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5例

桂华翔

关键词:浆细胞性乳腺炎, 肝经郁热证, 余毒未清证, 痰瘀凝滞证, 内治法, 外治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性、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率为2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7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配伍风药治疗血管性痴呆1例

    随着对“风药”认识的深入,风药在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多方面的作用都得到肯定.笔者辨证论治血管性痴呆的同时佐以风药,取得较好效果,以冀为血管性痴呆的证治拓展新思路,增添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易继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地榆炭烘法炮制工艺研究

    炭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由于炭药的制备工艺缺乏统一标准,严重影响了炭药的进一步研究应用.地榆功效凉血止血、解毒敛疮,笔者从选材、烘法炮制、成分测定和药理研究四个方面对地榆炭的烘法炮制工艺进行探讨,从而为地榆炭制备工艺统一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张向阳;魏红;韩建国;平付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艾灸治疗高脂血症概述

    从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两方面综述了近5年来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艾灸治疗高脂血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有廉价、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今后研究中应加强科研设计的科学性和严密性,进一步提高艾灸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同时多学科、多角度探索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广林;顾一煌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以瘦为美”与卵巢储备力下降

    身体需要充足的脂肪才能维持正常的性激素水平,才能使女性的内生殖保持正常,才能维持女性的曲线美.而一味地追求以瘦为美,过度减肥,不仅给女性带不来美丽,还会影响到个人体质和生殖力.

    作者:苏燕;薛瑞霞;李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栀子豉汤证病位在胃

    在《伤寒论》中,栀子豉汤之热郁胸膈证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其病机为胃气损伤,热郁气滞,其病位在胃.但其临床所治病证除胃的病变外,还涉及心、肝、肺、三焦等脏腑.栀子豉汤宣散胃热,使气机调畅,胃气来复,故郁热消散,身热得解,胃安能食,正气恢复,病症乃除.

    作者:陆硕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梅花针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斑秃25例

    目的:观察梅花针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斑秃的疗效.方法:选取斑秃患者4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采用梅花针叩击患处,5-7d治疗1次,并口服自拟中药生发汤;对照组给予5%米诺地尔酊剂外用涂抹,日2次.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梅花针配合中药口服治疗斑秃疗效显著.

    作者:郭铁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后出血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剖宫产手术后出血患者80例根据入选顺序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与护理,治疗组加用祛瘀中药口服.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2.5%,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出血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肠麻痹、产褥病与伤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护理产后出血能缩短出血时间,安全性好,疗效显著.

    作者:宋荣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卵巢早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人工周期疗法,治疗组采用补肾活血汤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月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100例中治愈48例,占48.0%;好转52例,占52.0%.治疗组100例中治愈62例,占62%;好转38例,占38%.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卵巢早衰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侯爱贞;王利平;杜鹃;方玉秀;徐玉慧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介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介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月选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icat Ⅰ-Ⅲ患者50例,随机分为单纯介入治疗组22例(36髋)和联合治疗组28例(44髋).单纯介入治疗组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注入罂粟碱30 mg、尿激酶6万单位、低分子右旋糖酐10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的同时给予中医辨证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12个月后行DSA、CT和MRI检查,并对患髋进行Harris评分及股骨头静脉造影评级,比较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的第6个月、第1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且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纯介入治疗组(P<0.05).两组间股骨头静脉造影评级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提高(P<0.05),且联合治疗组提高更明显.结论:介入联合中医辨证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可改善股骨头血供、促进修复、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俊宇;舒勋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味子主要化学成分的药理研究

    五味子作为补益类中药,在护肝、提高免疫等方面已受到多项证实;而其多糖和挥发油成分的研究已成为热点,特别是降糖、降脂和降压等作用对临床疾病的防治有重大指导意义.

    作者:王佳丽;杨洪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半夏泻心汤治痞

    半夏泻心汤为治痞良方,但痞证作为一种症状却可见于多种疾病,常见于胃肠道疾病与肝胆疾病,如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脂肪肝、胆囊炎等.临床时如果结合辨病治疗,将会取得更好的疗效.如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除反复发作的痞满外,多有焦虑抑郁倾向,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重视心理治疗,将有助于提高疗效.

    作者:陈松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古代寒凝心脉证方剂配伍规律分析

    目的:分析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配伍规律.方法:建立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数据库,涉及方剂的方名、来源、组成、剂型、用法、主治或功效等,采用频数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古代胸痹心痛寒凝心脉证方剂共计54首,累计用药达242次.,温里药的使用频率高,占所有用药的50%,其次是补益药.结论:温里药为基本配伍构架,补益药为重要的增效配伍,药物组合间存在关联性.

    作者:杨胜超;王俊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五行制化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

    五行制化是维持自然界平衡协调的基本规律,从滋水涵木法、濡木生火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抑木扶土法、培土制水法、泻南补北法、泻火润金法、佐金平木法等探讨五行制化在方剂配伍中的应用,这种间接治疗法,体现了整体观念及治未病的思想.

    作者:姬水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双石定痛汤治疗牙痛体会

    牙痛势急者多见实火证候,治宜清火理肝、止痛,另根据临床症状辨证给予清肝平肝、清胃泻火、凉血解毒、清热化瘀、舒肝养肝、滋阴降火诸法.双石定痛汤治疗牙痛重在清火理肝,理肝有助清胃泄火,舒缓止痛,且实火虚火宜并治.

    作者:何伟;何嘉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26例

    目的:观察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6月-2012年7月选取马蹄形肛周脓肿患者5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试验组给予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引流,对照组给予切开引流术引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均有效,但试验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术后出血、换药疼痛及愈合时间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状多切口中药冲洗引流加悬浮式拖线术治疗马蹄形肛周脓肿疗效甚佳,且疼痛轻、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

    作者:钟鸣;钟柠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从脏腑经络论治颜面痤疮

    颜面痤疮的发生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而发于体表的一种外候,通过观察体表相对独立的局部色泽、形态等变化,可以测知体内脏腑、经络的失衡状态.运用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抓住“定病位”,根据病位之所在,经络之所行,脏腑之所属,结合病因病机,全面进行辨证论治,对颜面痤疮的治疗有更佳疗效.

    作者:张茜薇;吴林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理气通便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23例

    目的:探讨理气通便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老年顽固性便秘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理气通便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理气通便汤配合穴位埋线治疗老年顽固性便秘安全有效,具有改善肠道传导功能的作用.

    作者:陈艳红;刘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冉雪峰治疗感冒经验

    冉雪峰认为感冒的主要病机为外有表郁,内在营滞之表里失和,对其辨治应当清解其外,清疏其内,内外两和,去痰务尽.用于“疏内”的药物主要为理气、化痰、行血、养阴和清火者,用于“解外”的主要为薄荷、柴胡等发散风热者.

    作者:李家祥;李勇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15例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外用辨治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30例,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临床效果差异性、复发率以及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不良反应率为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不良反应率为20.0%,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试验组7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桂华翔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邱明义运用疏肝法治疗疑难杂病经验

    邱明义用疏肝法治疗疑难杂病,常多用逍遥散、四逆散、小柴胡汤之类为主方,随证加减,且喜用药对,疗效突出,如用柴胡之类疏肝,不忘用白芍柔以养肝;牡丹皮、栀子合用泻火之力更佳;百合、地黄连用增强救阴泄热之效等.此外治疗肝气郁结引起的疑难杂病,除用药物外,还应注重精神治疗的作用.

    作者:周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