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金花
1 病例摘要患者男,28岁,婚后1年,自然受孕,因饮酒,采取人工方法终止妊娠.后3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夫妻生活正常,因不孕来我院就诊.女方行各项相关检查均正常.男方于3年前查体诊断为糖尿病,1年前因血脂增高,在医院体外去除血脂后,出现精液量明显减少,常规精液检查未找到精子,离心尿液后可见大量死精,确诊为逆精症.查体:表型正常,身高170cm,智力正常,体重60Kg.外生殖器官及睾丸、附睾均无明显异常,血FSH、LH、睾酮均正常,B超前列腺、精囊腺大小正常,既往糖尿病史3年,注射胰岛素治疗3年,有糖尿病家族史,父亲患有Ⅱ型糖尿病,有烟酒嗜好,有一同胞哥哥,生育一正常女孩.
作者:李敏;杨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对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疑似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早发急性心梗患者糖尿病、吸烟、饮酒的比例、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早发心梗患者,体内TG水平升高比例高于男性早发心梗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糖尿病、吸烟、饮酒、早发心梗家族史、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体内TG水平升高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非早发心梗患者,LDL-C升高的比例则显著降低.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异常、早发心梗家族史等因素是女性早发心梗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卢世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2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患者(NGR-NW)、29例正常糖调节肥胖患者(NGR-OB)和26例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IGT-OB).采用ELISA测定空腹血清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清Omentin-1与BMI、血糖、血脂、HOMA-IR等相关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与NGR-NW组相比较,NGR-OB和IGT-OB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P <0.05).空腹血清Omentin-1与FBG、2hPBG、HbA1C、HOMA-IR 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766、-0.836、-0.701、-0.784、-0.715,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BG是血清网膜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有关,因此应对Omentin-1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防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勤华;王跃光;毕元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研究对于ICU患者亲属焦虑状态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96例ICU患者的陪护亲属,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对照组患者亲属实施常规宣教护理,干预组患者亲属实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护理.在患者入住重症监护室后24h到36h,应用我院自制的状态焦虑量表对ICU患者陪护亲属进行统计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亲属经有效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后,其焦虑程度得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亲属,且两组差异性显著,因而具有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对ICU患者亲属实施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其焦虑程度.
作者:陈萍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组),每组患者24例,并进行观察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等其它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心肾功能改善、呼吸和睡眠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法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存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病症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1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的综合方法,并结合实际分析其效果.结果:经盐酸戊乙奎醚综合治疗3-5d后,122例患者成功脱险,死亡4例.有15例出现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持续时间长、操作简便等特点,具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明显加快清醒程度,缩短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曹振强;汪显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价斯奇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89)和观察组(n=89),对照组仅采用CO2激光烧灼祛除疣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结束随访观察6个月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81%,总复发率为26.97%;而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76%,总复发率仅为6.7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斯奇康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是尖锐湿疣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雄;贾叙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颌骨缺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下颌骨缺损按HCL分类法进行分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法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分析并总结修复后移植骨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移植骨成活率89.7%,其中L类下颌骨缺损成活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6%,其中H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高,L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低.结论: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重建和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简单、有效、理想治疗方法,该方法适合于L类缺损者.
作者:葛铭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鼻窦恶性肿瘤患者68例,其中38例行内镜辅助下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为实验组;30例行普通鼻镜辅助下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为对照组,肿瘤切除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2年随访,实验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3例,占7.89%,2年内死亡2例,占5.26%,2年内生存36例,占94.74%;对照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9例,占30%,2年内死亡8例,占26.67%,2年内生存22例,73.33%.两组患者随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辅助下治疗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鼻镜辅助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永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机体免疫的影响.方法:40例诊断明确的患者采用131I治疗,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和体征,以及比较甲状腺功能(FT3、FT4、TSH)、肝功能(TBIL、AST、ALT、γ-GT、A LP)和机体免疫功能(IL-2、CXCL-10)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11例和无效6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后,血清TBIL、AST、ALT、γ-GT及A LP IL-2、CXCL-10水平明显下降,血清FT3和FT4水平显著降低,而TSH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31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促进肝功能和免疫紊乱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乔旭霞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胰岛素应用知识调查评价表,评价50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和知识的不足,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评价教育干预效果.结果:调查显示48%的患者对应用胰岛素存在抵触心理,对生病期间如何应用胰岛素,随血糖调整胰岛素剂量,正确的部位轮换方法,注射胰岛素时间与进餐的关系,低血糖的预防和处理知识存在不同程度的认识不足及错误.个体化糖尿病教育后,患者对胰岛素应用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提高,P<0.05 或 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存在较多误区,有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可以明显帮助患者走出误区,明显提高患者正确、安全使用胰岛素的知识水平.
作者:王利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护理职业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编制护理职业损伤调查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士进行护理职业损伤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的初阶段是护理职业损伤的高发阶段,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护理职业损伤逐渐降低;工作繁忙是护理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刺伤是主要类型;从损伤时机上操作前、中、后无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实习护士是护理职业损伤的高发群体,医学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在护生开始临床实习之前对实习护士进行护理职业损伤相关知识的培训,减少损伤的发生,保护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欣怡;张立国;李继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孕2产1,孕24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曾于孕两个月时于外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为:F1、F2胎儿顶臀长符合停经周数,均见胎心搏动;F3胎儿顶臀长明显小于孕周,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及血流信号闪动.超声提示:宫内早孕三胎,其一胎死宫内.孕5个月时再次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见三胎儿,F1、F2胎儿发育符合停经周数,胎儿各解剖结构未见异常,F3胎儿未见明显颅骨光环,后枕部见11.8×13.4×11.4mm囊状结构,其内无回声与颅内相通,颈旁两侧背侧及胎儿躯干背侧均可见囊状结构,较大液深12.0mm,胎儿胸腔内未见心脏样结构及搏动,但胸腔及腹腔内均可见条状红蓝血流信号.腹腔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大液深5.6mm.
作者:冷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分析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9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73.84%的产妇产后坚持纯母乳喂养,阴道分娩产物的母乳喂养率相对剖宫产者要高.剖宫产者恶露延长发生率为9.44%,阴道分娩产妇为6.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月经复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有重要的影响,建议增强对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
作者:李金波;高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属于非典型哮喘,常表现为慢性咳嗽,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一部分患者会演变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笔者多年从事CVA的防治工作,就其临床护理问题以及中医护理干预内容作了初步探讨,积累了部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张欣;陈雅民;安丽萍;孙亚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6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消化内镜诊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结肠镜诊断,51例为溃疡性结肠炎,11例克罗恩病;与组织活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2%、63.64%.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46例给予药物治疗,5例重症UC患者采用手术治疗.11例克罗恩病患者均出现并发症,采用外科治疗切除病变肠段.62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85.48%.结论:消化内镜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内镜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锦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9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观察,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昏迷时间,治愈率.结果:除2例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都在2-4次HP后清醒,治愈率达93.1%.结论: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病人,血液灌流配合内科常规治疗,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竹;赵爱娟;邢书莲;王凤荣;詹俊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差异.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改善焦虑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9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行宫腔纱布填塞治疗的30例患者为A组,行B-Lynch外科缝扎术治疗的30例为B组,行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治疗的30例为C组.并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止血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A组,术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均低(P<0.05).结论: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止血效果略好于单独采用B-Lynch缝合术,术后出血量少、产褥病率低,且止血迅速、操作简单、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芸;孔琳;龙俊青;邓童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交锁髓内钉(观察组)和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血运破坏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佳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