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强;罗新军;张芳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疗法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08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使用匹维溴胺和痛泻要方加减,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治疗后症状积分、SAS评分、SDS评分对比治疗前有明显降低,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原有口服中西药基础上加用外用贴敷疗法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复方蜥蜴散治疗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治疗组34例.治疗组给予复方蜥蜴散不同微粒组合剂,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维酶素,两组均4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证候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临床证候有效率为62.5%,两组临床证候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癌前病变疗效有效率为88.2%,对照组癌前病变有效率为31.3%.两组癌前病变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蜥蜴散对胃癌前病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延丽;朱西杰;肖清燕;蔡根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健脾活血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组和西医组,每组各30例.中医组给予健脾活血法辨证治疗,西医组给予消炎痛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测定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中医组有效率为96.7%,西医组有效率为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与西医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活血法能够显著提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
作者:平利峰;于笑霞;章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陈大权应用经方治疗脾胃病,疗效显著,报道如下.病案1:邢某,男,42岁,2012年10月初诊.主诉:间断胃脘部胀满不适多年,加重1个月余.患者脘腹胀满,时有胃痛、恶心,反酸,偶有嗳气,肠鸣腹痛间作,口干口苦,胃中烧灼感,疲倦乏力,自述近日消瘦,纳少,大便1 ~2d一行,质干,排便不畅,夜卧不安,舌红苔白厚,脉弦.方用大柴胡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10 g,枳实10 g,生大黄(后下)5 g,半夏15 g,大枣3枚,甘草6 g,党参10 g,生龙骨15 g,生牡蛎15 g,厚朴15 g,紫苏子10 g,木香10 g,酸枣仁15 g,郁李仁10 g,鸡内金10 g,莱菔子10 g,海螵蛸15 g,浙贝母15 g.7剂,日1剂,水煎服.
作者:刘海妮;陈大权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扶芳藤的药理学特点.方法:通过对扶芳藤的物种资源、提取与质检方法及化学成分等方面分析,进而研究扶芳藤的药理作用.结果:扶芳藤提取物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增强免疫能力、抗心血管疾病、改善微循环、抗氧化等多方面作用.结论:扶芳藤提取物中所含化合物成分与种类复杂,其有效成分及功效的形成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楠;王旭;王栋颖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对照组2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1患者给予单纯放腹水输白蛋白治疗,;对照组2患者给予放腹水后腹腔注射药物(多巴胺针20 ~ 40 mg,速尿针40~60 mg,每周3次)同时静脉输白蛋白;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放腹水输白蛋白、腹腔药物注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养阴利水中药颗粒内服治疗.结果:对照组1有效率55%,对照组2有效率为75%,观察组有效率为90%,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三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三组患者经治疗后腹大胀急、心烦、口燥、小便短赤、舌红少津、牙龈出血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三组患者体质量、腹围均有所下降,排尿量明显增多,肝功能有所改善,腹水有所消退,但以观察组的变化程度更加明显,且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肾阴虚型肝硬变顽固性腹水疗效显著.
作者:陈郁梅;黄明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介入灌注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在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期以及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2.8%,对照组有效率为52.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生存期与各项免疫功能指标变化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晚期肝癌,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与免疫功能指标.
作者:吴二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中医证型与IL-6相关性,为中医辨证提供实验室参考依据,为中医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提炼,进行归类整理.结果:变应性鼻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客观指标IL-6与中医辨证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肺经伏热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研究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和临床症状,观察IL-6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寻找有助于辨证客观化的指标.
作者:戈智花;王东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可造成肺动脉高压,导致患者右心室肥厚,心功能衰竭.治疗上,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西药包括钙离子拮抗剂、钾通道开放剂、α受体阻滞剂等,新的研究包括他汀类药物、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也可用于治疗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医药辨证治疗本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包括中药汤剂、中成药及中药注射制剂等,均对改善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具有一定的临床结合疗法.
