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葛铭举

关键词:下颌骨缺损, 非血管化骨移植, 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颌骨缺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下颌骨缺损按HCL分类法进行分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法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分析并总结修复后移植骨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移植骨成活率89.7%,其中L类下颌骨缺损成活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6%,其中H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高,L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低.结论: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重建和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简单、有效、理想治疗方法,该方法适合于L类缺损者.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应用GOS预后评估法对患者术后1月至半年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GOS预后评估法评定手术疗效,痊愈12例(16.4%),轻残21例(28.8%),中残26例(35.6%),重残7例(9.6%),植物状态5例(6.8%),死亡2例(2.7%),肺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约占20.5%,其次为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约占11.0%,较其他并发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脑脊液切口漏、脑嵌顿和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外伤后形成脑梗塞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的护理体会

    1 一般资料11本组30例,男26例,女4例,10-30岁,平均20岁,车祸伤17例,坠落伤11例,打击伤2例.均在外伤后12-48h出现脑梗塞症状,呈现不同程度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16例,面神经麻痹眼睑不能闭合8例、一过性意识丧失6例.其中5例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8例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后,8例去骨瓣减压术.

    作者:陈凤英;李喜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交锁髓内钉(观察组)和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血运破坏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佳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二维超声相关胎儿四腔心切面误漏诊9例临床分析

    先天性心脏畸形是一种常见的先天畸形,其发病率在活产新生儿中约占5‰-10‰,在死胎中可高达30‰[1].超声检查是筛查和诊断胎儿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产前胎儿先心病的筛出对减少我国出生缺陷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产前常规超声规范要求探查胎儿四腔心切面,以期能够发现部分胎儿先心病.我院近年在超声检查中发现9例,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杨淑娟;杨粟芬;王素杰;冷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颌骨缺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下颌骨缺损按HCL分类法进行分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法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分析并总结修复后移植骨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移植骨成活率89.7%,其中L类下颌骨缺损成活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6%,其中H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高,L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低.结论: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重建和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简单、有效、理想治疗方法,该方法适合于L类缺损者.

    作者:葛铭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9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观察,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昏迷时间,治愈率.结果:除2例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都在2-4次HP后清醒,治愈率达93.1%.结论: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病人,血液灌流配合内科常规治疗,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竹;赵爱娟;邢书莲;王凤荣;詹俊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2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患者(NGR-NW)、29例正常糖调节肥胖患者(NGR-OB)和26例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IGT-OB).采用ELISA测定空腹血清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清Omentin-1与BMI、血糖、血脂、HOMA-IR等相关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与NGR-NW组相比较,NGR-OB和IGT-OB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P <0.05).空腹血清Omentin-1与FBG、2hPBG、HbA1C、HOMA-IR 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766、-0.836、-0.701、-0.784、-0.715,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BG是血清网膜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有关,因此应对Omentin-1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防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勤华;王跃光;毕元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123例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12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切除胆囊底部,胆道镜检查取石后缝合胆囊.观察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12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治疗时手术时间为70-l0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25mL,肛门的排气时间平均为27h.术后未出现出血、胆瘘、胰腺炎、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是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微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危重早产儿早期干预预防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危重早产儿早期综合干预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科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80例危重早产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40例,早期干预组在没有出现应激反应前给予综合性干预治疗,对照组无干预措施,出现应激反应后给予对症治疗.结果:早期干预组出现应激反应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危重早产儿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大大降低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提高危重早产儿抢救的成功率起到了关键作用.

