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康佳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探讨

杜海华;孟牛安;杨之藻

关键词:多康佳, 治疗, 毛细支气管炎
摘要:多康佳(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Z0003558)又称甘露聚糖肽注射液,在2004年至2005年我院使用期间,我们跟随杨之藻老先生运用该药试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良好.总结如下:
河北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药物成瘾性患者术中出现戒断症状的麻醉处理

    目的:探讨药物成瘾的病人围术期出现戒断症状的麻醉处理方案.方法:16例药物成瘾性病人术中出现戒断症状的患者,按戒断症状控制情况先后静脉注射氟芬合剂、安定、芬太尼、氯胺酮.结果:芬太尼或联合氯胺酮可有效控制药物成瘾性病人术中出现的戒断症状.结论:药物成瘾性病人术中出现的戒断症状首选芬太尼、氯胺酮.

    作者:黄宏辉;乔瑞冬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伴有斑块破裂、出血、血栓形成或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引起管腔急性闭塞,导致管脉血流中断或急剧减少,使相应的心肌发生持续而严重的急性缺血,终导致心肌缺血性坏死.

    作者:沈爱武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循证护理在夜班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Evidenc-Based Narsing 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新观念.它同循证医学一样,其思想核心就是运用现有新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佳的服务[1].夜班护理工作是整体护理中的重要的护理环节,它的好坏将对整个护理工作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针对如何运用循证护理上好夜班谈点体会.

    作者:王成银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国产Ⅲ型交锁髓针闭合复位穿针治疗胫骨骨折26例

    自2004年1月至2005年1月,我科应用国产Ⅲ型胫骨交锁髓针闭合复位穿针治疗胫骨骨折患者26例(28只小腿).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树文;辛国臣;吕守正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福辛普利和吡格利酮联合应用治疗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和评价福辛普利和吡格利酮联合应用对Ⅱ型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糖尿病合并中、高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给福辛普利钠和吡格利酮治疗,对照组给福辛普利钠治疗,8周为一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血压及FINS、2hINS、HDL-C等生化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血压都显著下降,但实验组较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实验组患者ISI显著增高,显示IR有所改善,血糖、血脂也有所降低.结论:联合运用福辛普利和吡格利酮治疗Ⅱ型糖尿病高血压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陆洁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作用.方法:对妊娠8周以内的初孕妇分别采用术前口服米索前列醇和术中宫颈注射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术时宫颈松弛程度及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用于人工流产既能松弛宫颈,减少术时出血,又能更好的减少疼痛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殷美琴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甘利欣联合优思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优思弗联合甘利欣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8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为抗病毒治疗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0例),分别给予甘利欣胶囊联合优思弗胶囊和复方甘草酸苷+维生素C治疗,疗程均为8wk.结果:治疗组在肝功能、免疫功能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67.5%(P<0.01).结论:甘利欣联合优思弗治疗抗病毒失败或肝功能长期异常者有效.

    作者:谭小芸;刘兴峰;陈星浩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心跳骤停心肺复苏的现代新进展

    心跳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常见的临床紧急的危险情况,是对临床医师严峻的挑战.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课题.

    作者:陈英杰;邱颖文;陈国贞;吴贤仁;黄林喜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选择性激活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抗心肌缺血作用的药理学特征

    冠心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是影响生存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人们一直试图寻找一种能对冠心病心肌缺血产生确切保护作用的药物.目前使用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主要有硝酸酯类、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由于这些药物不同程度的具有耐药、低血压、和负性肌力作用,使临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

    作者:褚波;龙超良;汪海;孟庆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内部审计在医院基建工程结算审计中的作用初探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命健康保障要求的不断提高,各个医院都加大了对软、硬件投资的力度,基本建设项目越来越多,投入资金规模也越来越大.

    作者:袁民玉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脑动脉硬化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分析

    脑动脉硬化症是较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进行性脑功能衰退,开始表现为神经衰弱症状群,逐渐发展为脑弥漫性器质性损害症状,是产生脑血管闭塞或破裂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王枫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黄芪注射液41例不良反应分析研究

    目的:调查分析黄芪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其产生原因.方法:检索1994年至2005年间CHKD期刊知识库(China Hospital Knowledge Database,即中国医院知识仓库,简称CHKD)中相关黄芪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道,按不良反应判定标准筛选病例41例,将病例建为数据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黄芪注射液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变态反应,其中皮肤反应9例(占21.95%),过敏性休克5例(占12.19%),药物热8例(占19.51%),呼吸系统8例(占19.51%),其他11例(占26.82%).结论:黄芪注射剂导致不良反应的原因较多,建议临床使用时综合考虑各因素,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晓璐;刘雪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13C-尿素呼气试验与组织学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慢性胃炎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评13C尿素呼气试验对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取40例因上腹部症状而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胃窦粘膜活检,分别行Wartin-Stany(WS)银染色、快速尿素酶实验(RUT)、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并同时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将WS和RUT结果相一致且病理结果为慢性胃炎的病例入选,分析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诊断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结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的特异性为:82%;敏感性为:91%;准确性为:87%.结论: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是一项敏感的、特异的、安全、可靠的非侵入性Hp的检测方法.

