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邓小玲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疼痛、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73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得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减轻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且提高家长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颖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月经规律,孕2产1,孕20周.产前唐氏筛查未做,已有一健康女婴.超声检查示:宫腔内可探及两个胎儿,胎儿之间可见羊膜囊分隔.胎儿一:未见明显异常.胎儿二:胎头轮廓清晰、不规则,未探及颅骨光环,颅顶处可见直径:5.2mm的低回声团块,似脑组织结构,缺乏正常颅骨光环回声,周边可见包膜,胎儿心尖部心包内可见宽3.2mm的无回声,脊柱骶尾部探查不清,股骨长:33mm,腹围153mm.超声诊断:宫内中孕双活胎,胎儿二:露脑畸形、心包积液.胎儿引产后,证实胎儿二头部没有完整的颅骨板,颅内组织由一包膜包绕向外膨出,暴露于体外,形态欠规则,色泽红润.
作者:高金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和评价α-硫辛酸联合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及有无不良反应.方法:114例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每日给予灯盏花素40mg,α-硫辛酸600mg,治疗15 d;对照组每日给予α-硫辛酸600 mg治疗15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及感觉症状和总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感觉症状及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使用α-硫辛酸和灯盏花素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效果较为理想,无不良反应.
作者:卢国良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P)治疗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特点.方法:对29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措施进行临床观察,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HP,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昏迷时间,治愈率.结果:除2例病人死亡外其他病人都在2-4次HP后清醒,治愈率达93.1%.结论:急性重症药物中毒病人,血液灌流配合内科常规治疗,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竹;赵爱娟;邢书莲;王凤荣;詹俊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妊娠剧吐发生的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内分泌因素:目前认为妊娠剧吐与孕妇血中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急剧上升有关;②精神及社会因素:恐惧妊娠,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依赖性强,社会地位低下及经济条件差者易发生[1];③神经因素:妊娠早期大脑皮质的兴奋性升高而皮质下中枢的抑制性降低,从而使丘脑下部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④维生素缺乏:主要是维生素B6缺乏[2].中医认为,发生妊娠剧吐的主要机理是冲气上逆,胃失和降.盖因受孕之后,经血不泻,阴血下聚以养胎,冲气偏盛,易循气街沿阳明胃经上逆犯胃.而妊娠剧吐发生的关键取决于孕妇的体质因素以及脏腑功能的失调.若脾胃虚弱、肝胃不和、痰湿等致冲气上逆,胃失和降,则发为妊娠剧吐[3].
作者:刘瑞荣;闫凌;杨印智 刊期: 2012年第10期
1 病例摘要孕妇,30岁.孕2产1,孕24周来我院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曾于孕两个月时于外院行超声检查,超声所见为:F1、F2胎儿顶臀长符合停经周数,均见胎心搏动;F3胎儿顶臀长明显小于孕周,未见明显胎心搏动及血流信号闪动.超声提示:宫内早孕三胎,其一胎死宫内.孕5个月时再次行产前超声检查.超声所见:宫内见三胎儿,F1、F2胎儿发育符合停经周数,胎儿各解剖结构未见异常,F3胎儿未见明显颅骨光环,后枕部见11.8×13.4×11.4mm囊状结构,其内无回声与颅内相通,颈旁两侧背侧及胎儿躯干背侧均可见囊状结构,较大液深12.0mm,胎儿胸腔内未见心脏样结构及搏动,但胸腔及腹腔内均可见条状红蓝血流信号.腹腔内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大液深5.6mm.
作者:冷淑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治疗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2008年7月至2009年9月于我院治疗的鼻窦恶性肿瘤患者68例,其中38例行内镜辅助下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为实验组;30例行普通鼻镜辅助下鼻窦恶性肿瘤切除术,为对照组,肿瘤切除后均给予常规化疗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2年随访,实验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3例,占7.89%,2年内死亡2例,占5.26%,2年内生存36例,占94.74%;对照组复发并再次手术治疗9例,占30%,2年内死亡8例,占26.67%,2年内生存22例,73.33%.两组患者随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窥镜辅助下治疗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普通鼻镜辅助治疗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传永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讨论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至2010年10月入我院住院治疗的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症患者48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组)和对照组(单纯基础治疗组),每组患者24例,并进行观察和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功能等其它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心肾功能改善、呼吸和睡眠等方面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取基础治疗联合多巴胺、速尿、硝酸甘油合剂法用于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作者:李存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例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局部红肿硬结分别给予热敷(对照组100例)和中西结合药物外敷(治疗组10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随访5-20d,对照组局部红肿硬结消失时间5±2d,发展成无菌性脓肿20例,发生率20%.治疗组局部红肿硬结消失时间3±1d,发展成无菌性脓肿3例,发生率3%.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儿童接种百白破疫苗局部红肿硬结的疗效确切,局部反应消失时间短,无菌性脓肿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陈海红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评估按摩疗法这项护理措施对骨科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了80例在我院住院的男性膝关节手术患者.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的患者除了常规治疗外,每天接受20min的按摩治疗,同时评估按摩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按摩前后的疼痛程度评分有显著差异(P <0.001),但这种差异在对照组(P = 0.33)不存在.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在干预措施前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在干预后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 0.002).结论:按摩作为一种简单、廉价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成为一种缓解骨科患者疼痛的积极方法.
