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文辉;李德强;邱士鹏;闫春良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对血清β2-微球蛋白和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 方法:60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观察组予高通量透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甲状旁腺素(PTH)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开始时透析前血清β2-MG、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开始首次透析后血清β2-MG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P>0.05) ,观察组透析后血清β2-MG、PTH均较透析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后,对照组血清β2-MG、PTH较治疗前仍无明显变化(P>0.05),但是观察组血清β2-MG、PTH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可有效降低血清β2-MG、P TH水平,可能对减少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肾性骨病及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
作者:张兵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胃神经内分泌癌( gastric neuroendocrine carainoma,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状况. 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20例G-NEC患者.并采用电话及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 采用Log-rank对其进行单因素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其进行多因素分析. 结果:320例患者中有280例患者伴有贲门、胃窦粘膜溃疡和胃体糜烂,其中包括8例胃体巨大溃疡、8例胃窦溃疡伴幽门梗阻、8例多发溃疡、40例全胃粘膜隆起型病灶,术前胃镜病理细胞学检查结果显示均为胃恶性肿瘤. 对患者进行18个月的随访,中位生存时间为6.4个月,1年的生存率为82%. 死亡57例,其中12例患者因术后肿瘤复发死亡,45例患者因肿瘤远处转移死亡. 对G-NE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进行单因素分析: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是影响G-N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CgA和Syn是诊断G-NEC的重要标志物. Ki-67、性别、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P<0.05). Ki-67计数高、淋巴结转移率高的患者预后差,男性较女性预后差.
作者:吕晓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依达奉联合奥扎格雷钠在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发病在48h内的进展性脑梗死8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 40) ,治疗组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还和依达拉奉治疗,连用14d. 对照组仅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剂量与疗效均同治疗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以及毒副反应的发生率. 同时监测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 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低于对照组,生活能力评分( ADL)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未影响治疗,毒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钠能改显著减少进展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慢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临床特点为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有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1] , IBS 发病率为15%~22%,每年约有500万人因此病而就诊,年消耗医疗费80亿美元. 迄今为止,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对症治疗,见效迅速,但易反复,远期效果不理想. 而中医在该方面发挥了很大优势,副作用小,远期效果好.
作者:付聪敏;王烨;董丽萍;王迎寒;刘玉玲;张晓峰;东岫岩;郭洪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在恶性肿瘤伴贫血治疗中的临床药物疗效. 方法:将2011年2月至2013年1月本院确诊的60例恶性肿瘤伴贫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铁注射液加叶酸加维生素B12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给予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 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液指标水平、卡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发现实验组的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0%,两组比较χ2=5.45,P<0.05.两组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PLT)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 ,其中实验组改善的幅度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 P<0.05). 两组服药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无显著性差异( P>0.05);实验组的Karnofsky评分显著性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临床上应用重组人促红素联合铁剂、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恶性肿瘤伴贫血的药物疗效显著.
作者:张霞;曾泗宇;石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双动股骨头置换术和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动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8例行双动股骨头置换术(观察组),40 例行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种术式的手术情况、愈合情况、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 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79.74±12.65)min,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96.45±21.75)min,两组比较,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同时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与引流量亦明显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术后第1天主动直腿抬高的角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且完全负重所需周数与骨折愈合周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术后1周与6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但术后3个月后,两组患者评分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差异不显著( P>0.05). 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双动股骨头置换术与髋关节置换术均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手术方法,临床实践中,应坚持个体化治疗的原则,对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采用合适的手术方法,使治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邢少华;邢永军;刘增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八正散预防痔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 方法:将2013年2月至10月120例痔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实验组术后2h给予八正散50mL/次,每3h1次,直到排尿为止;对照组给予痔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尿潴留发生情况及第一次排尿时间. 结果:实验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第一次排尿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口服八正散能有效预防痔瘘术后患者尿潴留.
