与疗效矩阵的关系数值;然后,前瞻性临床验证CAG中医CPG矩阵疗效评价模型,为进一步研究中医CPG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奠定基础.
作者:宇文亚;韩学杰;刘孟宇;王丽颖;史楠楠;戴雪珂;吕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并评价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方法:采用多因素复合作用建立异常黑胆质证模型,结合卵蛋白致敏激发,进一步建立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病证结合模型,观察其一般状态、行为学、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气道反应性、炎症、胶原沉积等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异常黑胆质证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体质量下降(P<0.05),饮食水量增加(P<0.05),在旷场试验中自主活动减少(P<0.05),对糖水偏爱程度下降(P<0.05)等表现,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升高(P<0.05),环磷酸腺苷(cAMP)、cAMP/环磷酸鸟苷(cGMP)下降(P<0.05);哮喘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出现气道阻力升高(P<0.05),血清、肺泡灌洗液中Thl/Th2细胞因子失衡,呈Th2优势型(P<0.05),HE染色显示炎细胞浸润明显(P<0.05),PAS染色提示黏液分泌增多(P<0.05),MASSON染色提示胶原沉积增多(P<0.05),其中,以异常黑胆质证哮喘组改变更为突出.结论:采用多因素复合和卵蛋白致敏激发建立的异常黑胆质证哮喘模型一方面具有类似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的临床表现及相关生理学指标的改变,另一方面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炎症、气道重塑等哮喘疾病特征,表明该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作者:厉蓓;罗清莉;买买提·努尔艾合提;买买提江·阿布都瓦克;金华良;杜懿杰;董竞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临床有效的益气活血解毒代表方药——化瘀丸联合化疗对肿瘤生长及血栓形成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Lewis肺癌动物模型,实验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CTX)组、CTX+低分子肝素组、CTX+化瘀丸高剂量组、CTX+化瘀丸低剂量组、空白对照组.定期观察各组小鼠体质量及肿瘤生长情况,接种后第13、20天处死小鼠,检测瘤重、肺转移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选择素(P-selectin)、内皮素-1(ET-1)水平.结果:第20天,CTX+化瘀丸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及CTX组(P<0.01);各化疗组均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和肺转移抑制作用,但组间无差异;CTX+化瘀丸高剂量组小鼠血清P-selectin水平显著低于CTX组(P<0.01).结论:高剂量化瘀丸联合CTX化疗能够显著改善Lewis肺癌小鼠体质量下降的趋势,并能显著下调化疗引起的P-selectin水平异常升高.
作者:于明薇;杨国旺;王笑民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阻断慢性心力衰竭(CHF)大鼠核因子-κB(NF-κB)激活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效应.方法:应用大鼠左冠状动脉结扎术建立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第4周行超声多普勒心电图检查,将30只成模大鼠随机分6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丹参酮组、黄+丹组、他汀类药物组、假手术组,灌胃治疗6周后制备病理切片,SP法免疫组化染色,RT-PCR法检测心肌组织NF-κB mRNA、MIF mRNA表达,ELISA法检测血清MIF、TNF-α、IL-6含量.结果:模型组心肌细胞减少,成纤维细胞增殖,炎细胞浸润(P<0.05);模型组NF-κB、MIF阳性染色率及NF-κB mRNA、M1F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模型组血清MIF、TNF-α、IL-6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能明显抑制血清各细胞因子表达,黄+丹组与黄芪多糖组及丹参酮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联合丹参酮对慢性心衰心肌各细胞因子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抑制效应,阻断NF-κB信号通路可能对于慢性心衰心肌损伤具有潜在治疗价值.
作者:杨志霞;李振彬;林谦;孙中成;刘彦卿;李岩;姜浩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密蒙花治疗绝经期女性中重度干眼的临床效果.方法:66例(66眼)中重度干眼绝经期女性患者使用密蒙花加用羟糖甘滴眼液滴眼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7、28d各时间点检测并评定患者于眼主观症状、视力、泪膜情况,治疗前后均进行方差分析和样本均数或中位数差值分析.结果:治疗28d 后,患者的样本均数差值(包括视疲劳、干涩感、异物感、烧灼感、畏光、疼痛、眼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患者的各检测指标样本中位数差值(包括视力、F1染色、BUT、SI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密蒙花可明显减轻中重度绝经期干眼女性的症状和体征,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邵毅;余瑶;裴重刚;易昀敏;周琼;董雯佳;杨璐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和解方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后毒副反应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11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行TACE术,其中治疗组于术前3d 至术后7d加服益气和解方.术后同期观察患者发热、腹痛、食欲、恶心呕吐、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4周后瘤体大小、甲胎蛋白(AFP)、生存质量变化情况并进行评价.结果:术后两组患者在发热、食欲降低、恶心呕吐症状及肝功能损害、ALT、生存质量变化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痛、4周后瘤体大小、AST、AFP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和解方能够减轻TACE术后毒副反应,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陈宇 刊期: 2012年第12期
摘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属中医学“虚劳”、“水肿”、“瘿病”、“瘿肿”、“劳瘿”等范畴.文章结合病案分析,浅析跟师路志正教授辨治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点滴感悟.路志正教授认为本病的病机关键为阳虚,且以肾为本.但存在阴阳两虚、精气俱损、虚实夹杂等复杂情况.临证首当详辨机体阴阳虚损之轻重主次;其次辨虚实夹杂与寒热真假;同时重视以肾为本,与五脏相关的整体观念;用药宜轻灵巧变,忌长期过量使用温补之品.总之,慎审病机,共济阴阳方能取得良效.
作者:魏华;路洁;殷翠儿 刊期: 2012年第12期
贝叶斯网是以传统概率理论为基础,能够对复杂不确定系统进行推理和建模的有效工具.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之一,传统的辨证方法往往带有主观性和模糊性,而中医辨证本质可以看作是一个分类问题,贝叶斯网作为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的一种较好算法,将为中医辨证客观化、规范化研究开辟新的途径.
作者:许文杰;王忆勤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目的:建立大鼠络脉瘀阻证脑梗死模型,观察并探讨塞络通胶囊在缺血时间窗外给药的疗效.方法:采用SD大鼠颈内动脉注射微球血管栓塞剂的方法建立络脉瘀阻证脑梗死模型,在脑梗死时间窗外(脑梗死后第10天)给予塞络通胶囊不同剂量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60d,观察大鼠血液流变性、脑组织病理形态和TNF-α含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切变率60/s、5/s下的全血黏度和脑组织TNF-α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P<0.05),病理形态学显示脑组织神经元变性、坏死,出现软化灶以及炎症细胞浸润反应;与模型组比较,塞络通胶囊干预后,切变率60/s、5/s下的全血黏度和脑组织TNF-α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结论:采用大鼠颈内动脉注射微球血管栓塞剂的方法可以较好的模拟脑梗死络脉瘀阻证的病机特点,塞络通胶囊在络脉瘀阻证脑梗死大鼠缺血时间窗外给药可保护脑组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络脉瘀阻证候的相关性改变.
作者:任建勋;徐立;林成仁;宋文婷;刘建勋;王敏;李军梅;李鸿海;王光蕊 刊期: 2012年第12期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糖皮质激素(GC)作为一线、首选治疗药物而被广泛应用,笔者进行文献研究发现历代医家使用中药增效减毒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更好的中西医结合,就中药联合激素增效,克服激素抵抗,辅助减撤激素,辅助激素减毒这四方面展开综述,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王青青;李达;陈瑶 刊期: 201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