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忠;艾显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确诊患者,采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隔天1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41例患者中,痊愈38例,占92.68%;显效1例,占2.44%;有效1例,占2.44%;无效1例,占2.44%,有效率为97.56%.结论:运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见效快、治疗时间短、远期疗效稳定、治愈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宪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柴胡止血液对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量及雌二醇、孕酮的影响.方法:采用妊娠大鼠灌服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造成不完全流产模型,观察柴胡止血液对该模型子宫出血量的影响,及对药流大鼠血清E2、P含量的变化.结果:柴胡止血液可减少中孕大鼠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模型的子宫出血量,柴胡止血液对药流大鼠血清E2较自然恢复组升高(P<0.05).结论:柴胡止血液可升高药流大鼠血清中E2含量,通过对子宫内膜的修复减少中孕药流大鼠子宫出血.
作者:彭晋;姜涛;陈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通过对伤寒六经病变本质特点的分析,认为伤寒六经病变本质即六类综合征,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的本质分别是局限炎症反应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休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作者:郭任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挟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李会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从生理病理的运动观、辨证论治的运动观和中医学的静止观三方面,阐释了中医学所蕴含的科学的运动观思想.
作者:邱隆树;彭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望收效.以针灸疗法治疗,必须慎审症象而准确辨证为前提,若审证不确,盲目施针,不惟不效,且损伤经气.由于精分症患者普遍缺失自如力,多反抗诊疗,故在针灸施术前,宜做好患者之保护性约束,以免患者自拔针,或折针、弯针等意外现象发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10年来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文献.目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综合性及较强说服力的统计学研究结论,认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成杰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免行清宫术及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2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基础上,加用宫缩素及抗菌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5-Fu)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66例中,19例行清宫术,14例行全宫切除;治疗组76例患者需行清宫者15例,需行子宫切除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初步探讨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耳穴、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PTSD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8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4.2%.结论:针灸治疗PTSD疗效显著.
作者:王彧;胡幼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胃康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康灵胶囊具有健脾柔肝和胃之功能,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理想.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我院接受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联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的78例均经影像检查确诊的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病例,治疗后平均随访17月.结果:按照VAS疼痛分级标准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总有效率达96.1%.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结合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远期疗效理想.
作者:陈爽;董新刚;梁行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采用针刺配合按压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7例,结果痊愈80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8.19%.
作者:马占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药选大黄、黄柏、黄连、黄芩、白头翁、诃子、木香、薏苡仁、白及、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水煎滤液后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91.3%.结论:选用健脾燥湿、收敛中药水煎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
作者:樊书娟;刘武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注射用黄芪多糖组、甲地孕酮组、对症治疗组.观察三组食欲、体重、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对食欲、体重、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作用均高于对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对症治疗组和甲地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组轻度指凹性水肿、血糖增高、Ⅳ肝功能损害,女性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黄芪多糖组和时症治疗组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与甲地孕酮相比,能取得与其相同的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其明显减少,且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邢秀玲;田菲;贾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面瘫发病迅速,其病机多为风邪客络、气血瘀滞,初起多为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中期气血瘀滞,法当活血通络;痛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
作者:李志轩;赵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张琳琪教授治疗肾痛综合征,早期注重宣肺健脾利湿以消肿;激素足量维持期,重视清利勿忘养阴;激素减量或小剂量维持期,注重培补脾肾;在激素应用期或激素完全撤减完时,注重固本调摄防复发.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遵循化瘀不离水、利水不伤阴之原则.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张琳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麻黄附子细辛汤特为阳虚外感而设,治疗少阴本虚,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即太阳少阴合病效如桴鼓.临床上病情单纯者,用本方不必加味,单刀直入,即可建功;病情复杂者,可随证加味而获良效.
作者:李志刚;王睿非;罗艳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理瀹骈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治法的专著,该书将脐部与心口、丹田并列为外治三大施治部位,尤其对脐部的运用重视有加,该部位施治方法多样,治疗疾病众多,为后世脐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狄忠;姜硕;马玉侠;高树中;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