作者:张琼;邓小玲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佳时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发病后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时间分为A组(6h)、B组(12h)、C组(24h)、D组(48)各30例,比较四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①A、B组与C、D组患者血肿完全清除率、血肿复发率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术后3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4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组重度病残率均较其他三组低(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③四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6h)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提高患者血肿清除率、降低血肿复发率,同时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预后,对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孙启岗;张光运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交锁髓内钉(观察组)和经皮钢板内固定(对照组)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6个月时骨折愈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效果好、术中出血量少、血运破坏小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一种较佳内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谭浩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症患者压疮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高龄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118例,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压疮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时间则明显晚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循证护理模式对脑梗塞后遗症及老年痴呆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对压疮发生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冰;易昌华;胡晨;唐梅;陈秋菊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全部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重点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遵医行为的差异.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SAS评分均明显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整体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改善焦虑状态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罗冰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CA12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疗效评估及预测复发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在我科初治且资料完整的42例EOC患者进行血清CA125的检测,计算CA125半衰期及转阴时间,分析不同组生存期的差异及复发的情况.结果:CA125半衰期t 1/2≤20天组22例及 t 1/2>20天组20例,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8月、23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CA125转阴时间NT≤8周组23例及NT>8周组19例,两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7月、24月,有显著性差异(P<0.05);NT>8周组较NT≤8周组复发率高,且复发中位时间短,复发时血清CA125均大于正常值上线.结论:EOC患者术后CA125的下降速率指标(如半衰期、转阴时间)均可判断预后,但后者更简便、直观;术后CA125水平的升高可预测复发.
作者:吴京;林珊娜;卓静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和分析应用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胆囊结石患者123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切除胆囊底部,胆道镜检查取石后缝合胆囊.观察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结果:123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均顺利出院,治疗时手术时间为70-l00min,平均手术时间为9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3.25mL,肛门的排气时间平均为27h.术后未出现出血、胆瘘、胰腺炎、腹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未发现结石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是胆囊结石安全、有效、微创,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少,能提高患者的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陈小平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糖耐量减低患者网膜素-1(omentin-1)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炎性因子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32例正常糖调节正常体重患者(NGR-NW)、29例正常糖调节肥胖患者(NGR-OB)和26例糖耐量减低肥胖患者(IGT-OB).采用ELISA测定空腹血清Omentin-1水平,并分析血清Omentin-1与BMI、血糖、血脂、HOMA-IR等相关代谢及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与NGR-NW组相比较,NGR-OB和IGT-OB组的血清Omentin-1水平降低(P <0.05).空腹血清Omentin-1与FBG、2hPBG、HbA1C、HOMA-IR 和hs-CRP呈显著负相关(r=--0.766、-0.836、-0.701、-0.784、-0.715,P<0.01或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2hPBG是血清网膜素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清Omentin-1水平与糖脂代谢、胰岛素抵抗及炎症状态有关,因此应对Omentin-1及其影响因素加以早期干预,防止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作者:金勤华;王跃光;毕元蔚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踝足矫形器对于儿童矫形生理学影响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5月至2011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脑瘫患儿67例,分为实验组35例,对照组32例,对两组患者矫形生理学影响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经4个月治疗,实验组在各个平面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GMFM评分为(141.83±22.55)分,对照组为(101.27±14.33)分,经统计学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评分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踝足矫形器能有效改善患者在各个平面上对运动和痉挛的控制情况,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杨宜;舒世琼;鲍同柱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3月至2011年10月份到我院进行治疗的下颌骨缺损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对下颌骨缺损按HCL分类法进行分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法对不同类型的下颌骨缺损即刻修复,分析并总结修复后移植骨成活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移植骨成活率89.7%,其中L类下颌骨缺损成活率高.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31.6%,其中H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高,L类下颌骨缺损感染率低.结论: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即刻修复下颌骨缺损是重建和恢复其外形和功能的简单、有效、理想治疗方法,该方法适合于L类缺损者.
作者:葛铭举 刊期: 201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测二点血糖用于妊娠期糖尿病诊断的可行性.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江门市第二人民医院和珠海市香洲区人民医院产检时自愿参加血糖筛查的健康孕妇6000例,在妊娠24至28周,常规做50ɡ葡萄糖负荷试验筛查(GCT),对结果异常者行 75ɡ葡萄糖负荷试验(OGTT).对比测二点血糖与测四点血糖的OGTT诊断标准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异同点.结果:二点血糖与四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生率、敏感度、特异性、两组母儿并发症和预后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二点血糖诊断妊娠期糖尿病是可行的,可减少抽血次数,节省时间,使孕妇易于接受和合作,便于临床操作及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有利于GDM筛查工作的开展,提高GDM的检出率,从而促进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作者:李超容;严勤;张红燕 刊期: 201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