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80例

李红;刘晓玲

关键词:脑梗死恢复期, 中医康复疗法,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池晓玲辨治肝性胸水经验

    池教授认为肝性胸水病位多在肝脾肾,涉及肺,波及气、血、水分,其病性多以虚为本,以实为标,虚实夹杂[2].故治疗应遵《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基础,着重扶正健脾益气,使脾旺不受邪.同时还应注意畅通三焦.

    作者:吴树铎;杨凯钿;蒋俊民;田广俊;萧焕明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诊断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统计.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影像学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液性肿块者多见于冲任失调证(P<0.05);实性肿块者多见于肝郁痰瘀证;豹纹征者与中医辨证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证型存相关性.

    作者:杨鑫荣;曾理;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解热汤治疗晚期肝癌发热42例

    目的:观察解热汤治疗晚期肝癌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42例晚期肝癌患者给予解热汤治疗.结果:42例患者中,显效26例,有效10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85.71%.结论:解热汤治疗晚期肝癌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司瑞超;蔡春玲;任原贞;黄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80例

    目的:观察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康复疗法治疗.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改善有效率为85.00%,对照组有效率为63.7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康复疗法治疗恢复期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李红;刘晓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通络法治疗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血管疾病

    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血管疾病的病机多为“血瘀”“水湿”,治疗时,应强调通络化瘀、健脾利水.临床将其分为3种类型:瘀血阻络型、湿热挟瘀型、脾虚血瘀型,采用桂枝茯苓丸、四妙勇安汤、活络效灵丹、补阳还五汤、四君子汤等进行辨证施治,疗效较佳.

    作者:陈云云;张家玮;杨孝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川崎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目的: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点,探讨川崎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川崎病患儿,总结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各临床表现出现时间及中医证型分布.结果:发热、皮疹、黏膜改变是川崎病主要临床表现,血沉、CRP、血小板升高是主要实验室改变,心脏超声是重要的诊断手段,气营两燔是主要的证型.结论:典型川崎病诊断不难,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断要重视心脏彩超检查.中医治法以清气凉营为主.

    作者:高维银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附子理中汤应用于食管癌术后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附子理中汤应用于食管癌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食管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化疗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于术后3周开始,每28 d重复,连用4个周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IgG,IgM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P <0.05);CD8含量显著减低(P<0.05),CD4/CD8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附予理中汤在食管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过程中,具有增效减毒的作用.

    作者:张珂;李永辉;陈鹊汀;张越;王晓东;刘俊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金匮要略直解》述要

    《金匮要略直解》一书中,程林采取“以经证经”之法,注释内容悉本《灵枢》《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难经》《针灸甲乙经》《中藏经》及《伤寒论》等古典医籍,并附六朝唐宋名家之论.其直接引用古籍经典及医家论述,不故作僻语迂论曲解,广求善本校注,参以己意论述,言简意精,申明仲景原意,重视药物的煎煮、服用方法.

    作者:李志毅;陈晓辉;崔莉芳;李丹;谢世平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桂枝汤衍生合方的辨治思路与方法

    《伤寒杂病论》中桂枝汤是辨治太阳中风证的基础方,可在临床中用固定的基础方辨治病机不断变化的疾病,则很难取得预期治疗效果.张仲景有鉴于此,以桂枝汤衍生合方为例阐述辨治复杂多变的疾病,只有重视合方应用,才是提高辨治疗效的佳途径.

    作者:王帮众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太子吮痈

    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说:唐太宗贞观十九年亲自率军征伐朝鲜,在凯旋归来的时候已经是冬季了.冬至的第五天,农历11月25日到达了河北定县,然后起驾回长安.农历12月初四唐太宗身上长了痈疮,疼痛不安,他只能乘坐人推着的车子缓行.这样走了七天,农历12月11日才到了河北保定一带,唐太宗身上的痈已经化脓了.太子服侍在左右,用嘴给他吸脓,脓出以后唐太宗感觉舒服一些,就亲自扶着车子徒步西行.没有几天,农历12月14日唐太宗的痈竟然好了.众文武官员都来祝贺.