作者:王萍;袁可;张开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行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后对生存质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选择在我院同意手术治疗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104例进行研究. 根据数字法随机对104例患者分组,分为观察组52例及对照组52例.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手术,观察组则实施保留胃窦空肠间置双通道手术,对比不同术式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和预后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pitzer 评分和QOL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腹壁切口长度和消化道重建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观察组在癌症转移、复发及死亡等方面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对于患有胃食管结合部癌的患者实施保留胃窦的空肠间置双通道术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且预后状态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国宏;邓先锐;岳文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根据提交申请单的顺序,单号分为观察组,双号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二者焦虑、抑郁、疼痛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预约时,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束时,两组患者SAS、SDS评分较预约时均下降,但是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幅度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结论:行结肠镜检查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减轻检查过程中不适,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文秀;周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对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认知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300例. 根据患者的动态血压曲线形态分组,比较各组患者的生化指标、MoCA子项目评分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结果:非杓型血压组、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记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与杓型血压组在注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正常血压曲线组患者的MoCA评分明显高于异常血压曲线组,MCI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超杓型血压组和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oCA评分低于非杓型血压组,且MCI的发生率较高,超杓型血压组患者的MCI发生率明显高于反杓型血压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具有异常动态血压曲线形态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概率更高,超杓型血压曲线患者为明显.
作者:程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沐舒坦气道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痰液稀释效果. 方法:需行气管切开辅助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3组患者均采用24h持续湿化法进行气道湿化管理,A组患者采用沐舒坦气道湿化液进行气道湿化,B组采用1.25%碳酸氢钠溶液为气道湿化液,C组采用灭菌注射用水做为气道湿化液,观察3组湿化前及湿化后1、3、5d痰液标本PH值及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 结果:3组患者湿化前痰液标本PH值、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湿化后各时间点PH值均较湿化前提高,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均较湿化前降低( P<0.05);A组患者湿化后各时间点PH值、Ca2+、a-酸性糖蛋白含量改善显著优于另外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沐舒坦气道湿化液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气道刺激小,稀释痰液效果显著,是较为理想的湿化液.
作者:池丽英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术中保温护理对肝癌患者低体温反应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将60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实施保温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凝血功能各项指标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中液体输入量、术中输血量和手术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过程中观察组低体温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手术前后观察组患者PT、TT、APTT和FIB水平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对照组患者手术结束时PT、TT、APTT和FIB水平与术前比较显著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肝癌手术过程中采用保温护理可以有效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保护凝血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丽琼;兰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12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4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在饮食疗法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给予常规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 疗程均选择孕28周开始至分娩前,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等指标. 结果:两组治疗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血糖控制均有改善. 治疗组治疗后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血糖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在饮食及运动疗法的基础上常规应用胰岛素并联合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
作者:毕显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分析B超联合心电图及单独采用B超及心电图的诊断效果. 结果:以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组患者的左室肥厚诊断准确率(66.67%)明显高于单独采用B超诊断组患者准确率(60.00%)及单独采用心电图诊断组患者准确率(40.00%) ,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以B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作为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较单独采用B超或心电图的诊断方式,其效果更为显著,准确性更高,具有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屈利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脊柱侧凸是发生在三维空间上的结构畸形,特发性脊柱侧凸是脊柱侧凸中常见的一种,约占脊柱侧凸的70%,是指无任何先天性脊柱异常或伴有神经肌肉或骨骼疾病出现的脊柱侧凸及旋转畸形[ 1]. 随着现代外科学的发展,脊柱侧弯的治疗方法遵循着螺旋式上升,曲折式前进的发展过程,运用适度原则和优化原则,为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2] ,使脊柱侧弯的临床治疗又有了创新,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综述如下:
作者:赵海燕;周开颜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在县级医院产前心脏畸形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14400例胎儿进行产前常规畸形筛查,疑有心脏畸形的进行超声心动图序列切面系统检查并进行归纳总结. 结果:14400例胎儿中发现心脏畸形97例合计141处畸形,心脏畸形阳性检出率6.74‰( 97/14400). 其中漏诊心脏畸形13 处. 产前超声筛查胎儿心脏大血管畸形正确符合率90.78%( 128/141). 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序列切面系统检查方法的应用,有效提高了基层医院胎儿心脏病的检出率,对降低区域内新生儿心脏畸形发生率、死亡率有重要应用价值. 全面、详细扫查,避免漏诊误诊是提高心脏畸形诊断率的关键.
