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静脉留置针进针长度的探讨

陈素敏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 进针长度, 并发症, 留置时间
摘要:目的:研究小儿静脉留置针在有效保留时间内的佳进针长度.方法:将100例患儿以不平衡指数小的原则,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均采用24G×19mm/Y-G静脉留置针,观察组进针长度(16±0.1)mm,对照组进针长度全部刺入(19mm),比较二组进针长度对并发症及其留置时间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局部渗血渗液、液路堵塞和留置时间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渗血率和液路堵塞发生率(4.0%和10.0%)低于对照组(16.0%和26.0%),观察组的针管留置时间(77.6±10.8h)长于对照组(66.4±11.1h);两组间的局部红肿与脱管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宜的进针长度(16±0.1)mm能减少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使静脉留置针在允许的时间内保持液路通畅,保留时间更长.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疼痛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得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消化内镜在炎性反应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在炎症性肠病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6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消化内镜诊治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本组62例患者经结肠镜诊断,51例为溃疡性结肠炎,11例克罗恩病;与组织活检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90.2%、63.64%.51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46例给予药物治疗,5例重症UC患者采用手术治疗.11例克罗恩病患者均出现并发症,采用外科治疗切除病变肠段.62例患者中显效3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达85.48%.结论:消化内镜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内镜下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韦锦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疗效分析

    目的:讨论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组),每组患者24例,并进行观察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等其它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心肾功能改善、呼吸和睡眠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法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存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73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经验,应用GOS预后评估法对患者术后1月至半年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根据GOS预后评估法评定手术疗效,痊愈12例(16.4%),轻残21例(28.8%),中残26例(35.6%),重残7例(9.6%),植物状态5例(6.8%),死亡2例(2.7%),肺炎是术后主要并发症,约占20.5%,其次为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约占11.0%,较其他并发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脑脊液切口漏、脑嵌顿和癫痫等并发症;结论:去大骨瓣加硬脑膜减张缝合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尹宏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有机磷农药中毒病症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126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的综合方法,并结合实际分析其效果.结果:经盐酸戊乙奎醚综合治疗3-5d后,122例患者成功脱险,死亡4例.有15例出现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停药后自行缓解.结论:盐酸戊乙奎醚具有持续时间长、操作简便等特点,具有更好的临床实用性和安全性,对于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能明显加快清醒程度,缩短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作者:曹振强;汪显琪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新式剖宫产术140例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年龄小21岁,大38岁.产次:初产妇117例,占83%,经产妇33例,占17%.手术指征:头盆不称54例占38.57%,胎儿宫内窘迫32例占22.86%,臀足位16例占11.43%,高龄初产妇5例占3.57%,剖宫产史12例占8.57%.重度妊高征8例占5.7l%,妊娠合并症6例占4.9%,社会因素7例占5%.

    作者:屈向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2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患者(NGR-NW)、29例正常糖调节肥胖患者(NGR-OB)和26例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IGT-OB).采用ELISA测定空腹血清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清Omentin-1与BMI、血糖、血脂、HOMA-IR等相关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与NGR-NW组相比较,NGR-OB和IGT-OB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P <0.05).空腹血清Omentin-1与FBG、2hPBG、HbA1C、HOMA-IR 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766、-0.836、-0.701、-0.784、-0.715,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BG是血清网膜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有关,因此应对Omentin-1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防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勤华;王跃光;毕元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对实习护士护理职业损伤情况的调查分析与对策

    目的:探讨实习护士护理职业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策.方法:编制护理职业损伤调查表对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的护士进行护理职业损伤情况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士在临床实习的初阶段是护理职业损伤的高发阶段,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护理职业损伤逐渐降低;工作繁忙是护理职业损伤的主要原因;针刺伤是主要类型;从损伤时机上操作前、中、后无明显差异(均P<0.01).结论:实习护士是护理职业损伤的高发群体,医学院和实习医院的教学主管部门应在护生开始临床实习之前对实习护士进行护理职业损伤相关知识的培训,减少损伤的发生,保护实习护士的身心健康.

    作者:王欣怡;张立国;李继忠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影响的相关分析研究

    目的:分析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影响的相关关系.方法:对19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73.84%的产妇产后坚持纯母乳喂养,阴道分娩产物的母乳喂养率相对剖宫产者要高.剖宫产者恶露延长发生率为9.44%,阴道分娩产妇为6.9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月经复潮率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旬阳地区孕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对产后有重要的影响,建议增强对产妇妊娠期康复保健教育.

