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潘勇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持续静脉点滴噢美拉唑
摘要: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07年12月内科住院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154例,入院后予首剂噢美拉唑80mg静脉推注,然后以8mg/h速度持续静脉点滴72h,观察止血所需时间.结果:142例3d内出血停止,占92.21%,9例4~5d内出血停止,占5.84%,3例5d后仍有出血,占1.95%. 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HSK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西医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79.4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天数和显效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明显治疗副反应.结论:中药治疗HSK疗程短,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中合;冯月儿;陈高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DH与DF方案治疗晚期食管癌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本研究拟比较羟基喜树碱(喜素,HCPT)联合顺铂(DDP)与顺铂联合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的晚期食管癌初治患者给予联合化疗,随机分为DH组或DF.每组各30例,DH组病例应用HCPT(6mg/m2d1~3)加DDP(25mg/m2d1~3), DF组病例应用5-Fu(750mg/m2d1~5)加DDP(25mg/m2d1~3), 21d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治疗少于2个周期.结果:DH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6.7%,中位缓解期4.2个月;DF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中位生存期3.8个月,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恶心、呕吐,DH组20.0%(6/30)出现Ⅲ~Ⅳ度白细胞下降, DF组13.3%(4/30)出现Ⅲ~Ⅳ度白细胞下降, 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H组和DF的Ⅲ+Ⅳ度恶心、呕吐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3.3%和30.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DH组腹泻发生率26.7%,但可耐受.结论:DH与DF方案相比,疗效相似,不良反应虽有所不同,但毒性可以耐受,是对晚期食管癌有效的化疗方案之一.

    作者:张盛奇;林丽芳;丘希辉;谢国材;庄晓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07年12月内科住院经内镜证实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计154例,入院后予首剂噢美拉唑80mg静脉推注,然后以8mg/h速度持续静脉点滴72h,观察止血所需时间.结果:142例3d内出血停止,占92.21%,9例4~5d内出血停止,占5.84%,3例5d后仍有出血,占1.95%. 结论:持续静脉滴注噢美拉唑是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潘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5例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他汀类调脂药、阿斯匹林等)加低分子肝素5000U每日二次,皮下注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160mg溶于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两组均连用10天,观察治疗前后症状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奥扎格雷组有效率95.6%,对照组有效率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电图∑ST下降、∑T波倒置导联数、∑T波倒置深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UAP疗效确切、安全.

    作者:许志强;于昆仑;张芳;史军彦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颅骨缺损伴脑积水同期手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一次性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在颅骨缺损伴脑积水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的脑外伤患者36例,对其临床资料、并发症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本组术后并发分流管阻塞1例,皮下积液1例,颅内感染1例;术后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不同程度改善33例(91.67%);术后3~6个月进行GCS评分判定预后,恢复良好24例(66.67%);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早期并同期行颅骨修补及脑室腹腔分流术并发症少,可明显缓解患者意识及神经功能障碍,提高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健;梅佩冬;杨金星;徐周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变化的分析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脂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68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分别与68例无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及68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相比较,血脂包括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结果:2型糖尿病肾病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组(P<0.01),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血小板压积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P<0.01).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以及2型糖尿病组(P<0.01).结论:测定血脂及血小板参数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病情分析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淑连;莫伟;叶晓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临床教学中努力培养护生综合能力的实践与体会

    我院是天津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医院,每年承担150名护理本科生、大专生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在执行教学大纲要求的同时,就如何全面培养护理专业学生(下称护生)综合能力方面,我们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了解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原因及动态变化趋势,探讨相关因素,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方法: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对2001~2007年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死亡率、构成比、死亡顺位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大同市城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5岁以下儿童死因前四位为:出生窒息、出生缺陷、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肺炎.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管理,加强出生缺陷预防,降低婴儿特别是新生儿的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董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抚触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观察

    目的:观察抚触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72例足月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抚触组和对照组.抚触组按婴儿抚触技术标准操作手法进行,每天2次,每次15min,从婴儿出生的d2开始,每天记录婴儿体重和睡眠时间,前5d由医院专职人员操作,以后由婴儿母亲或亲属进行抚触,出生后42d均回院体检,分别测量婴儿体重、身长、头围.对照组不进行抚触.结果:前5d抚触组婴儿每天平均体重增加比对照组多.每天平均睡眠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比较有明显的差异;出生后42d,抚触组婴儿体重增长比对照组多,有明显差异,而身长、头围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婴儿抚触能改善婴儿睡眠,促进婴儿体重增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作者:何玉敏;蚁静君;沈琼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气管插管全麻恢复期病人躁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

    目的:探讨插管全麻术后麻醉恢复期病人躁动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方法:回顾分析插管全麻恢复期病人出现躁动的相关因素及处理.结果:30例躁动病人中8例是由于伤口疼痛引起,8例是由于低氧血症引起,2例是由于尿潴留、膀胱膨胀引起,10例是由于尿管刺激引起,2例是由于麻醉药物引起.结论:插管全麻恢复期病人情况多变,应严密观察,对躁动病人应综合分析,对症处理,确保病人安全渡过麻醉恢复期.