    作者:许敬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川西千里光中酚酸类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观察川西千里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硅胶柱色谱以及反相制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和纯化,并利用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川西千里光中分离得到8个酚酸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咖啡酸乙酯、对香豆酸、对羟基肉桂酸乙酯、咖啡酸甘油酯、4,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5-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3,4-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结论:化合物2、化合物4、化合物5、化合物6、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李定祥;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3例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D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基础降血糖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论治,.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83.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眼底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DR效果理想.

    作者:蔡厚田;刘凤环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糖尿病“瘀热致消”与炎症因子

    瘀热学说的提出是由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在其长期临床实践基础上得来的,根据其60多年的临床总结,提出消渴不只肾虚燥热,还有湿热、瘀热,瘀毒,创立了消渴病“瘀热致消”学说,消渴病中“瘀热”是重要的病理因素,瘀热贯穿在糖尿病全过程,“瘀热阻络”是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共同的病机特征.目前中医药对炎症因子的干预治疗主要集中在实验研究干预阶段和临床干预研究阶段.健脾益气类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胰岛素血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同时可以改善糖尿病大鼠的慢性炎性状态,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可改善T2DM患者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中药通过调节糖尿病的炎症状态、改善胰岛素的抵抗,达到防治糖尿病的目的.

    作者:瞿文云;吴敏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中晚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EP方案化疗,连用4个周期,观察组在EP方案化疗间期给予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的血流变指标变化情况和近期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流变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0.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肿瘤客观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可以改善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改善微循环障碍和血流变异常,增强化疗药物抗肿瘤作用,同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董强;刘桂芹;刘建新;张艳霞;刘建军;韩克领;康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四黄汤外用辅助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黄汤外用辅助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急性痛风关节炎的12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秋水仙碱及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并配合饮食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黄汤外洗浸泡患处治疗.结果:对照组61例,临床痊愈23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78.69%;治疗组61例,临床痊愈41例,显效16例,有效2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7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黄汤外洗浸泡治疗,可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袁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芦荟外用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芦荟外用的止血作用.方法:取昆明种清洁级小鼠5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芦荟大剂量组、芦荟小剂量组,云南白药组,药棉组和空白组,每组10只.分别距小鼠尾尖0.5 cm处用手术剪横断,芦荟大剂量组、芦荟小剂量组分别以消毒药棉蘸取芦荟粉1.5 g·kg-1,0.75 g·kg-1包裹鼠尾断面,云南白药组以消毒药棉蘸取云南白药粉1.5 g·kg-1包裹鼠尾断面,药棉组则以药棉轻轻包裹鼠尾断面,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血液自动流出后计时,直至血液不再渗出,计算出血时间(结果见表1),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芦荟外用可显著减少小鼠出血时间(P<0.01),可明显降低家兔抗凝血浆复钙时间(P<0.01).结论:芦荟外用有较好的止血作用.

    作者:阎涛;郭琳;苗明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加味温胆汤治疗慢性失眠32例

    目的: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慢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痰热内扰型慢性失眠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单纯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温胆汤治疗,两组均以7d为1个疗程,治疗8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和中医症状评分.结果:PSQI评分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评分方面: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评分(P<0.05),且在不寐、胸闷、头晕、烦热方面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治疗痰热内扰型慢性失眠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尤其配合认知-行为疗法可作为治疗该病的优选方案.

    作者:阿衣努尔·木合买提巴克;万智;布孜莱汗·热木提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65例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选用头孢孟多抗炎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5~7d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4%,对照组有效率为84.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董艳萍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7例

    目的:观察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熏蒸、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肌氨肽苷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联合肌氨肽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作者:吴学霞;王泽林;李博慧;张利泰;葛磊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论脐与大肠相通

    脐为全身的中枢,在脐施以小量刺激便产生巨大作用,法同蝴蝶效应.通过对脐部的刺激来“触发”中介机制的反应,调动机体自身的调节作用,可调整脏腑功能、平衡阴阳及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便秘、溃疡性结肠炎等病位在大肠疾病的目的.

    作者:朱德友;马玉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