    作者:李金波;高炜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斯奇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斯奇康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8例患者按双盲、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n=89)和观察组(n=89),对照组仅采用CO2激光烧灼祛除疣体,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后肌肉注射斯奇康注射液,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结束随访观察6个月后,对照组的治愈率为52.81%,总复发率为26.97%;而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8.76%,总复发率仅为6.74%.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斯奇康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无明显副作用,是尖锐湿疣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志雄;贾叙锋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测二点血糖与测四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测二点血糖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产检时自愿参加血糖筛查的健康孕妇6000例,在妊娠24至28周,常规做50ɡ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GCT),对结果异常者行 75ɡ葡萄糖负荷试验(OGTT).对比测二点血糖与测四点血糖的OGTT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异同点.结果:二点血糖与四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敏感度、特异性、两组母儿并发症和预后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是可行的,可减少抽血次数,节省时间,使孕妇易于接受和合作,便于临床操作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有利于GDM筛查工作的开展,提高GDM的检出率,从而促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李超容;严勤;张红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交锁髓内钉(观察组)和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血运破坏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佳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97例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低分子量肝素钠对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97例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药物包括强的松、利尿剂、降脂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用药基础上,使用低分子量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儿尿蛋白、血纤维蛋白原、血白蛋白进行分析.将结果使用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患者48例经过临床治疗后,患者完全缓解21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为77.08%;对照组患者49例,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6例,总有效率为51.02%,实验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血纤维蛋白下降,血清白蛋白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时,为患者提供低分子量肝素,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登勋;迟建秀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不同手术时机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研究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佳时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启岗;张光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儿童踝足矫形器对于儿童矫形生理学影响与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对于儿童矫形生理学影响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7例,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矫形生理学影响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4个月治疗,实验组在各个平面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GMFM评分为(141.83±22.55)分,对照组为(101.27±14.33)分,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踝足矫形器能有效改善患者在各个平面上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宜;舒世琼;鲍同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4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非糖尿病患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39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头颅CT图像特点和血液生化指标如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酯)、BMI(体重指数)、HDL-c(高密度脂蛋白)、FIB(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多灶性脑梗死具有显著性差异,TC、HDL-c、FIB、BIM的差异同样也有显著性.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多为多灶性脑梗死,老年糖尿病合并高TG、高TC、HDL-c降低或是肥胖的患者易患无症状性脑梗死.

    作者:纪法敬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带状疱疹68例临床诊治情况分析

    现将承德市中心医院自2010年至2011年诊治68例带状疱疹患者临床情况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至2011年收治带状疱疹诊断病例的临床诊治病历资料,对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作者:赵江波;张艳峰;刘智君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探讨按摩疗法在骨科患者疼痛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评估按摩疗法这项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例在我院住院的男性膝关节手术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每天接受20min的按摩治疗,同时评估按摩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按摩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 <0.001),但这种差异在对照组(P = 0.33)不存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在干预措施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干预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2).结论:按摩作为一种简单、廉价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成为一种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积极方法.

    作者:张琼;邓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女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影响近期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女性早发急性心肌梗死对近期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1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疑似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早发急性心梗患者糖尿病、吸烟、饮酒的比例、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男性早发心梗患者,体内TG水平升高比例高于男性早发心梗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同时糖尿病、吸烟、饮酒、早发心梗家族史、近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体内TG水平升高等比例均显著高于女性非早发心梗患者,LDL-C升高的比例则显著降低.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血脂异常、早发心梗家族史等因素是女性早发心梗的危险因素,严重影响患者预后.

    作者:卢世文 刊期: 2012年第10期

  • 宫腔填塞并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在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我院90例剖宫产宫缩乏力性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行宫腔纱布填塞治疗的30例患者为A组,行B-Lynch外科缝扎术治疗的30例为B组,行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治疗的30例为C组.并对三组患者手术时间、产后出血量、产褥病率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组止血有效率达100%,显著高于A组,术后出血量、产褥病率和子宫切除率均低(P<0.05).结论:宫腔纱布填塞联合B-Lynch缝合止血效果略好于单独采用B-Lynch缝合术,术后出血量少、产褥病率低,且止血迅速、操作简单、安全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芸;孔琳;龙俊青;邓童宁 刊期: 2012年第10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