    作者:邹春招;张英;邱带妹;彭莉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小剂量螺内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4例临床研究

    近二年来,我们使用小剂量螺内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艳玲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老年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比浊法检测114例脑梗死患者CRP含量,同时选择年龄情况和其他身体一般状况与老年患者具有可比性的老年健康者41例为健康对照组.并对脑梗死患者进行评分.患者均经CT/MR I检查确诊.结果:①老年脑梗死患者CRP异常率为68.5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 P < 0.01) .②老年脑梗死患者CRP的水平为(13.07 ±2.37)mg/L,与正常对照组(2.16 ±0.76)mg/L 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1 ) .③老年脑梗死患者大梗死灶组较小梗死灶组CRP水平升高明显,分别为(17.87 ±3.64)mg/L和(14.47 ±2.14)mg/L,差异具有显著性( P < 0.01) ;④小梗死灶组较腔隙性梗死CRP水平显著增高,分别为(15.45 ±2.14)和(6.93 ±1.02)mg/L,两者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P < 0.01) ;⑤老年脑梗死患者依病情轻、中、重程度不同, CRP含量依次增高( P < 0.01) .⑥老年脑梗死预后好转组CRP异常率53.33%,明显低于无好转组的71.01% ( P < 0.01) .结论:老年脑梗死与CRP水平关系密切, CRP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CRP可作为老年脑梗死患者判断预后的一个客观指标.

    作者:刘文铠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应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探讨和评价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6月至2007年12月,对18例损伤深度达跟骨的软组织缺损病人,采用岛状足底内侧皮瓣移植修复.结果:所有皮瓣完全成活,均未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所有病人随访3~12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感觉功能好,耐磨、承重性能好,均未出现皮肤溃疡.结论:岛状足底内侧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软组织缺损临床疗效确切,是修复足跟部深度创面的理想供区.

    作者:魏邦敏;徐健;李恒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健康教育在妇科门诊手术室中的实施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服务范围的延伸,以及以人为本服务理念的深入,健康教育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妇科门诊人流量大,手术种类多,而一些妇科疾病往往又需要门诊手术治疗,这些手术会不会对以后性生活、生育产生影响,这些患者往往都对此心存顾虑.为了使病人以佳的心理、生理状态接受门诊手术治疗,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我们将门诊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纳入了护士的基本职责.现将目前我院妇科门诊手术室中开展健康教育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张澧静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辛伐他汀与血脂康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对比观察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异常增高,其主要危害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多种相关疾病,其中常见的一种致命性疾病即冠心病.

    作者:华东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与随访

    目的:评价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的不同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随访2006年1月至2006年5月间在我科宫颈活检病理为CIN的患者112例,其中CIN-I级78例,CIN-II级26例, CIN-III级8例,分别予随访观察、物理治疗 (微波、光谱)、宫颈锥切、全子宫切除术等治疗.随访2年,对各种治疗方法的治愈率、复发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IN-I级随访组自然转常率显著低于物理治疗组和全子宫切除组,随访组1年、2年复发率高出物理治疗组3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N-II级随访组自然转常率显著低于物理治疗组,1年复发率显著高于物理治疗组,CIN-III级均治愈无复发,行全子宫切除的14例,标本中病理结果与阴道镜活检病理不相符例8 (17.2% ),不相符中有5例较阴道镜的病理诊断严重.结论:CIN-I级可以随访定期复查,但好物理治疗,CINII级及以上患者应行宫颈锥切或全子宫切除术,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年轻妇女可以选择宫颈锥切,但需要长期追踪;宫颈术后随访的基本内容是细胞学、阴道镜及HPV检测,CIN的随访与治疗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作者:褚桂芬;杨应杰;吴秋英;吴佩雁;罗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16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的误诊分析

    目的:了解急性化脓性骨髓炎临床误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来我院收治的16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误诊病例.结果:16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误诊病人多见于长期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或有恶性肿瘤基础的病人,误诊软组织炎症或恶性骨病多见,病灶多见于长骨,病原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多见.结论: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误诊在临床应予重视.

    作者:叶伟龙;魏仲恩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咽喉消炎糖浆结合硝酸银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银结晶结合咽喉消炎糖浆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疗效.方法:硝酸银结晶凝固咽后壁淋巴滤泡及肥厚的咽侧索,同时服用咽喉消炎糖浆治疗160例,设对照组咽喉消炎糖浆治疗100例.结果:治疗组显效113例,有效39例,总有效率94.37%,对照组总有效率57%.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硝酸银结合咽喉消炎糖浆治疗慢性肥厚性咽炎有显著疗效.

    作者:黄艳霞;高红燕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学龄前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方法: 4例患儿均在全麻下开放整复位石膏外固定.结果: 4例中无一例前臂发育畸形,肘关节伸屈和前臂旋转功能正常.结论:本法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是治疗学龄前儿童桡骨颈骨折的一种值得信赖的方法.

    作者:赵伟林;林镇荣;吴盛荣;苏剑;王恩国 刊期: 2008年第07期

  • 成人肠套叠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发病机制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分析25例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表现、套叠类型、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结果:所有患者具有腹痛,16例有腹部肿物,15例有呕吐.引起套叠的原因主要是炎性水肿与良、恶性肿瘤.23例接受手术治疗.结论:成人肠套叠多由器质性病变引起,其发生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作者:朱旭斌 刊期: 2008年第07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