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粟芬;王倩;张东芳;刘天鑫;王素杰;杨淑娟;冷淑莲
1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新生儿听力筛查未通过者,坚持随访,督促其进行诊断,未去.听力筛查结果始终未通过,近期家长发现小儿有时对声音反应不灵敏,而来复查,仍未通过,又建议其进行诊断,诊断结果听力有损伤,要求其佩戴助听器.回顾病史该患儿于出生第3天进行耳声发射检查未通过,42d复查耳声发射仍未通过,脑干诱发电位通过,建议其到上一级医院进行诊断,家长感觉患儿对声音有反应而未去,每年进行随访,家属自述患儿智力语言功能均正常,始终未进行诊断,近期又进行随访家长也发现患儿有时对声音反应不灵敏,性格比较内向,来我院进行听力筛查,耳声发射、脑干诱发电位均未通过,到北京进行诊断,结果听力中度损伤,需佩戴助听器,要求其做基因检查,未做.病史调查:家族中无耳聋病史、无对耳毒性药物过敏史以及耳毒性药物中毒史;父母亲非近亲结婚;妊娠无感染史、用药史、地方病史、无先兆流产以及接触有害环境史;正常分娩史;小儿无疾病史.
作者:程伟英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臀位分娩方式对新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98例臀位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阴道分娩(臀位阴道分娩组),63例剖宫产(臀位剖宫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死亡及新生儿窒息、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两组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63例臀位剖宫产组新生儿无1例死亡,35例臀位阴道分娩组新生儿3例(8.57%)死亡,两组新生儿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3例臀位剖宫产组新生儿,2例(3.18%)发生并发症,臀位阴道分娩组8例(22.86%)发生并发症,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臀位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7.2±1.8)分,臀位阴道分娩组为(4.5±1.3)分,前者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臀位分娩时选择剖宫产可降低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Apgar评分,在臀位分娩时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对于改善新生儿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褥疮又称压疮、席疮,是长期卧床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如果治疗护理不当,可引起大量蛋白和液体丢失,继发感染甚至危及生命.笔者近年来在临床上除采用常规防护措施外,对长期卧床患者及已发生褥疮的患者采取卧具改良,收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张欣;陈雅民;安丽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常规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后是否能够减少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压疮的发生率.方法:选择 60例长期卧床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原发病治疗同时给予常规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组( 治疗组,n=30,复合维生素B片2片 3次/d) 原发病治疗组( 对照组,n=30 ),两组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压疮发生率3.33%,对照组压疮发生率26.67%; 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常规补充复合B族维生素可减少压疮疾病的发生率,用药经济合理,安全无毒副作用,对于提高长期卧床老年病人生活质量和延长老人寿命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李晨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过程中催产素(OT)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本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患者41例,分别于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ET术后3min采血,测定血清催产素水平.结果:患者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OT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ET日、ET术后O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妊娠组(n=20)和非妊组(n=21)之间在Gn启动日、HCG注射日、ET日和ET日术后OT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VF-ET助孕治疗可引起患者血清OT水平的升高;OT水平与妊娠结局无显著相关性;ET手术不导致患者血清OT水平的升高.
作者:许晓清;邱耀芳;吴方贵;彭南妮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总结我院收治、确诊的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诊断及其治疗过程,逐步提高我院急性肺栓塞的诊断率,改善疗效.方法:自我院2008年3月开始收治的35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认真观察、询问、记录其发病的经过、辅助检查、诊断以及治疗情况.结果:辅助检查结果显示35例患者中,27例动脉血气分析有低氧血症、低碳酸血症;血清学检查19例LDH不同程度增高;持续性低血压患者18例;肌钙蛋白正常患者12例;血浆D-二聚体检测500μg/L以上者为25例;心电图检查SIQⅢTⅢ征阳性者11例;超声心动图提示肺动脉高压23例,同时伴有右心血栓7例;螺旋CT/MRI/肺动脉造影阳性35例.结论:提高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率,及早对其进行溶栓等治疗对提高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作者:陈云辉;罗巍;曾博文;陈自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CT对腰骶椎间盘突出诊断的价值.方法:以150例骶椎间盘突出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CT扫描图像进行分析.结果:患有单节段突出的患者有104例,多节段突出的患者为46例,患有L3-4椎间盘突出的有8例,患有L4-5椎间盘突出的有92例,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50例.既患有L4-5椎间盘突出又患有L5-S1椎间盘突出的患者有47例.与MRI组比较,结果不具有显著差异性.结果:CT成像对腰骶椎间盘突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结论:CT成像有助于对腰骶椎间盘突出的诊断,适用于临床的推广.
作者:卢文彬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EV71型手足口病高热患儿降温方法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将我科299例EV71型相关手足口病高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观察组采用药物降温加温水擦浴,对照组药物降温加冰袋冷敷降温方法进行降温管理,并给与相应护理.结果:EV71手足口病患儿温水擦浴降温快,时间短,患儿无不适,依从性高.冰袋冷敷患儿哭闹明显,不能配合,效果差.结论:采用药物降温家温水擦浴效果好于冰袋冷敷,给予相应护理措施,患儿病情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日数减少.
