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隆树;彭波
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水平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将4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28例和中西药组19例,比较用药前和用药12月后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CD4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为(521.0±214.4)个/mm3、(626.1±232.5)个/mm3和(341.4±157.8)个/mm3、(455.5±177.8)个/mm3均有显著上升.结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均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CD4细胞水平.
作者:吴亚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免行清宫术及子宫切除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42例胎盘植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基础上,加用宫缩素及抗菌素治疗.治疗组采用在静脉滴注5-氟尿密啶(5-Fu)的基础上,联合加味桂枝茯苓汤治疗.结果:对照组66例中,19例行清宫术,14例行全宫切除;治疗组76例患者需行清宫者15例,需行子宫切除8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胎盘植入较理想的保守治疗方法.
作者:刘新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陆凤鸣;李春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注射用黄芪多糖组、甲地孕酮组、对症治疗组.观察三组食欲、体重、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对食欲、体重、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作用均高于对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对症治疗组和甲地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组轻度指凹性水肿、血糖增高、Ⅳ肝功能损害,女性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黄芪多糖组和时症治疗组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与甲地孕酮相比,能取得与其相同的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其明显减少,且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邢秀玲;田菲;贾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当归芍药散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气血同治,但以活血为主.李发枝老师灵活运用是方治疗痛经、妊娠腹痛及妊娠出血,各取效验.
作者:李学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41例确诊患者,采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隔天1次,连续15次为1个疗程,治疗1~2个疗程.结果:41例患者中,痊愈38例,占92.68%;显效1例,占2.44%;有效1例,占2.44%;无效1例,占2.44%,有效率为97.56%.结论:运用牵拉旋扳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见效快、治疗时间短、远期疗效稳定、治愈有效率高、无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宪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医经正本书>为南宋程迥所撰,未涉临床方剂,而以考辨为主.该书完整地记载了宋代太医局大方脉科考试所据之<伤寒论>全书,不但增加了医学史研究的史料,而且也使我们看到,<伤寒论>历传不衰,尤其在宋代取得飞速发展,这与皇朝关注医学与重视<伤寒论>的医疗价值密切相关.该书文献丰富,对研究中国古代医政、图书、典章制度、医学伦理、方剂度量衡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采用针刺配合按压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7例,结果痊愈80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8.19%.
作者:马占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克银灵软膏局部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观察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型诱导小鼠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利用Jarrett的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观察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组相对于造模组血清TNF-α含量有较明显降低(P<0.05);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组相对于空白组、造模组、对照组的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数量明显多于以上各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银灵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永;樊巧玲;陶方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望收效.以针灸疗法治疗,必须慎审症象而准确辨证为前提,若审证不确,盲目施针,不惟不效,且损伤经气.由于精分症患者普遍缺失自如力,多反抗诊疗,故在针灸施术前,宜做好患者之保护性约束,以免患者自拔针,或折针、弯针等意外现象发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方,具有活血祛痪、疏肝行气、缓急止痛功效.笔者列举了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更年期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病案,为本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张作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涅性关节交在中医辨证中属于痹证范畴,而痹证的发生,外因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因除与正气亏损、肝肾不足有关外,与脾胃的健运失常也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时,除常用方法之外,也需要重视健脾化湿方法的运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以健脾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除补益肝肾外,更需注重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名老中医陈湘君教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阶段,善用健脾化湿法缓解病情,阻断病程发展.
作者:赵蓓俊;陈湘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津利咽含片7 d内连续大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方法:给SPF级昆明种小鼠灌服生津利咽含片,未测出LD50,故作大给药量测试.结果:测得大给药量为120.0 g/kg,相当于60 kg成人日用量的1 446倍.结论:生津利咽含片灌胃给药后,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虎峻瑞;杨胜刚;段永强;朱立鸣;梁玉杰;张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张琳琪教授治疗肾痛综合征,早期注重宣肺健脾利湿以消肿;激素足量维持期,重视清利勿忘养阴;激素减量或小剂量维持期,注重培补脾肾;在激素应用期或激素完全撤减完时,注重固本调摄防复发.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遵循化瘀不离水、利水不伤阴之原则.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张琳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和熏洗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5例,15 d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40例,占34.78%;显效41例,占35.65%;有效25例,占21.73%,有效率为92.16%.结论:中药内服加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绍雄;何镇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药选大黄、黄柏、黄连、黄芩、白头翁、诃子、木香、薏苡仁、白及、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水煎滤液后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91.3%.结论:选用健脾燥湿、收敛中药水煎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
作者:樊书娟;刘武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