    作者:王凤东;宋相冬;金玉奇;汤明旭;李宏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病症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1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的综合方法,并结合实际分析其效果.结果:经盐酸戊乙奎醚综合治疗3-5d后,122例患者成功脱险,死亡4例.有15例出现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持续时间长、操作简便等特点,具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明显加快清醒程度,缩短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曹振强;汪显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影响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9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73.84%的产妇产后坚持纯母乳喂养,阴道分娩产物的母乳喂养率相对剖宫产者要高.剖宫产者恶露延长发生率为9.44%,阴道分娩产妇为6.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月经复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有重要的影响,建议增强对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

    作者:李金波;高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三胎之一无心畸形1例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孕2产1,孕24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曾于孕两个月时于外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为:F1、F2胎儿顶臀长符合停经周数,均见胎心搏动;F3胎儿顶臀长明显小于孕周,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及血流信号闪动.超声提示:宫内早孕三胎,其一胎死宫内.孕5个月时再次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见三胎儿,F1、F2胎儿发育符合停经周数,胎儿各解剖结构未见异常,F3胎儿未见明显颅骨光环,后枕部见11.8×13.4×11.4mm囊状结构,其内无回声与颅内相通,颈旁两侧背侧及胎儿躯干背侧均可见囊状结构,较大液深12.0mm,胎儿胸腔内未见心脏样结构及搏动,但胸腔及腹腔内均可见条状红蓝血流信号.腹腔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大液深5.6mm.

    作者:冷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进针长度的探讨

    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在有效保留时间内的佳进针长度.方法:将100例患儿以不平衡指数小的原则,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24G×19mm/Y-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进针长度(16±0.1)mm,对照组进针长度全部刺入(19mm),比较二组进针长度对并发症及其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渗血渗液、液路堵塞和留置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渗血率和液路堵塞发生率(4.0%和10.0%)低于对照组(16.0%和26.0%),观察组的针管留置时间(77.6±10.8h)长于对照组(66.4±11.1h);两组间的局部红肿与脱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宜的进针长度(16±0.1)mm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使静脉留置针在允许的时间内保持液路通畅,保留时间更长.

    作者:陈素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按摩疗法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评估按摩疗法这项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例在我院住院的男性膝关节手术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每天接受20min的按摩治疗,同时评估按摩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按摩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 <0.001),但这种差异在对照组(P = 0.33)不存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在干预措施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干预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2).结论:按摩作为一种简单、廉价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成为一种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积极方法.

    作者:张琼;邓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580例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颈椎病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580例颈椎病患者常规治疗后进行康复护理,观察治疗效果.结果:580例患者中治愈409例(70.5%),好转146例(25.2%),无效25例(4.3%),总有效率为95.7%.结论:颈椎病的康复护理安全有效,可以推广应用.

    作者:沈元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97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7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包括强的松、利尿剂、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儿尿蛋白、血纤维蛋白原、血白蛋白进行分析.将结果使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48例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患者49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为51.02%,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血纤维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为患者提供低分子量肝素,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登勋;迟建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踝足矫形器对于儿童矫形生理学影响与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对于儿童矫形生理学影响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7例,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矫形生理学影响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4个月治疗,实验组在各个平面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GMFM评分为(141.83±22.55)分,对照组为(101.27±14.33)分,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踝足矫形器能有效改善患者在各个平面上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宜;舒世琼;鲍同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腹部外伤后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

    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收治腹部外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121例,其中男89例,女32例,年龄20-53岁,平均(35.9±3.5)岁,损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8例,高空坠落伤34例,重物碾压伤19例,单纯腹部损伤64例,伴有胸部损伤25例,脑外伤11例,运动系统损伤21例.休克指数1-1.5者35例,1.5-2.0者65例,2.0以上者21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作者:刘桂华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辛伐他汀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介入术后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院后,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用药后,观察组给予降脂药辛伐他汀介入治疗冠心病慢性衰竭,对照组则单行介入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再次复查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情况.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狭窄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降低,而LVEF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两组患者血浆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WBC计数和hsCRP水平的降低均比对照组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有明显的降脂、抗炎功效,能够使介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有所降低,从而改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裘健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状疱疹68例临床诊治情况分析

    现将承德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至2011年诊治68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带状疱疹诊断病例的临床诊治病历资料,对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赵江波;张艳峰;刘智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