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樊巧玲;陶方泽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介绍了周天寒应用经方治疗失音、咳喘、心衰喘肿、肠道滴虫感染等病案,体现了其临床上辨证论治的经验,可启迪临床应用经方的思路.
作者:邓福忠;艾显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10年来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文献.目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综合性及较强说服力的统计学研究结论,认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成杰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水煎剂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药选大黄、黄柏、黄连、黄芩、白头翁、诃子、木香、薏苡仁、白及、甘草为主方,随症加减,水煎滤液后保留灌肠.结果:有效率91.3%.结论:选用健脾燥湿、收敛中药水煎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理想.
作者:樊书娟;刘武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分为青春型、偏执型、紧张型和单纯型,采用针药结合治疗,可望收效.以针灸疗法治疗,必须慎审症象而准确辨证为前提,若审证不确,盲目施针,不惟不效,且损伤经气.由于精分症患者普遍缺失自如力,多反抗诊疗,故在针灸施术前,宜做好患者之保护性约束,以免患者自拔针,或折针、弯针等意外现象发生.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伤寒论>方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尊为经方.其常见配伍用药规律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阳对立、寒热并用、舍性取用、反佐、药对、相畏相杀等,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秦荣;王玉香;王景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采用针刺配合按压治疗假性延髓麻痹127例,结果痊愈80例,有效32例,无效15例,有效率为88.19%.
作者:马占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微波刀治疗后,配合万适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洗.结果:经过6月的治疗观察,对照组治愈率为67.5%,复发率为33.5%;治疗组治愈率为88.1%,复发率为11.9%,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秋蕊;孙晓晨;耿立东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癌性发热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注意控制滴速在60滴/min内,1次/d,疗程为7 d.治疗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等.结果:经过7 d治疗,60例患者,45例(75.0%)体温恢复正常,5例(8.3%)体温下降,10例(16.7%)无效.结论: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是一种既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又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理瀹骈文>为我国第一部系统论述外治法的专著,该书将脐部与心口、丹田并列为外治三大施治部位,尤其对脐部的运用重视有加,该部位施治方法多样,治疗疾病众多,为后世脐疗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者:狄忠;姜硕;马玉侠;高树中;王秀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张琳琪教授治疗肾痛综合征,早期注重宣肺健脾利湿以消肿;激素足量维持期,重视清利勿忘养阴;激素减量或小剂量维持期,注重培补脾肾;在激素应用期或激素完全撤减完时,注重固本调摄防复发.活血化瘀法贯穿始终,遵循化瘀不离水、利水不伤阴之原则.
作者:康豪鹏;侯玉晋;张琳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津利咽含片7 d内连续大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方法:给SPF级昆明种小鼠灌服生津利咽含片,未测出LD50,故作大给药量测试.结果:测得大给药量为120.0 g/kg,相当于60 kg成人日用量的1 446倍.结论:生津利咽含片灌胃给药后,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虎峻瑞;杨胜刚;段永强;朱立鸣;梁玉杰;张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痛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内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永生;袁琳;陆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胃康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康灵胶囊具有健脾柔肝和胃之功能,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理想.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机复杂、病程较长.正虚邪羁、痰瘀交阻、滞络附骨、留注关节是本病的主要病机;治疗方面,强调祛邪不忘挟正,并善用制马钱子研粉装胶囊服用,以散结消肿、通络止痛.
作者:胡瑞霞;胡瑞华;李会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水平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将4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28例和中西药组19例,比较用药前和用药12月后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CD4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为(521.0±214.4)个/mm3、(626.1±232.5)个/mm3和(341.4±157.8)个/mm3、(455.5±177.8)个/mm3均有显著上升.结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均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CD4细胞水平.
作者:吴亚梅;张毅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