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

贺惠琴

关键词: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手术, 中西医结合疗法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方法:选取腹部手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O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可显著缓解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缩短术后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论脐与大肠相通

    脐为全身的中枢,在脐施以小量刺激便产生巨大作用,法同蝴蝶效应.通过对脐部的刺激来“触发”中介机制的反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位在大肠疾病的目的.

    作者:朱德友;马玉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良导络调节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30例

    目的:观察良导络调节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良导络调节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医传统穴位贴敷治疗,两组均给予同一品牌的止痛膏.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僵硬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导络调节疗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杨光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池晓玲辨治肝性胸水经验

    池教授认为肝性胸水病位多在肝脾肾,涉及肺,波及气、血、水分,其病性多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虚实夹杂[2].故治疗应遵《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基础,着重扶正健脾益气,使脾旺不受邪.同时还应注意畅通三焦.

    作者:吴树铎;杨凯钿;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川崎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川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川崎病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各临床表现出现时间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发热、皮疹、黏膜改变是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血沉、CRP、血小板升高是主要实验室改变,心脏超声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气营两燔是主要的证型.结论:典型川崎病诊断不难,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要重视心脏彩超检查.中医治法以清气凉营为主.

    作者:高维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67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上腹部手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7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和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9.6%,观察组有效率为1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在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上腹部术后胃瘫,可缩短胃瘫恢复时间、置管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尤明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于志强应用柴胡经验

    于志强教授总结出柴胡虽兼“和解退热、疏肝解郁、升阳举陷”等多种攻效,但依其用量轻重不同,其配伍的药物不同,其发挥功用各不相同.重剂柴胡,和解退热;中剂柴胡,疏肝解郁;轻剂柴胡,升举阳气.应辨证论治,辨病分析,斟酌权衡,巧妙配伍,才能使柴胡达到大的疗效.

    作者:刘岩;曹旭焱;于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40例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肝硬变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住院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观察组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HBV-DNA水平和Child-Pugh分值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肝硬变疗效显著.

    作者:郭娟荪;李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65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5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治疗,每次2片,每日2次,若过敏,则应用罗红霉素治疗,每次15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7%,治疗组有效率为96.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WBC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鼻窦炎疗效显著.

    作者:方玲;方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辨证施护应用于妇科肿瘤术后30例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应用于妇科肿瘤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化疗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辨证施护干预,分析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应对方式量表得分和QLQ-C30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状态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积极应对总分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消极应对总分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疲倦、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失眠、便秘症状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妇科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万德馨;田亚宁;陈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6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血压、心率值等指标均明显改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

    作者:潘学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宣痹止痛汤熏洗和离子导入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关节镜清理术后40例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宣痹止痛汤熏洗和离子导入应用于膝骨性关节炎(KOA)关节镜清理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关节镜清理术,对照组术后采用西医常规处理,并以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每次2.5 mL,每周1次,连续使用5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于术后第5天开始采用宣痹止痛汤熏洗和离子导入治疗,每日1次,连续7d为1个疗程,休息3d行下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术后关节疼痛、压疼、肿胀、大行走距离等情况,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关节液中TNF-α和IL-1p水平.结果:术后10 d观察组关节疼痛、压疼、肿胀及大行走距离评分均较术后1d明显下降,并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屈伸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KOA关节镜清理术后采用宣痹止痛汤熏洗和离子导入能快速减轻患者疼痛、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关节液中TNF-α和IL-1β水平有关.

    作者:尹占海;张广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伤寒论》中厥证辨证施治规律

    《伤寒论》中论及手足厥冷之厥证的因机证治大略有热厥、寒厥、气郁致厥、血虚致厥、血虚寒凝致厥、痰(食)致厥、水厥、蛔厥、冷结膀胱关元致厥、脏厥、正伤邪陷,阳郁致厥等.其病因虽各不相同,但阴阳之气失去相对平衡,不能相互贯通的病理机制则为一致.其治疗应根据气血阴阳偏盛偏衰及寒热虚实等属性之不同,而分别采取吐,下、和(疏)、温、清、消(驱蛔)、补等法治之.

    作者:罗会治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通络法治疗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血管疾病

    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血管疾病的病机多为“血瘀”“水湿”,治疗时,应强调通络化瘀、健脾利水.临床将其分为3种类型:瘀血阻络型、湿热挟瘀型、脾虚血瘀型,采用桂枝茯苓丸、四妙勇安汤、活络效灵丹、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等进行辨证施治,疗效较佳.

    作者:陈云云;张家玮;杨孝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灸结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3例

    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有效率为72.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JOA评分则较治疗前有所上升,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配合心理干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孙继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药熏洗治疗手足口病119例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117例单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11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治疗.两组均以5d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2%,治疗组有效率为9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洗治疗手足口病临床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

    作者:刘昕;李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益阴通络饮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阴通络饮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口服降糖或胰岛素治疗,对照组给予缬沙坦片80 mg·d-1,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阴通络饮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为1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2.5%,治疗组有效率为9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24h尿蛋白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益阴通络饮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作者:郝向勤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50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综合方法进行治疗.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有效率为64.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胡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附子理中汤应用于食管癌术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化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于术后3周开始,每28 d重复,连用4个周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 <0.05);CD8含量显著减低(P<0.05),CD4/CD8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附予理中汤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珂;李永辉;陈鹊汀;张越;王晓东;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针灸治疗脑卒中并发失语症24例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中医康复单元治疗脑卒中并发失语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脑卒中并发失语症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一般言语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康复单元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每周6次.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9.2%,治疗组有效率为91.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康复单元对患有脑卒中并发失语症的患者其治疗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作者:陕大艳;陈启明;涂昭号;刘洁;陈爱萍;肖林;王娴默;左凌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80例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李红;刘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