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宝;张静
脾胃湿热证是脾胃实证中的一个常见证型,在消化系统疾病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幽门螺杆菌感染、炎症、细胞超微结构、胃肠动力学、水通道蛋白、微生态学等方面对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可使脾胃本质得到进一步阐释.
作者:李贺元;罗晓韵;劳绍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百合安神汤治疗蹂狂忧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选用氯丙嗪、碳酸锂、氯氨平中的一种,氯丙嗪25-250mg/d,日2次;碳酸锂0.25~0.75g/d,日2次;氯氨平25-250mg/d,日2次.治疗组采用百合安神汤治疗,泉水煎服,日1剂,早晚2次分服,30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29例,无效6例,有效率为9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3例,无效9例,有效率为7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百合安神汤治疗躁狂忧郁症疗效显著.
作者:傅坤生;胡子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抗敏灵舍剂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0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A组(60倒),对照B组(60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剂,75 mg/次,3次/d;抗敏灵合剂,30 mL/次,3次/d.对照A组单纯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剂,75 mg/次,3次/d;对照B组单纯给予抗敏灵合剂,30 mL/次,3次/d.三组均同时配合外用本院自制氢化可的松软膏.三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且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抗敏灵合剂治疗慢性湿疹疗效显著.
作者:关小红;王宁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刀、手法加中药外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刀松解为主,配合手法、练功及中药煎汤外用.结果:59例中痊愈55例,好转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3%.结论:针刀五点松解配合手法、练功及中药外洗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显著.
作者:王善付;王建伟;杨金维;董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倒(98耳)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时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翘散加减.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6%,治疗组有效率为95.9%.结论:银翘散加减辅助治疗儿童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
作者:薛永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运用藏象辨证论治原理,结合医案数据库和数据统计手段,对<名医类案>、<续名医类案>中肝系相关的月经病医案分析研究,总结两部医案中属肝系痛证的月经病证治规律.研究表明,属肝系病证的月经病以月经周期紊乱为特点;伴随症中肝系症状多见目部、耳部、胁部症状;发热、头痛、谵语为有重要诊断意义的症状;常用药物为:丹皮、柴胡、当归、栀予、人参.
作者:周毅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应及时实施康复护理,帮助改善病人肌肉力量、耐力以及功能,使其尽早康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评价辽宁、吉林和朝鲜人参细胞免疫药效作用的强弱.方法:采用三地人参煎剂分别给正常及免疫抑制小鼠灌胃后,检测小鼠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清IL-2含量等指标,评价三地人参对小鼠细胞免疫药效作用的强弱.结果:三地人参均能促进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P<0.05);三地人参对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地人参均能促进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含量的提高(P<0.05);三地人参相比,辽宁人参能更好地提高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IL-2的含量(P<0.05).结论:辽宁人参对小鼠细胞免疫的影响与吉林和朝鲜人参相似,甚至略好.
作者:吴素琴;孙洪伟;陈文娜;马贤德;陈殿学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艾箱灸结合针刺治疗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分剐采用艾箱灸结合针刺及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占22.86%),显效13例(占37.14%),有效12例(占34.29%),无效2例(占5.71%),总有效率9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艾箱灸结合针刺疗法治疗阳虚型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梁谊深;谢胜;徐信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脊髓损伤(SCI)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会出现不同的变化,对SCI患者进行及时的功能检查,既可正确了解患者SCI的性质和程度,又对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和推测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统一的神经功能评定标准作为临床及科研人员之间正确的交流手段十分重要,因此,理想的评定标准应该是统一精确、容易操作的,并且有明确的评分标准来判断治疗前、后出现的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对脊髓损伤的各方面做出客观、准确、全面、可靠的评定,否则将影响疗效及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李奇;冯晓东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学喳膈集成>方论部分治疗噎膈所用方药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时<医学噎膈集成>方论部分治疗喳膈所用方药进行整理,并对其进行额数分析.结果:所用药物以补虚药为多,占总用药频次的33.43%,四君子汤为常用;其次为解表药,占10.57%,生姜为常用;清热药占8.86%,化痰止咳平喘药占6.86%,理气药占6.00%,温里药占5.43%.结论:<医学噎膈集成>方论部分治疗噎膈用药从脾胃论治,标本兼顾,对中晚期食道癌遣方用药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刘晶;王庆全;杜业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上解毒汤联合米诺环素片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0例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米诺环素片治疗,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上解毒汤,日1剂,水煎,早饭前,晚饭后分两次服用;两组均外用氯柳酊.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57.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上解毒汤联合米诺环素片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显著.