作者:王雪梅;宫祥峰;黄桂芹;于燕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研究肱骨近端粉碎骨折采用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了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患者14例,14例患者均采用了半肩关节置换术医治肱骨近端粉碎骨折.术后对所有患者均开展了随访,随访1.5-3年,并采用ASE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通过术后随访发现,80%以上的患者在术后6个月患侧功能和肌力均可达到正常水平,术后1年90%以上患者恢复正常水平.结论:对患者实施人工半肩关节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粉碎骨折,只有重建肱骨长度正常、大小结节固定确切,并配合科学合理的康复锻炼,患者才可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杰文;肖立军;陈文贵;刘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究并分析磁共振技术与关节镜在膝关节韧带损伤诊断中效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110例作为临床检测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A组患者55例,采用磁共振技术检测膝关节韧带损伤,即为试验组.B组患者55例,采用传统的关节镜检测膝关节韧带损伤,即为对照组.术后一年时间内,对患者进行定期物理治疗,同时定期随访,观察两组患者检测后的膝关节韧带治疗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试验观察,利用磁共振技术检测膝关节韧带损伤准确度程度较好,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磁共振技术检测膝关节韧带损伤的临床准确效果显著,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石磊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超在诊断瘢痕子宫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早中晚期瘢痕妊娠患者73例,先后进行腹部彩超检查和阴道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经腹部彩超检查,49例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67.12%,漏诊率为12.33%;经阴道多普勒彩超检查,69例明确诊断,诊断符合率为94.52%,漏诊率为1.37%.经阴道多普勒彩超的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腹部彩超(P<0.05),而漏诊率显著低于经腹部彩超(P<0.05).经声像图特征分析,明确诊断的69例患者中包括孕囊型21例,混合包块型33例,蜂窝型15例.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可近距离的观察病灶与周围血流关系,对病情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依据,可以作为检查瘢痕妊娠的首选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王立平;王立英;宋学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通过对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 入院的患者,41例病人再出血的原因进行临床分析,探讨其临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对41例SAH患者再出血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SAH再出血的危险因素,针对这些病因,提出有效预防措施.结果:诱发SAH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用力排便为31.7%;过早下床活动为24.4%;情绪激动为17.1%;并发症为21.9%;其他为4.9%.结论:SAH患者通过控制情绪激动,防止便秘,避免早期下床活动,防治感染,可有效预防再出血.
作者:高立生;刘宁宁;王青雷;焦光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包括高血压3级、高血压2级、高血压1级患者各40例.选择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CT冠脉成像分析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心功能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病率显著升高(P<0.05).高血压3级患者双支及三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随高血压程度加重,LVMM逐渐升高,各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随高血压程度加重,LVEF逐渐降低,LVEDV及LVESV逐渐升高,高血压3级、高血压2级及高血压1级患者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3级患者LVSV 、CO及CI显著低于其它各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可以清晰的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冠脉病变及左心功能改变.
作者:刘文兵;方快发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常乐康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00例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4组(n=50),A组(常乐康)、B组(消旋卡多曲)、C组(常乐康和消旋卡多曲颗粒)、D组(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分组内药物进行治疗,疗程为3d,对四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A组、B组、C组、D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6%、94%、3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乐康联合消旋卡多曲颗粒治疗婴幼儿腹泻有显著疗效,优于单一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白春然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抗生素联合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120例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68例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进行治疗,52例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联合日达仙治疗.结果:单独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与联合应用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有效率分别是85.29%和96.15%,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细菌清除率分别为69%和86%,二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0.05);联合应用日达仙治疗能够明显提高铜绿假单胞杆菌的清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0% 和5.0%,二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 >0.05).结论:联合日达仙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应用抗生素治疗,是治疗重症肺炎的有效方案.
作者:隋东江;李伟生;王肇源;王蓉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对桂林地区女性乳腺增生患病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危险因素,为疾病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人群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桂林地区5368例妇女进行体检及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5389例妇女中乳腺疾病患病率为21.6%,其中乳腺增生症发病率高(20.0%),乳腺纤维瘤为1.0%和乳腺癌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增生组与正常组体质指数、年龄、睡眠质量、止乳方式、哺乳方式及饮食方式存在显著差别(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体质指数、睡眠质量及哺乳方式为患者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体质指数、睡眠质量及哺乳方式为患者乳腺增生的危险因素,提倡母乳喂养、合理饮食及改善睡眠质量等综合预防措施有助于减少乳腺增生的发生率.
作者:龙安莉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入我院治疗的52例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6例,治疗组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46%(23/2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9.22%(19/26),P<0.05;治疗后TG、TC、LDL治疗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控制血脂和血压,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石建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儿科呼吸道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作用.方法:对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47例呼吸道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X线检查结果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其检出率差异,总结纤维支气管镜对儿科呼吸道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作用.结果:纤支镜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7例患儿共进行53次纤维支气管镜手术,共有42例(89.36%)患儿成功取出异物;患儿吸入呼吸道的异物主要为植物性食物,吸入异物的位置大多位于支气管,其中II级以下支气管占42.55%.结论:通过纤支镜可准确定位异物位置,并将位置较深的异物顺利取出,同时清理呼吸道局部肉芽组织,给予抗生素,有效促进炎症吸收,缩短患儿病程,减轻患儿痛苦,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邢前;王文祥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神经刺激器(PNS)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本院行下肢骨科手术的7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35例,患者采用PNS 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麻醉相关时间参数、术中输液量、术后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维持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中输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术后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1、T2、T3、T4、T5时段的SBP 、DBP指标值均比对照组稳定(P<0.05).结论:PNS 定位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应用于下肢骨科手术的麻醉效果良好.
作者:方秀春;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目的:研究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与否及夹闭时间长短对术后失血量、输血量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4月至2012年4月本院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四组(不夹闭组、夹闭1h组、2h组、4h组),每组15例患者,分别记录术后24h总引流量,并进行术后红细胞比积检测;记录术后患肢肿胀、皮下瘀斑、术后疼痛评分、术后6周膝关节HSS评分.结果:夹闭2h组失血量、关节肿胀、皮下淤血发生率、术后疼痛、关节活动度评分低.结论:夹管 2 h是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管夹闭理想的时间选择.
作者:项群;王四清;殷俊;王栋梁 刊期: 2013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