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HIV/AIDS的临床疗效观察

吴亚梅;张毅

关键词:艾滋病, HIV/AJDS, 中西医结合, CD4
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药改善HIV/AIDS患者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水平的疗效.方法:根据患者的治疗需求,将47例患者分为中药组28例和中西药组19例,比较用药前和用药12月后症状、体征和血CD4细胞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均有显著改善;CD4细胞水平治疗前后比较,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分别为(521.0±214.4)个/mm3、(626.1±232.5)个/mm3和(341.4±157.8)个/mm3、(455.5±177.8)个/mm3均有显著上升.结论: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艾滋病,均能有效改善症状、体征,提高CD4细胞水平.
河南中医杂志相关文献
  • 李发枝教授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妇科疾病验案

    当归芍药散肝脾同治,但以治肝为主;气血同治,但以活血为主.李发枝老师灵活运用是方治疗痛经、妊娠腹痛及妊娠出血,各取效验.

    作者:李学慧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医用品物价管理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

    目的:使护理人员掌握医用品物价知识在临床工作中的重要性,增加医疗收费透明度,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在院内成立物价3级管理网络体系,建立完善的制度职责,对产生的医疗费用认真审核,层层把关.结果:护理人员增强了工作责任心,拓宽了护理工作范围,密切了医患关系.

    作者:蒋塔丽;王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三七总皂苷对脑梗死患者骨髓干细胞动员效率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中国脑血病病防治指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2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患者外周血中G-CSF和CD34细胞升高明显,两者有相关性,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动员BMSC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作者:张金生;张宝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基于关联规则的肝硬变辨证数据挖掘研究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小支持度和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作者:陈明;杨慧芳;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肝主疏泄与脾胃病关系之探讨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72例

    目的:探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外用,治疗组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72例,痊愈2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9.44%;治疗组72例,痊愈3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疗效比较x2=11.35,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蛇串疮65例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信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观察病例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温胆汤加减,日1刺;对照组口服胃复誊片4片,日3次.结果: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76.67%;治疗组痊愈9例,显效15例,有效3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0.00%.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温胆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

    作者:刘连英;李继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脓毒症中医病机及治则探讨

    运用中医理论对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及治法进行探讨,提出脓毒症的中医病机是正虚毒恋,瘀阻络脉.病位在络脉.其辨证可借鉴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并根据此病机提出脓毒症的治则为扶正解毒,活血通络.

    作者:李雅飞;尤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针灸治疗地震创伤后应激障碍69例

    目的:初步探讨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耳穴、艾灸相结合的方法,对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后PTSD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38例,好转27例,无效4例,有效率达94.2%.结论:针灸治疗PTSD疗效显著.

    作者:王彧;胡幼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80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血府逐瘀汤临床应用举隅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之方,具有活血祛痪、疏肝行气、缓急止痛功效.笔者列举了临床上应用此方治疗泌尿系结石、更年期综合征、结节性红斑病案,为本方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临床依据.

    作者:张作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与现代中医药临床研究

    中医现代化发展急需中医临床研究方法的创新与突破.以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为代表的多学科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中医药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正确了解其实质内涵,避免盲目或错误使用,是当前中医临床研究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作者:余学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24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健脾渗湿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患儿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思密达、吗咪爱,治疗组予参苓白术散.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渗湿法对小儿秋季腹泻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马显振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面瘫的中医分期论治

    面瘫发病迅速,其病机多为风邪客络、气血瘀滞,初起多为风邪客络,治宜祛风解毒;中期气血瘀滞,法当活血通络;痛久虚中挟实,重在养血通络.

    作者:李志轩;赵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骨性关节炎115例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加熏洗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内服和熏洗的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5例,15 d为1个疗程.结果:临床控制40例,占34.78%;显效41例,占35.65%;有效25例,占21.73%,有效率为92.16%.结论:中药内服加熏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绍雄;何镇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44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胃康灵胶囊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选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治疗组用胃康灵胶囊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胃康灵胶囊具有健脾柔肝和胃之功能,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理想.

    作者:徐保平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交泰丸治疗糖尿病琐议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痛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内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永生;袁琳;陆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浅谈瘢痕灸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法,笔者根据对疲痕灸的学习,就其起源、施灸材料、操作方法、灸量、灸后调养、适应证、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翁瑜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河南中医杂志

河南中医杂志

主管: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主办:河南省中医药学会 河南中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