作者:程千友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活血解郁汤联合赛乐特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活血解郁汤免煎中药配合赛乐特(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予赛乐特口服.结果:治疗组的HAMD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卒中后抑郁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同时还具有改善睡眠障碍的作用.
作者:熊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探讨了治疗头痛的9个问题,即风药问题、祛风先行血问题、引经药问题、久病从络而治问题、虫类药应用问题、畅情志问题、安神问题、不需用药可愈的头痛问题和与现代医学结合问题.
作者:刘万秀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建立颠茄流浸膏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选用XDB-C18柱(250 mm×4.6 mm,5μm),10 mmol/L庚烷磺酸钠液(用冰醋酸调pH至3.3)-乙腈-无水乙醇(66:28:6)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此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9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1%,RSD为0.61%.结论: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颠茄流浸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姜家书;石国明;孔泉;王丽娟;付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咳嗽是小儿常见痛,针对小儿特殊的生理病理特点,结合三焦定位辨证法来辨证治疗小儿咳嗽,如上焦咳嗽,主要定位在肺,治宜疏风散寒,解表宣肺,润燥止咳;中焦咳嗽,主要定位在脾胃,治宜健脾燥湿.滋阴润肺,化痰止咳;下焦咳嗽,主要定位在肾,涉及肺,治宜补肺益肾.
作者:李吉燕;欧阳利民;赵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术后胸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确诊病例采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日1剂,水煎3次,每次取汁200ml,分早、中、晚温服.结果:30例中,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12例,轻度缓解6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7%.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术后胸部疼痛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陈军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针刺为主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病例运用针刺配合,TDP照射,急性面瘫宜用浅刺泻法,1周后,以平补平泻法为主,每日1次,每次留针30 min,12次为1个疗程,休息2-5 d后,再进行下1个疗程.同时以TDP照射患侧面部30 min,配合牵正散加减,3剂,日1剂.结果:痊愈86例,其中1个疗程痊愈39例(39%),2个疗程痊愈47例(47%),显效12例(12%),好转2例(2%),无效0例(0%).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刺为主治疗面瘫疗效显著.
作者:罗希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大柴胡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胆绞痛的疗效.方法:以大柴胡汤加减.西药采用5%葡萄糖250ml,头孢曲松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疼痛剧烈者肌注伊痛舒2 ml.结果:128例患者单服中药解除疼痛者121例,占94.5%;中西药并用解除疼痛者5例,占3.9%;经保守治疗无效,转外科手术者2例,占1.6%.在服用中药解除疼痛的121例中,服中药2-3剂止痛者30例,服中药4-5剂止痛者42例,服中药6-7剂止痛者40例,服中药8-10剂止痛者4例,服中药11-12刺止痛者2例.在保守治疗的126例中,随着疼痛消除而同时排出结石者42例,占33.3%;疼痛消除后在继续服药治疗中又先后排出结石者28例,占22%,总排石率为55.6%.126例治疗后观察1 a无复发者58例,占46%;观察2 a无复发者38例,占30.1%;观察3 a无复发者32例,占25.4%;观察4 a无复发者30例,占23.8%.结论:大柴胡汤加减治疗胆绞痛确有解痉止痛、泻热通结作用,除可使病人热退痛止外,对排出结石也有较好作用.
作者:李凯云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