作者:吴强;郑敏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调经种玉丸治疗肾虚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性(LPD)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给予调经种玉丸口服,对照组给予益血生胶囊口服.观察治疗前后月经情况,中医证候,黄体中期孕酮水平及HPS评分.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34.6%,治疗组有效率为9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为(10.08±3.76)分,治疗组治疗后证候积分为(7.30±2.71)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经种玉丸能有效治疗肾虚肝郁型黄体功能不全,改善月经情况,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谈静;卢苏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益气通腹方促进阑尾炎术后对肠道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阑尾炎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腹方,观察两组患者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肠鸣音恢复,肛门排气时间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阑尾炎术后配合益气通腹方中药治疗,患者肠道功能恢复较快,进食时间早,减少静脉补液,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有效.
作者:王连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独活寄生汤具有益气血、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湿、散风寒的作用,而皂角刺有通经活络化瘀、祛风散寒止痛的作用,且止痛效果迅捷,合用治疗坐骨神经痛其疗效可靠,有较强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王桂彩;应森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病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A、B、C、D、E五组,每组20例.A组采用日夜百服宁口服治疗,B组采用病毒唑静脉注射治疗,C组采用银翘散汤剂治疗,D组采用荆防败毒散治疗,E组采用羌银解热汤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70.00%,B组总有效率为60.00%,C组总有效率为65.00%,D组总有效率为55.00%,E组总有效率为85.00%.五组临床疗效比较,E组明显优于其他四组(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以羌银解热汤效果为明显.
作者:施崇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越鞠丸行气解郁,主治诸郁,现代越鞠丸不仅广泛应用于因郁所致内科疾病中,而且还能治疗因郁而成的痤疮、黄褐斑、扁平疣、黑变病、斑秃等皮肤科病症.
作者:郭锦晨;段雷;戴瑶瑶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桂枝加葛根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主要是通过补益肝肾,使气血生化有源,筋脉得以濡养,行气活血,气行则血运,营卫调和,利水湿以通阳气.临床运用本方治疗颈椎病,针对不同的证型,灵活运用,多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病程较短者,疗效更为显著.但对病程较长者,仍须耐心服药,随证加减,联合针灸、手法、牵引等治疗,树立信心,疗效亦显.
作者:唐天翼;夏建龙;蔡平;耿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目的主要在于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以手法松解粘连的软组织,纠正错位的小关节,使失稳的脊柱重塑平衡.推拿配合中药、针刺、小针刀、刮痧、熏洗及腕踝针等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有不同的疗效.
作者:曾孟林;冯琬云;申渝泉;王子岳;彭德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小金丸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金丸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391%,观察组有效率为92.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上,对照组肝肾功能损害、粒细胞减少、药源性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甲亢甲减发生率分别为5.88%、3.92%、5.88%、23.53%、17.65%、11.77%、5.88%;观察组相对应发生率分别为1.85%、0、0、7.41%、9.26%、5.56%、1.8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在甲状腺激素指标T3、T4、TSH、TBG水平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金丸结合西医治疗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刘现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黄列英运用中医针灸温扶阳气,创新和发展了骨痹治疗的学术理论和实践,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风湿痹证的诊治,尤其对骨痹的辨证论治有独到的见解.黄列英中老年人脾气亏虚、气血失和,肝肾渐亏,筋骨失养是骨痹发生的内因,外感风、寒、湿邪或长期劳损为发病的外在条件.临床治疗早期以风、寒、湿、热为纲,祛邪为标,后期以调补气血、补益肝肾为本.
作者:代强;罗新军;张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患者按照月经周期给予分期论治,月经前期给予泻白散加减;经间期给予柴胡疏肝散加减;行经期给予加味逍遥丸加减;月经后期给予二至丸加减.结果:36例患者中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6.1%.结论:分期论治女性面部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张阿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单兆伟教授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的不同证型,以常用的经典方剂为基础临证加减,痰气交阻者选用半夏厚朴汤加减,肝胃不和者选用左金丸加减,阴虚气郁者以沙参麦冬汤和启膈散加减,方法简单,药味少,药量轻,疗效甚佳.
作者:张婷;单兆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