作者:郎红玉;王玉生;张鸣鸣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究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80例严重感染患者,其中43例根据ACCP/SCCM共识的确诊标准确诊为重症细菌感染,作为试验组,37例为非细菌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计数. 结果: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全血白细胞检测结果比较,试验组患者的总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试验组患者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的敏感性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与其他两个指标敏感性分别比较,降钙素原的敏感性明显较高,P<0.05. 结论:重症细菌感染时降钙素原的检测值会明显升高,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的患者,降钙素原在重症细菌感染中的临床诊断敏感性也较高,临床诊断价值是值得肯定的.
作者:闫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桩核冠对不同病情后牙残冠患者的修复效果,为临床治疗后牙残冠患者提供依据.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进行复查的治疗年限在1~6年不等后牙残冠患者90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Ⅰ类组24例、Ⅱ类组26例、Ⅲ类组28例、Ⅳ类组12例. 收集四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的成功率、失败率,分析桩核类型、牙位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调查的90例患者中Ⅰ类的成功率为95.83%,Ⅱ类的成功率为96.15%,Ⅳ类的成功率为100%,都高于Ⅲ类仅为82.14%的成功率. 与Ⅲ类组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在Ⅲ类患者中铸造金属桩的成功率低,前磨牙与磨牙相比效果较好,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7例失败患者中脱落原因主要表现为根折、根分叉和粘接气泡. 结论:在修复过程中Ⅲ类成功率差,应多选用纤维桩和树脂桩,整体上来讲,桩核冠治疗对多种病情后牙残冠的治疗成功率都在80%以上,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杜琛;霍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在甲状腺功能出现亢进时,临床上将此症状简称为甲亢. 具体而言,甲亢是由于许多因素致使甲状腺的正常作用出现异常亢进现象,或者在人体血液的正常循环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含量上升所引发的一种临床十分多见的内分泌类病症[1]. 邹玉婷等人[2]报道称,甲亢的临床特征常表现为代谢增加和甲状腺肥肿,以及眼球突出或神经以及心血管正常作用发生混乱.在常规的病理状态中,人体的甲状腺腺体会呈现出弥漫性,结节性或者是混合性的肿胀状态. 张爱玲等人[ 3]报道指出,甲状腺激素作为人体中能够对其正常发育功能进行有效维持以及对正常代谢进行调节的必需型内分泌性激素,若甲状腺功能一旦紊乱,就会致使患者体内的血脂与所含蛋白质以及正常糖代谢功能产生紊乱. 为了能对甲亢患者进行较好地针对性治疗以及使此病获得更好的预后作用,本文对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含量和血脂水平联系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孙羽;邱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特立加压素( TP )对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难治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大、小剂量组(每组42例) ,比较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血管加压素输注后各组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结果: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血管加压素治疗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全身血管阻力(SVR)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但两组改善程度无显著性差异( P>0.05)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休克指数均明显降低,排尿量显著增加,同时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乳酸清除率与混合静脉血液饱和度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改善,且改善程度基本一致( P>0.05). 结论:大小剂量的TP 治疗对于脓毒性难治性休克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较大剂量血管加压素的使用与小剂量相比在血流动力学上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因此对于脓毒性难治性休克患者推荐使用在充分液体复苏的基础上,采用小剂量持续输入TP 同时联合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作者:李乐;谭奕东;韦琪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