    作者:付永春;张磊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80℃冻存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求一种操作简便实用、造血干细胞回收率和存活率高、成本低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冻存方法.方法:CP-1和5%白蛋白作保护剂在–80℃条件下直接冻存,并检测冻存前后外周血干细胞的活性,单个核细胞(MNC)和CFU-GM、CD34+细胞的回收率.结果:冻存前后外周血干细胞活性,单个核细胞(MNC)和CFU-GM、CD34+细胞的回收率无明显差异(P>0.05),输注后造血均重建.结论:CP-1和5%白蛋白作保护剂在–80℃条件下直接冻存干细胞是一种简便、可靠、安全、成本低的外周血干细胞冻存方法,具有广泛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袁成录;史春雷;王玲;李颖;黄梅娟;王媛媛;高岱清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颈动脉穿刺溶栓与静脉溶栓对6h内脑梗死治疗的探讨

    目的:研究颈动脉穿刺尿激酶溶栓与静脉尿激酶溶栓对发病6h内脑梗死的治疗.方法:对33例脑梗死患者采用颈动脉穿刺推注尿激酶50~100万u溶栓治疗,对31例脑梗死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100~150万u溶栓治疗.结果:治疗后2h动脉组29例(87.88%)有效,其中7例(21.21%)基本治愈或治愈;静脉组24例(77.42%)有效,无基本治愈病例.治疗后14d动脉组31例(93.94%)有效,其中23例(69.69%) 基本治愈或治愈,1例出现梗死灶内出血,1例颅外出血;静脉组29例(93.55%)有效,其中14例(45.16%) 基本治愈或治愈,颅外出血3例.结论:颈动脉穿刺推注尿激酶溶栓与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对发病6h内脑梗死治疗的有效率都很高,两组间无显著差异;就临床基本治愈和治愈率而言,颈动脉穿刺溶栓组明显高于静脉溶栓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作者:刘干忠;晏广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PCNA、p53和hTERT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宫颈糜烂22例,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38例,宫颈癌20例中PCNA、p53和hTERT的表达.结果:PCNA、p53和hTERT在宫颈糜烂,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有统计学差异.结论:PCNA、p53和hTERT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它们的异常表达为宫颈癌的诊断提供了一定的病理学依据.

    作者:王玉莲;方林彬;林琼燕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角膜地形图在白内障手术切口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效果.方法:以白内障术前检查,角膜曲率两垂直子午线K1和K2差值大于0.75D者,均作角膜地形图检查,然后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陡子午线作手术切口,观察术后视力及角膜散光情况.结果:①视力:本组病例术后7d,裸眼视力0.1~0.4,7眼占12.07%;0.5~0.8 42眼占72.41%;0.8以上9眼占15.52% .②术后散光:3个月后作角膜地形图检查对比,58例58眼病人,术后散光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根据角膜地形图选择白内障手术切口,术后视力好,散光度降低,病人满意度提高.

    作者:杨菊珊;吕杰;刘鸿飞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青年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发生率,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了1995年5 月至2005年10月436例AMI 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有关冠心病的危险因素.结果:436例中青年AMI冠脉造影正常者为8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该组多无心绞痛、高血压病、糖尿病及血脂异常史,大量吸烟者居多.结论:在冠脉造影正常的青年AMI中,冠脉痉挛在心肌梗死的发病中可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急性血栓形成伴血栓自溶亦是其病理改变之一.

    作者:曹俊杰;李燕;侯蕊;赵兴佳;卢竞前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86例妊娠期糖尿病临床分析

    近几年来,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危害着母婴的健康.本文对86例GDM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控制血糖对妊娠期糖尿病母体并发症及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马汝婵;刘洪进 刊期: 2006年第09期

  • 持续质量改进在CCU急救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冠心病重证监护病区又称CCU(Coronary Care Unit),意为冠心病加强监护单位,是医护人员应用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复杂的监护技术,专门为各种心血管疾病及相关急危重症患者监护生命指征、提供生命支持和强有力治疗的特殊病区.

    作者:沈丽 刊期: 2006年第09期

河北医学杂志

河北医学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厅

主办:河北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