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英;李继霞
目的:观察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方法:50例确诊患者,采用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结果:痊愈45例,显效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结论:清胆通腑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能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建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中医推拿手法易学难精.众多推拿学教材、专著对其手法命名、操作方法及量化的具体描述较为混乱,同名异法和同法异名现象较为普遍,仅用文字描述,易引起理解上的歧义.应建立推拿手法文献数据库,借鉴西方整脊疗法的发展模式,利用其他学科的成果和研究方法,促进推拿手法的量化及规范化、标准化.
作者:严晓慧;严隽陶;龚利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癌性发热患者,采用痰热清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静脉滴注,注意控制滴速在60滴/min内,1次/d,疗程为7 d.治疗过程中不用抗生素、激素及退热药等.结果:经过7 d治疗,60例患者,45例(75.0%)体温恢复正常,5例(8.3%)体温下降,10例(16.7%)无效.结论:痰热清治疗癌性发热,是一种既无明显毒副作用且又有明显疗效的一种治疗方法.
作者:赵美琴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中医药提高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的相关文献,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主要有饮食伤胃、肝气犯胃、毒邪客胃以及脾胃虚弱;以脾胃虚弱为本,以毒邪、气滞、血瘀为标;故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解毒,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医药要从整体调节出发,注重整体与局部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渗透,利用多途径、多层次、多靶点的作用特点,在增强胃黏膜屏障、抗Hp、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方面显现出其特有的优势.
作者:陆凤鸣;李春婷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法,笔者根据对疲痕灸的学习,就其起源、施灸材料、操作方法、灸量、灸后调养、适应证、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作者:翁瑜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伤寒论>方组方严谨,用药精湛,配伍合理,疗效显著,被尊为经方.其常见配伍用药规律有相辅相成、相反相成、阴阳对立、寒热并用、舍性取用、反佐、药对、相畏相杀等,对现代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作者:秦荣;王玉香;王景洪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克银灵软膏局部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银屑病动物模型的作用.方法:观察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型诱导小鼠血清TNF-α水平的影响.利用Jarrett的鼠尾鳞片表皮模型,观察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对小鼠尾部颗粒层形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及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组相对于造模组血清TNF-α含量有较明显降低(P<0.05);克银灵软膏外用配合中药内服组相对于空白组、造模组、对照组的小鼠尾部鳞片颗粒层形成的数量明显多于以上各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克银灵软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作者:张永;樊巧玲;陶方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综述了10年来关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相关文献.目前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的证候研究较少,缺乏前瞻性、大样本、综合性及较强说服力的统计学研究结论,认为进一步开展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证候研究是今后研究的方向.
作者:成杰辉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注射用黄芪多糖对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注射用黄芪多糖组、甲地孕酮组、对症治疗组.观察三组食欲、体重、KPS评分、生存质量评分、免疫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对食欲、体重、KPS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作用均高于对症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与甲地孕酮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用黄芪多糖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明显高于对症治疗组和甲地孕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地孕酮组轻度指凹性水肿、血糖增高、Ⅳ肝功能损害,女性阴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黄芪多糖组和时症治疗组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注射用黄芪多糖与甲地孕酮相比,能取得与其相同的改善晚期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效果,但不良反应较其明显减少,且能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
作者:邢秀玲;田菲;贾文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动员骨髓干细胞治疗脑梗死的作用机制.方法: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按<中国脑血病病防治指南>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使用血塞通注射液40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滴.2周为1疗程.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1.1%,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患者外周血中G-CSF和CD34细胞升高明显,两者有相关性,且治疗组优于时照组(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动员BMSC治疗脑梗死的作用.
作者:张金生;张宝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肝的疏泄功能正常,是脾胃正常升降维持消化机能旺盛的一个重要条件.反之,肝的疏泄失常,会导致脾胃功能紊乱,采用疏肝理气、调理脾胃的方法治疗,可使肝脾、肝胃功能恢复.
作者:刘娟;魏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交泰丸所治之心火炽盛、心肾失调,与消渴痛心火炽盛之病因病机十分吻合.方中的单味药黄连和内桂对糖尿病都有治疗作用,但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作用的实验研究和临床运用较少.如能探明交泰丸整方对糖尿病防治的优势作用,将为中药复方的配伍价值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白永生;袁琳;陆雄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生津利咽含片7 d内连续大剂量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方法:给SPF级昆明种小鼠灌服生津利咽含片,未测出LD50,故作大给药量测试.结果:测得大给药量为120.0 g/kg,相当于60 kg成人日用量的1 446倍.结论:生津利咽含片灌胃给药后,小鼠无急性毒性反应.
作者:虎峻瑞;杨胜刚;段永强;朱立鸣;梁玉杰;张春燕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抗病毒西药治疗;治疗纽35例,采用中药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治疗组为98%.结论:中药治疗蛇串疮疗效好.
作者:张彦珂;宋毅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他克莫司外用,治疗组用皮肤病血毒丸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结果:对照组72例,痊愈26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69.44%;治疗组72例,痊愈38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1.67%,两组疗效比较x2=11.35,P<0.0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皮肤病血毒丸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疗效肯定,副作用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励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运用关联规则探索肝硬变和中医辨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对400例肝硬变患者进行关联分析,找出符合小支持度和小置信度并形成规则的中医证候.结果:气滞/气郁证和血瘀证小支持度分别为21%和25%,小置信度分别为30%和35%,是符合强规则的中医证候.结论:关联规则是广泛运用的数据挖掘工具之一,能为中医药的深度挖掘和现代化研究提供研究.
作者:陈明;杨慧芳;余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经过对相关的向性作用,小剂量当归挥发油对离体子宫略有兴奋作用,剂量增加对子宫活动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表现在扩血管作用、解痉作用、降低血管阻力等方面,但机制尚不明确.对气管平滑肌研究报道较少,有报道指出当归挥发油能明确舒张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锋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挫伤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腰部扭挫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0例,治疗组80例.对照组常规推拿按摩治疗,治疗组外用中药熏洗治疗.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85%.结论:中药熏洗治疗腰部扭伤疗效肯定.
作者:曾世贤;陈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类风涅性关节交在中医辨证中属于痹证范畴,而痹证的发生,外因是由于外感风、寒、湿、热之邪,内因除与正气亏损、肝肾不足有关外,与脾胃的健运失常也密切相关.所以在治疗时,除常用方法之外,也需要重视健脾化湿方法的运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生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以健脾利湿为主;缓解期以扶正为主,除补益肝肾外,更需注重调理脾胃、顾护胃气.名老中医陈湘君教授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各个阶段,善用健脾化湿法缓解病情,阻断病程发展.
作者:赵蓓俊;陈湘君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本文从生理病理的运动观、辨证论治的运动观和中医学的静止观三方面,阐释了中医学所蕴含的科学的运动观思想.
作者:邱隆树;彭波 刊期: 2009年第03期